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是第34個全國“土地日”,今年的主題是“節約集約用地嚴守耕地紅線”。當天,湖北省在武漢舉行主題宣傳活動,現場開通湖北省重大項目用地調度監測平臺和湖北自然資源全要素推介平臺。

湖北省自然資源廳主要負責人透露,過去一年,全省自然資源部門以“零容忍”的態度、“長牙齒”的措施,嚴守5950萬畝永久基本農田紅線,通過整地、換地、造地找回耕地144萬畝,2023年耕地較2022年增加88.88萬畝,扭轉了耕地總量連年下降的嚴峻形勢,為耕地保護黨政同責首考奠定堅實基礎。目前,全省已建立耕地保護考核獎勵機制,層層簽訂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責任狀,地方黨委政府履行耕地保護主體責任的積極性、主動性進一步增強。

按照省委、省政府城市和産業集中高品質發展“雙集中”要求,2023年全省盤活存量土地38.59萬畝,超額完成國家下達任務,兩年以上閒置土地的動工、收回、凈減少面積三項指標排名全國第一。寸土生寸金,全省建設用地經濟密度持續提升,畝均GDP達到22.05萬元,位列中部第一。

宣傳活動現場,原監利縣國土局幹部劉漢堯回顧了監利作為全國基本農田保護髮祥地的來龍去脈,15個縣(市)獲300萬元到800萬元不等的耕地保護激勵資金,房縣、武穴市政府相關負責人圍繞自然資源節約集約利用作典型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