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百業興,先行在交通。近年來,隨著交通強國、“一帶一路”以及“新基建”的加速推進,我國基礎設施特別是路橋建設進入了新的發展黃金期。新時代高品質發展對中國橋梁建造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推進傳統産業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轉型升級。

世界建橋看湖北。“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的故事,每天都在湖北續寫。作為湖北聯投集團工程建設板塊主力軍,自1955年參與改建江西南昌八一大橋開始,湖北路橋就與橋結下不解之緣。成立70餘年來,累計承建大型橋梁580余座,特大型橋梁近百座,一座座雄偉的大橋飛躍天塹,一項項紀錄被頻頻刷新,成為“聯投造”的生動代言,見證了中國和湖北發展的非凡歲月。

在複雜地質深水基礎施工、大跨徑懸澆梁施工設備、千米級懸索橋、不對稱斜拉橋、複雜線形鋼梁頂推及提升等技術創新方面,聯投路橋人屢摘碩果——6項關鍵技術達國際先進水準,14項關鍵技術達國內領先水準……湖北路橋以科技創新為引領,視品質為生命,推進數字化、資訊化與橋梁建造技術深度融合,以新質生産力培育高品質發展新優勢。

水都二橋:北斗“天眼”助力架起三道“彩虹”

                                                                    水都二橋效果圖

長虹臥波,鰲背連雲。近日,由聯投湖北路橋承建的丹江口市水都二橋工程迎來重要節點:主梁第三跨拱肋大節段整體提升重量達1562噸,安全提升高度達28米,宛如一道彩虹高高地聳跨在漢江上方,成為城市上空的一道亮麗風景。

作為國內最長三跨連續鋼箱梁拱橋,水都二橋主跨跨徑3×225米,為大跨徑提籃式鋼箱係桿拱橋,加之提籃拱最高高度達56.25米,常規設備幾乎無法將鋼拱肋的構件吊裝到位,施工難度大、技術要求高。

在沒有先例可借鑒的情況下,項目團隊創新採用“先梁後拱”施工方案,在鋼拱肋頂推到位後搭支架,將鋼拱肋在支架上組裝成型,再利用提升設備把鋼拱肋吊裝至設計高度。從右岸9號墩向左岸20號墩頂推鋼箱梁,頂推距離為985米,是當前國內同類型橋梁頂推距離之最。為此,項目團隊研發了豎向承載力10000噸級的超大噸位摩擦擺式減隔震支座等施工工藝,充分發揮技術、工藝創新的引領作用,驅動大橋建設提速增效。

在主跨鋼梁頂推施工中,智慧三向千斤頂大顯身手。通過無線數控設備對千斤頂進行位移和應力進行控制,單臺設備最多能同時操控100台千斤頂,實現精準頂推和糾偏,精度控制可達毫米級,有效提高了鋼梁頂推的同步性、穩定性、安全性,助力水都二橋提前一週完成鋼箱梁合龍任務。

值得一提的是,在主拱大節段拱肋整體提升中首次採用了視覺位移監測技術,在4個提升支架頂端各安裝了一台北斗監測終端,用於實時監測提升支架頂部的水準位移,對拱肋提升過程進行同頻監控,並將新技術與傳統監測進行對比校核,全方位確保拱肋提升品質與安全。

同時,為確保大橋安全穩定建設,項目首次應用了“安全品質環境監督管理系統”,通過預置項目施工流程,制定風險清單,規範檢驗流程,全面評估預測可能發生的風險,提前落實風險防範措施,從源頭上護航項目安全建設。

此外,項目主線鋼箱樑上,主橋鋼箱梁所有焊接部位均留下作業者的名字,體現工匠精神的同時也方便驗收時對品質責任人可追溯。

目前,另兩跨鋼拱肋結構正有序安裝,計劃今年7月完成剩餘兩跨鋼拱肋安裝提升工作。待三跨鋼拱肋全部提升完畢後,後續將進行吊索安裝及後續主橋UHPC高強性能混凝土施工、附屬設施和亮化工程等施工作業,力爭在今年10月通車。

