“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精一行”,這是同事們對張清利最多的評價。從學生時期進入聯投湖北路橋,張清利十八年如一日堅守工地一線,孜孜不倦、精益求精,榮獲2023年度“湖北省勞動模範”稱號,在湖北省經貿工會的支援下成立了“張清利創新工作室”,帶領團隊成功申請9項專利、完成6篇省部級工法、發表8篇論文,相關項目研究成果達到國內領先水準。

(圖:張清利榮獲湖北省勞動模範)

一顆初心,從大山回到大山

畢業于重慶交通大學的張清利,也是重慶人,談及為何會隻身前往異地工作,他的回答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由於剛畢業那會兒正值中部崛起西部大開發建設的關鍵時期,我國的公路橋梁建設需要引進大量的人才,而此時湖北路橋也向這位年輕學子拋出了橄欖枝,於是他毅然決然地來到武漢,並置身投入聯投湖北路橋,一幹就是十八年。

相比艱苦的環境,張清利更看重自己工作的意義。張清利回憶,在他早年參與的一個雲南偏遠山村的公路項目建設時,車子是搖搖晃晃地開進村莊的,由於交通不便當地的老百姓與外界交往甚少,甚至還保留著以物換物的習慣。

(圖:張清利在項目現場)

“要想富,先修路。見到此景,我便暗下決心一定要做一名祖國需要的路橋建設者,要讓自己建設的公路通向更多偏遠的村莊,造福當地的人民,通過便利的交通加強他們與外界的聯繫,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讓更多的人走出大山過上好日子。”張清利説。

十八年來,張清利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通過自己參與建設的大量路橋工程縮短了地區與地區、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這樣的“初心”,也成為他勇於創新、攻堅克難的不竭動力。

“愛較真”的技術專家

張清利常年以工地為家,駐紮在施工一線。在同事眼中,他是一個“愛較真、善總結”的人,對專業技術細節有著極高的要求,在解決技術難題時,“較真”可以避免問題留下隱患,而“善於總結”往往能夠從經驗中汲取教訓,不斷優化解決方案,幫助團隊避免重復犯錯,提高項目建設的整體工作效率和品質。

在宜都長江大橋項目建設時,由於大橋位於長江中上游,對施工環境的保護要求極高,項目不僅技術難度大,還面臨著諸多複雜的挑戰。

“橋的跨度大,僅解決橋梁結構設計與施工過程中的穩定性問題就已經讓我很‘頭疼’了。”張清利説,大橋的貓道施工是項目的短板所在,為確保工程進度和品質,他帶領團隊到虎門橋、洞庭湖大橋等施工現場學習,並與西南交通大學技術交流中心的技術人員多次線上交流,對方案進行優化。

張清利介紹,大橋主墩樁基位於長江邊工程地質複雜,鑽孔深度深,岩層堅硬,鑽機進尺困難,主橋鑽孔灌注樁基礎的施工是重點難關。考慮到膠結卵石層硬度大,地基施工進度慢,張清利帶領團隊反覆研究演算,最終採用改裝升級版的泵吸反迴圈鑽機,成功將原來單根樁成樁30天的速度提升至成樁僅需15天。

(圖:張清利在宜都長江大橋)

另一個難點是,橋梁的吊裝和合攏。由於大橋的跨度大,橋梁節段需要在長江上進行吊裝和合攏,面對這項高風險、高難度的任務,張清利帶領團隊通過精確控制吊裝角度、速度,利用合攏的窗口期,成功完成了橋梁節段的準確合攏。

這個項目對張清利産生了深遠的影響。“越是困難越能錘鍊團隊的戰鬥力。在項目建設中,我們不斷地學習和創新,不僅要掌握先進的施工技術和工法,更需要各部門和團隊之間的密切協作與配合,並且參與宜都長江大橋的建設增強了我們對長江生態保護的意識,以後會更加關注環境的保護和可持續發展。”

精進篤行,擦亮“湖北建造”名片

有著豐富大型路橋工程建設經驗的張清利,從未停止過對如何促進行業發展的思考。

在他看來,獲得一份榮譽,也便承擔著一份責任。他認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大型路橋工程建設取得了顯著成就,橋梁施工技術目前領先世界,但也存在問題和面臨挑戰。例如,施工技術的滯後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工程的品質和進度,施工材料無法滿足施工條件,不同地域環境的差異性對施工帶來的影響,及項目施工管理能力不足等。

“當前我國大型路橋工程建設仍需繼續加強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提高施工技術的先進性和適用性。此外,在設計和施工中應充分考慮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盡可能地採用綠色材料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增強施工管理和環保意識,以應對未來的挑戰。”張清利如是説。

為推動技術創新,近年來,張清利成立了創新工作室,在他的帶領下,工作室的技術人員對跨長江懸索橋白洋長江公路大橋的錨碇、主塔、主纜架設、鋼桁梁安裝、橋面鋪裝等施工進行了深入研究,成功將大跨鋼混組合橋面係鋼桁梁懸索橋、主塔超大截面下橫樑防裂體系、大跨懸索橋主纜型鋼錨固系統精確安裝、深厚富水卵石覆蓋層懸索橋錨碇淺埋式擴大基礎施工等多項關鍵創新技術應用於施工實踐,節約投資成本約5300萬元,縮短工期4個月。

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惟其篤行,才彌足珍貴。時代在飛速進步,但工匠精神一直代代相傳。在張清利看來,沒有翻不過的高山,沒有建不成的橋梁,立足於對崗位的熱愛,對初心的堅守,新時代的勞模故事仍在續寫。

(李鈺 通訊員:黃馬傑、陳微)

審核:嚴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