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綠、蜀水清、天府藍,這是四川的生態畫卷。
四川作為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和水源涵養地,全省96.6%的水系屬於長江水系,地表水資源佔長江水系徑流的三分之一,流域面積接近長江經濟帶總面積的四分之一,在長江流域生態安全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國家生態安全格局和發展大局中肩負重要使命。
青山連綿長江頭,碧水東流無盡休。四川省樹牢上游意識、擔起上游責任,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做好長江十年禁漁等工作,切實築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同時,堅持創新引領發展,搶抓“雙碳”機遇,努力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産業優勢,積極開闢光伏、鋰電、新能源汽車等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一個多點佈局、多元互補、多鏈融通、多城共進的綠色新能源産業帶正加速崛起。
全面推行河湖長制好山好水出好酒
四川瀘州地處長江上游,流域面積5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96條,四川80%的長江水量從該市合江縣出川,肩負著重要的政治責任和歷史使命。
談及改善水生態環境,瀘州市水務局局長、市河長辦主任喻斌表示,河湖長制在提升河湖管理和水質改善方面功不可沒。他舉例介紹,瀘州市有條河流叫大陸(鹿)溪,是長江的一級支流,曾因面源污染嚴重,水質長期處於Ⅳ類。全面推行河湖長制後,通過創新引入技術河長,持續系統治理,該河流高錳酸鹽、COD指數超標問題在2023年初得以根本性逆轉。截至目前,全市13個國省控考核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到100%。
好山好水出好酒,瀘州老窖就發源於此。白酒釀造是微生物生長繁殖及酶活動的過程,全程都必須有水的參與,瀘州老窖釀酒用水,取自長江江心水,水中富含鈣、鎂等微量元素,呈弱酸性,硬度適宜,對酵母菌等有益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和酶代謝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酒企生産要用水,同時也會排出污水。”瀘州白酒産業園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不讓一滴污水排入長江,290余家白酒製造上下游企業集聚在瀘州白酒産業園區,園區佈局建設了川南唯一的地埋式工業污水處理廠——瀘州酒谷清源污水處理廠。地面是可供群眾免費進入的綠地公園,而地下十幾米,每天都有上萬噸處理中的污水流進流出。
酒谷清源污水處理廠距離長江有400余米,廠區旁是長江曾經的古河道,後被恢復改造為梯級湖泊。“我們廠雖然位於長江沿線,但執行的是更為嚴格的岷沱江排放標準,甚至有些指標在實際運作中還優於岷沱江標準。”瀘州酒谷清源污水處理廠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萬春分享道。
紮實推進綠色低碳發展 清潔電能3-5毫秒就可“閃送”
奔騰的長江,讓城市依水而生、因水而興。作為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四川充分利用豐富的水電資源,積極發展水電、風電和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
《2024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綠色低碳發展紮實推進。提速實施多能互補電源項目和互聯互濟電網工程,13個水電站、21個光伏項目、18個風電項目等加快建設,全球最大水光互補項目柯拉光伏電站並網發電,35項迎峰度夏和度冬電網工程建成投産,年度新增電網供電能力超1000萬千瓦,能源電力供應平穩有序、保障有力。全省清潔能源裝機容量達到1.1億千瓦、佔比86.7%,其中水電裝機容量9759萬千瓦、居全國第一位。
今年3月,國家九大清潔能源基地之一的雅礱江流域水風光一體化基地累計發電量突破1萬億千瓦時,綠色清潔能源發電量減排二氧化碳約8億噸,相當於800多萬公頃人工林的固碳量。作為四川省內最大的發電企業,國投集團雅礱江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已投産清潔能源裝機佔全省五分之一,雅礱江三大水庫滿水位蓄能值約佔全省三分之二,對優化電源結構、保障電力供應具有重要作用。來自雅礱江流域的清潔電能,只需3-5毫秒就可“閃送”至川渝、華東和華中等地的電力負荷中心。
雅礱江流域水風光資源得天獨厚,據悉,目前,雅礱江流域水風光一體化基地已投産7座大型水電站、5個風光新能源項目,總裝機近2100萬千瓦,年發電量約900億千瓦時。預計2035年雅礱江流域水風光一體化基地全面建成,年發電量約2000億千瓦時。
以“鏈式思維”形成集群突圍 打造“綠色升級版”長江經濟帶
6月18日,四川省統計局公佈2024年1-5月主要工業産品産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單晶矽增長115.1%,多晶硅增長53.6%,鋰離子電池增長95.1%。四川省統計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曾俊林表示,近年來,四川在綠色低碳優勢産業方面頻頻發力,尤其是動力電池和晶硅光伏,對四川能源結構優化、發展能效提升、新質生産力加速培育起到關鍵作用。
對於有著“萬里長江第一城”美譽的宜賓來説,一手抓減排治污,一手抓産業再造已成為常態,不僅在宜賓市長寧縣開展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種質資源研究、增殖放流及評估、開發利用與保護、資源調查及監測等工作,還在動力電池、晶硅光伏、儲能産業等綠色新能源領域大步前行。
截至目前,宜賓已累計簽約動力電池項目127個、協議投資近2700億元,累計簽約落地光伏項目36個、總投資1325億元。2023年,宜賓動力電池産業産值突破千億元,晶硅光伏産業産值突破260億元,全市綠色低碳産業産值佔比達40%以上。以“鏈式思維”形成集群突圍,儼然以成為長江上游沿江城市發展綠色新能源産業的顯著特點。
今年6月,以“共護一江清水,助推綠色發展”為主題的長江上游重要節點城市政協協商議政會在四川省宜賓市召開。作為下一屆長江上游重要節點城市政協協商議政會舉辦地的政協委員,劉安兵建議,要以污染治理為抓手,完善長江流域橫向生態保護協同機制;要以經濟發展為導向,高水準共建生態共同體。
“近年來,長江經濟帶區域協同聯動不斷加強,致力於打破行政分割和市場壁壘,但産業轉移、園區共建等跨區域合作仍缺乏利益分享機制。”劉安兵建議,進一步加強長江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經濟合作交流,推動長江經濟帶産業鏈、供應鏈、創新鏈、價值鏈深度融合,共同打造“綠色升級版”的長江經濟帶,形成生態—經濟—社會複合型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