宜都長江公路大橋:“智”造克服技術難題節約超1.5億

                                                                        宜都長江公路大橋

長江穿過宜都滾滾向前,寬闊的江面上,一座藍色懸索橋氣勢雄偉。2021年2月9日,由湖北路橋參建的宜都長江公路大橋正式通車。一橋飛架南北,宜都、枝江進入跨江時代。1500余個日夜的堅守,宜都長江公路大橋從無到有,凝聚了無數路橋人的心血和努力,他們克服困難,攻克難題。

錨碇,是懸索橋的關鍵部位。由於地質條件複雜,宜都長江公路大橋錨碇基礎方案的選擇,成為本項目的關鍵難點。錨碇設計方案原採用沉井基礎,在試驗坑開挖過程中發現了成塊大面積膠結卵石層質地僵硬,沉井下沉時極易發生不均勻沉降,並且工期長達14個月,一個枯水期內沉井無法下沉完畢並封底。

湖北路橋作為項目出資人之一,深度參與橋梁設計優化,通過安全、品質、工期、成本驗證後,首次提出富水巨厚卵石地層超大型錨碇淺埋基礎設計方法,該方案回避了富水卵石層中大範圍深基坑開挖風險,僅需6個月可完成基礎施工,節約工程造價超1.5億元,在國內同類型長江大橋中屬首例,為今後同類型橋梁建設提供了成功範例。針對這項創新型錨碇基礎形式和17.8萬m³超大體積錨碇施工,湖北路橋開展了《淺埋基礎超大重力式錨碇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課題研究。項目團隊採用放坡明挖法施工,以縱向分層臺階式方法開挖,基坑縱向開挖長度達到137m,橫向開挖寬度98m,平均深度為8.5m。對錨碇進行分層分塊澆築,分層分塊後混凝土單次澆築數量為5500m³,通過採用有限元軟體進行建模溫控模擬,根據計算結果合理佈置冷卻管、溫度檢測元件,採取冷卻水自迴圈系統,確保了錨碇的施工品質。

通過對宜都長江公路大橋項目各項關鍵技術及創新點的總結,累計榮獲省部級優質工程獎2項、省部級優秀設計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4項、省部級工法10項、發明專利7項、實用新型專利28項、專著2部、論文21篇、軟體著作權2項、省部級QC活動獎10項和省部級微創新成果獎3項。2023年12月,宜都長江公路大橋榮獲“2022-2023年度公路交通優質工程獎”。

從“長江兩岸”到“大橋兩端”,宜都長江公路大橋是湖北省“753”骨架公路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大橋的建設不僅有利於進一步完善湖北內部的交通網路,而且對湖南湘西地區具有重要的“輻射作用”,對加快湖北、湖南的沿江區域發展、旅遊資源發展以及經濟産業互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成為當地惠民、便民、利民的重大民生工程。

龍山大橋:“畫圓”中國最美山水公路

                                                                  建成的龍山大橋

作為環丹江口庫區生態旅遊公路的一座控制性橋梁,龍山大橋是連接丹江口市“江南”“江北”、實現交通“中貫通”的重要橋梁。

因地理、地質等因素,大橋建設面對一系列難題:施工水深達68米、水位落差達17米、水上起吊設備和大型鑽機無法進入施工現場、圍堰尺寸大、成樁難度大,曾一度讓大橋施工進入停滯狀態,前施工單位進場後,因施工技術難度過大,放棄了該項目後續施工建設。

為避免項目陷入爛尾風險,2018年4月,聯投湖北路橋正式進場,接手龍山大橋剩餘工程建設。

在建設過程中,聯投湖北路橋彰顯國企擔當,多措並舉逐一攻克了多個施工難題。項目成立了技術攻關小組,組建顧問團隊,大力開展工藝創新,邊施工、邊研究、邊應用、邊驗證,破解關鍵難題,解決現場施工迫切需要。技術團隊先後攻破了全國獨一無二的大型缺口鋼圍堰設計與施工難題,利用鋼圍堰助浮箱解決了鋼圍堰淺水下水難題,採用浮、吊結合解決水中墩平臺承載施工難題等。

