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紅軍長征出發90週年。近日,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英山園系列展陳經過精心布展後正式亮相,全方位展示紅二十五軍長征出發前在英山縣陶家河集結的歷史,以及鄂豫皖省委、第七十五師駐紮在陶家河時的指揮、作戰等方面的情況。

2021年8月,中央宣傳部編制《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將英山縣陶家河界定為紅二十五軍長征出發前的集結地,這是國家第一次明確英山陶家河在紅二十五軍長征中的重要地位。2023年11月1日,湖北省首個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紅二十五軍英山陶家河長征集結地項目建成開園。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英山園開園後,工作人員緊鑼密鼓地進行布展,充分利用豐富、詳實的革命歷史文物資料,以及圖表、創作畫、實物、場景模擬等多樣化手段,多維度、多視角、全方位展示長征精神。

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英山園系列展陳,利用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和三處革命舊址,開展兩個專題展和三個復原陳列展。兩個專題展分別是:紅二十五軍長征集結革命歷史展、紅二十五軍紀律建設歷史陳列;三個復原陳列展分別是:鄂豫皖省委常委擴大會議舊址、紅二十五軍軍部舊址、紅二十五軍第七十五師駐地舊址。

紅二十五軍是參加長征的四支主力部隊之一。在長征出發前,這支革命隊伍從1934年9月16日起,在陶家河集結47天。他們在這裡統一思想、建立革命政權、厲兵秣馬,為長征作好政治、思想、組織、軍事上的全面準備。“紅二十五軍長征集結革命歷史展”分四個單元,從“守初心鄂豫皖紅旗再展”“擔使命辟新區正確選擇”“聽黨話陶家河集結待發”“跟黨走先鋒軍萬里建勳”四個部分,全景式展示紅二十五軍為何來到陶家河,如何在陶家河完成長征集結的光輝歷史和動人故事。

鄂豫皖省委移駐陶家河後,在安家老屋先後兩次召開常委擴大會議,形成系列決議,對鄂豫皖地區革命鬥爭作出部署。鄂豫皖省委常委擴大會議舊址復原陳列展,介紹了鄂豫皖省委組織沿革和主要領導人,還原了省委常委擴大會議現場和省委相關部門場景。

紅二十五軍在陶家河集結,軍部設在郁氏宗祠。軍領導集體指揮,恢復擴大了英山陶家河革命根據地,打破了國民黨“圍剿”計劃;組織全軍大休整、大換裝、大練兵、大佈防,完成長征前軍事集結,陶家河成為鄂豫皖蘇區重要的紅色地標。紅二十五軍軍部舊址復原陳列展,還原了軍部作戰指揮室、參謀部、經理處、交通處等場景,再現了紅二十五軍領導集體在軍部指揮戰鬥的生動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