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培育新質生産力,開闢量子技術新賽道。6月11日,“武漢量子論壇—2024”在東湖國際會議中心開幕,竇賢康、尤政、葉朝輝、祝世寧、羅俊、朱詩堯、俞大鵬、房建成、王建宇、徐紅星、孫和平、劉勝、段路明等院士出席。

論壇上,湖北首支量子産業基金——武漢光谷芯光量子科技投資基金正式發佈。基金由武漢高科集團發起,首期規模1億元。基金重點投向武漢量子技術研究院等實驗室的早、中期項目,包括量子通信、量子精密測量等領域,同時還涵蓋化合物半導體、人工智慧等新興産業項目。

據了解,基金運作機制為市場化模式運作,具體流程包括項目挖掘、立項、盡調、專家評審、風控及投決等環節。基金將重點關注國內重點實驗室和科研機構孵化的技術成果以及入駐東湖高新區的相關企業,目前已儲備長江量子、中科酷原、正則量子等項目。

“漢原一號”原子量子電腦、狂騰會議——量子加密會議系統等湖北量子科技産品發佈。狂騰會議以自研的量子加密晶片為核心,從源頭解決資訊安全問題,其量子安全藍芽耳機、量子安全電腦,能自動在終端上完成加密和解密,有效防止資訊洩露,下一步將和中國電信武漢公司開展示範應用。

武漢量子科技産業園正式揭牌,以武漢量子院科創與培育平臺為核心、強化創新成果轉移轉化,不斷推動量子技術走向應用化、産業化,初步形成産業集群。同日,武漢量子科技産業創新聯盟揭牌。

論壇主辦方武漢量子技術研究院介紹,該院已形成一系列産業示範應用,如光量子鐳射雷達環保示範應用案例中,東湖高新區國控點平均PM2.5濃度同比下降11.1%,成效顯著,下一步將聯合市生態環境局在9個國控點開展溯源驗證,並對區域傳輸影響開展評估;原子重力儀已在資源勘探示範應用,研製出商用原子重力儀,穩定度優於2微伽,已開展車載、艦載測試,下一步將和中冶武勘開展資源勘探示範應用。

目前,湖北將量子科技産業作為全省9條新興特色製造業産業鏈之一,發佈《湖北省加快發展量子科技産業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建成國際國內一流的量子科技創新引領區、産業集聚區、應用示範區,量子科研實力、産業實力進入全國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