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記者從武漢市農業農村局獲悉,6月10日晚21時48分,武漢市農業農村局會同長江新區、市公安局水上分局、武漢農業集團武湖水産公司等單位,在長江新區陽邏水域成功捕獲第二條暹羅鱷。

 “武漢長江邊發現鱷魚”驗明正身

6月6日下午4點,武漢某釣友在長江新區陽邏港上游的蘆葦叢中發現鱷魚,並拍下視頻上傳社交媒體。當晚,武漢漁政開展資訊核實工作,初步確認鱷魚出沒區域。6月7日上午,武漢市農業農村局、長江新區、長航公安等單位趕到現場,展開大範圍踏勘和搜尋工作,並於當天13時許將其捕獲。經湖北省水生野生動物救治救護中心鑒定,該物種為暹羅鱷,而非網傳的揚子鱷。

  暹羅鱷為什麼會出現在武漢?

經排查,發現暹羅鱷的武漢市長江新區並沒有鱷魚養殖場所。面對這一突發情況,武漢市農業農村局迅速牽頭,聯合多個部門和單位迅速調集5條漁政船艇,並充分利用漁政天網、無人機等先進資源,展開了一場密集的水陸空天 聯合搜尋行動。

  廣泛發動各方力量參與捕鱷行動

據介紹,由於發現鱷魚地點附近蘆葦叢生、水面寬闊,水下地形複雜,農業農村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協調上海市農業綜合執法總隊為武漢提供搜捕參考。珠江水利委員會水文局珠江水資源監測評價中心兩名專業人員攜帶水下攜帶型聲吶,趕赴武漢,協助搜捕工作。

6月10日下午3時許,在距離首次鱷魚發現點下游約3公里處,武漢漁政工作人員發現了第二條鱷魚的蹤跡,現場專家研判,在未受到大量驚擾的情況下,鱷魚不會發生遠距離移動。

下午4點50分,鱷魚再次出現。

按照工作預案,指揮中心迅速調集捕撈人員,在鱷魚出現區域下網打圍。

當晚9點10分左右,大量強光手電照射直射江面,捕撈人員利用夜間鱷魚眼睛在強光下會發光的原理,精準鎖定鱷魚位置,並成功將其捕獲。

經鑒定,這條鱷魚約為一歲半,雄性,幼體。測得其體長1.3米,體重13斤,嘴部均有表皮脫落、潰爛,很大可能是有人私下違法放生。

經武漢漁政現場勘查研判,目前暫時只發現這2條鱷魚。捕撈專班將繼續按現有工作部署,一旦發現鱷魚,確保“除鱷務盡”,全力維護水域生態安全。

“不科學地放生,等於殺生”,武漢市農業農村局提醒,外來物種及有攻擊性動物切勿隨意放生,以免對生態環境及公共安全帶來危害。市民如果發現“漏網之鱷”,請致電:武漢漁政:027-82892218(8:30-17:30);湖北省水生野生動物救治救護中心救助熱線:86772929(9: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