為解決鋼圍堰下水定位難題,大橋先後共啟用5個鋼圍堰套箱施工,其中7號、8號、9號墩鋼套箱圍堰需從碼頭下水到達施工地點。鋼圍堰長27余米、寬約24米,最高達21米,有五層樓房高、近半個足球場大,總重量達960余噸。

針對深水圍堰下放、水上樁基施工等難題,項目部多次組織專家、技術人員進行分析論證,攻堅克難,最終首創深水C型鋼圍堰設計,在原鋼圍堰施工基礎上,預留與墩身同寬的槽口浮運至水中墩身處,精準定位包裹墩身,再在水中焊接閉合圍堰,有效解決了在水庫深水作業,繼續搭建水上作業平臺的難題,全面提速大橋高品質建設。

幹一項工程,鑄一個精品,樹一座豐碑。2022年7月,丹江口市龍山大橋正式完工,順利“畫圓”了丹江口水庫環庫生態旅遊公路,對改善區域通行條件,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積極推進宜居宜業宜旅的工業生態旅遊城市建設。大橋橫跨“江南”“江北”,與最美山水公路融為一體,將青山綠水串連,湖光山色相映成趣,形成一幅優美的山水畫卷。

房縣16橋:一橋一景暢通“五河十岸”大動脈

                                                                   房縣關雎橋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于詩歌上畫圖,于河灘上圓夢。2023年“國慶”之際,由湖北路橋承建的房縣城區十六橋梁改造項目(以下簡稱“房縣16橋”)新建關雎橋投入使用,橋下流水不息,橋上廊亭聳立,是橋更是景。

橋梁就是城市流動的音符,作為房縣16橋工程之一的關雎橋,位於政府與市民之家之間,橋梁採用五跨上承式景觀拱橋,橋上建有風雨廊架,廊亭結構為大唐風格,將“一橋一景”“一橋一造型”的理念體現得淋漓盡致。除此之外,行政中心便民人行橋、西河拱橋均採用拱橋結構,拱上設置古風古韻的風雨廊橋造型,與房縣詩經文化遙相呼應;塘溪大橋為鋼結構提籃拱橋、白駒大橋為鋼結構斜拉橋,融入現代化元素增添活力……橋型各異,各具特色。

房縣16橋是聯投湖北路橋進入房縣市場的首個市政類項目,拆遷、協調工作難度大,市民對施工環境要求高。為此,項目團隊主動承擔各項協調工作,在解難中推進項目建設。

                                                                     建成後的塘溪河保通橋

全長168米的老塘溪大橋是臨近鄉鎮前往縣城的必經之道,也是周邊超3000名村民師生通行的捷徑。此前,設計方未設計保通橋方案。項目部主動出擊,提出先修建186米的保通橋再拆除老橋的方案,這項提案後來榮獲2022年度“聚合力促發展”全國職工代表優秀提案,且在湖北省申報的提案中排名第一。2022年4月底,保通橋建好,贏得各方讚譽。

據介紹,房縣16橋位於房縣城區五條河道,總投資9.14億元,項目採取施工總承包EPC模式,計劃3年內全部建成。16座橋梁的建設,將進一步暢通房縣城市“五河十岸”大動脈,構建形成“五橫五縱、內環外連”的城市交通路網,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出行需求,保障人民群眾出行安全。

“好口碑才有更多出路,才能將湖北路橋的金字招牌持續擦亮,在區域市場開拓中再創佳績。”這是房縣16橋項目經理徐明浩常常身體力行並對團隊常告誡的話。在房縣16橋優質口碑的影響下,湖北路橋在房縣地區又成功中標209國道十堰大川至房縣柳樹埡改擴建工程(唐家河至柳樹埡段)二標段項目,為促進十堰市交通發展持續貢獻路橋力量。

橋隧相連,跨山穿江,一橋一故事,聯投湖北路橋架起一座座連心橋、經濟橋、生態橋、幸福橋,以技術創新和國企擔當,開疆拓土,擂鼓前行,不斷刷新著聯投速度,展現出聯投智慧,助力湖北打造新時代九州通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