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競逐“天空之城”的腳步提速。6月18日,在武漢南湖之畔,湖北電信多臺裝有信號探測器的無人機升空,採集15平方公里內低空網路信號,這標誌著我省低空通信網路組網測試工作啟動,為低空經濟發展築牢“數字底座”。

6月17日,中國電信成立低空經濟産業聯盟,併發布“低空領航者”行動計劃,將協調産業鏈各方力量,推動低空經濟加速産業化落地。中國電信在全國範圍內設立了首批8個低空通信網路組網試點區域,武漢南湖片區是其中之一,試點成果將在其他省份複製推廣。

“基站就像一盞盞路燈,過去是用信號照亮地面,現在是要照亮天空。”湖北電信無線網路優化中心工程師盧成錦表示,在武漢南湖片區15平方公里範圍內共有約120個電信5G基站,試點團隊需要分析無人機回傳的信號數據,讓部分基站天線從“俯瞰”地面變“仰望”天空,並聯動5G-A“通感算”一體化網路改造,實現地面和空中的5G信號無縫覆蓋。

湖北電信一位無人機飛手介紹,無人機搭載了FTP下載業務和PING業務等測試終端,將以“弓”字形軌跡進行網路測試,對低空5G信號的覆蓋、時延、流量、干擾等情況進行分析,探索低空網路覆蓋的盲點和難點。“每台無人機每天至少飛5到6個小時,要連續飛行測試2個月。”

相比傳統地面信號覆蓋,低空信號覆蓋干擾源更多,對組網技術要求更苛刻。目前,湖北電信團隊已完成南湖片區5座基站低空通信網路改造。經測試,改造前300米以下低空信號下載速率在100兆至200兆之間;改造後,低空信號下載速率提升至400兆,與地面信號品質相當。

盧成錦表示,網路是低空經濟的神經系統,它不僅連接著飛行器與地面控制中心,還連接著數據與服務,是低空經濟高效、安全、智慧運作的基礎和關鍵。低空通信網路品質提升後,低空視頻高清回傳將更高效、無人機飛行控制將更穩定,讓無人機從“飛行照相機”變“飛行機器人”。

下一步,湖北電信將以試點先行、以點帶面和分步實施的方式,讓通信網、物聯感知網、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綜合管理平臺等實現數據交換,打造空地協同的低空感知網路,實現監管單位“管起來”、業務部門“用起來”、低空經濟“活起來”、低空技術創新“飛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