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2024年第1萬列中歐班列X8017次在中鐵聯集武漢中心站裝載。  (湖北日報通訊員王琪攝)

製圖/徐雲

“今年第1萬列中歐班列日前從武漢開出,較去年提前19天破萬列。該趟列車預計十多天后抵達德國,運作時間較普通班列壓縮約30%。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在7月16日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這條來自武漢的新聞備受關注。

“我也關注到這個好消息。”發言人林劍表示,今年以來,中歐班列已累計開行1萬列,發送貨物超百萬標箱,同比增長11%。西、中、東三條運輸主通道中歐班列開行量同比分別增長13%、20%和5%。南通道中歐班列累計開行量同比增長15倍,為保障産供鏈穩定、促進中歐經貿往來注入新動能。

得知中歐班列(武漢)上了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漢西車務段吳家山車站黨支部書記潘漢宜有些激動。

2012年,武漢成為全國第二個開通中歐班列的城市。自2014年中歐班列(武漢)實現常態化開行以來,至今累計開行總量位居全國第五。中歐班列(武漢)的常態化、規模化營運,為時效性較強、附加值較高的貨物生産商和貿易商提供了新的選擇。

“班列運作時間比海運短,運費比空運便宜,中歐班列在運輸成本上具有很高的性價比。”潘漢宜説,這也是越來越多製造業企業願意選擇中歐班列承運的原因。

漢歐公司提供的數據顯示,2020年以來中歐班列(武漢)開行規模、貨值貨重等均實現逐年增長,達到重箱率100%、線條兌現率100%、滿軸率100%。業內人士透露,這表明中歐班列(武漢)很搶手。

為了進一步提高中歐班列(武漢)的運作品質,往返的中歐班列(武漢)均採用競價模式,通過市場競爭,決定每一個箱子裝什麼。

截至目前,中歐班列(武漢)穩定運作線路已經達到53條,輻射歐亞大陸40個國家、116個城市;運送貨物從最初的機械設備、電子設備、日用品等,逐步擴展延伸到整車、奶粉、服裝、化肥、農副産品等品類,運輸貨物品類累計達千余種。

林劍介紹,中歐班列是翻山跨海的“鋼鐵駝隊”,也是滿載發展機遇的“黃金列車”。目前,中歐班列已通達歐洲25個國家224個城市,連接11個亞洲國家100多個城市,一大批國際貿易、供應鏈服務等企業在沿線區域落地生根。

在湖北,中歐班列(武漢)發揮鐵路運輸穩定、高效的優勢,助力東風汽車、冠捷、長飛、美的等企業拓展海外市場。同時,在“班列+産業”模式加持下,光電、服裝、木材等産業在武漢聚集發展,諸多龍頭企業如賓士、沃爾沃、京東、博世等在湖北建立供應鏈中心倉。

林劍説,中歐班列橫跨亞歐萬里路,惠及沿線千萬家。面向未來,中歐班列將繼續互利互通、聯結世界,朝著更高品質、更好效益、更加安全方向發展,賦能世界經濟發展,續寫當代絲路傳奇。

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中歐班列(武漢)運作。在政策利好和湖北産業升級的加持下,2023年中歐班列(武漢)開行突破800列大關、承運貨值168億元,中歐班列(武漢)運輸貨值已穩定在我省對歐貿易總額的20%左右,開行列數持續增加,出口班列趟數逐步超越進口,越來越多的“湖北造”遠銷歐洲。

漢歐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中歐班列(武漢)將繼續完善通道網路,提升鐵水公空多式聯運綜合服務能力,同時加快中歐班列二級節點建設,推動地市州貨源在省內集結分撥,助力省內更多外貿企業“走出去”。

連結

為進一步助力中歐班列(武漢)發展,漢歐公司建設了漢歐國際物流園。

漢歐國際物流園位於武漢市東西湖區,項目總用地面積14.36萬平方米,投資總金額8.58億元,包括4棟雙層坡道倉庫、冷庫、集裝箱堆場、中歐班列(武漢)集結服務中心及配套輔助設施。

今後,通過中歐班列(武漢)到達湖北的貨物,通過海關查驗後可立即進入一墻之隔的物流園,進行儲存、集並和分揀,然後經由城市分撥直接運往目的地。

據了解,漢歐國際物流園是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項目,是打造武漢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的重要載體之一,也是武漢積極融入“雙迴圈”新發展格局、“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的具體實踐。

漢歐國際物流園可實現與中歐班列(武漢)無縫銜接,一小時內,園區貨物可搭乘江海直達航線以及國際貨運航班發往世界各地。園區致力於打造大宗商品期貨交割庫、農産品及資源性産品集散中心、東盟水果交易中心、進口肉類冷鏈分撥中心等,引導産業在武漢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