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産日前夕,電影《琴譜》在武漢舉行首映式,作為全國首部以古琴藝術和知音文化為核心題材的電影作品,《琴譜》填補了國內古琴類電影的空白。

電影《琴譜》講述了清代武漢籍官員、古琴家崔應階與平民琴師王受白兩人因琴結緣,拋開身份尊卑差別,相識、相知、相惜30餘年,一同編纂了《研露樓琴譜》的故事。

據了解,2017年第六屆琴臺音樂節上,有專家講述了這個歷史真實故事後,漢陽區聯合武漢古琴研究協會對崔應階與王受白的“新知音故事”進行全方位挖掘、整理、創作,凝結成“知音文化五個一”系列作品,《琴譜》為壓軸之作。

除電影《琴譜》外,漢陽“知音文化五個一”系列作品還包括《研露樓琴譜鉤沉》、長篇小説《知音新琴緣》、連環畫繪本《知音新琴緣》和知音主題新曲《嗣音》。

首映式現場,中國琴會會長趙家珍用古琴彈奏《嗣音》節選,大氣磅薄,古樸悠遠,畫面感十足,為觀眾帶來了一場視聽盛宴。“武漢人發自內心的熱愛古琴藝術,因為知音文化發源於此。”趙家珍説,《嗣音》與古琴名曲《高山流水》一脈相承,寓意“知音文化”承前啟後、薪火相傳。

“第一次聽古琴演奏,第一次看古琴文化電影,太有魅力了!”現場觀眾李小曼看完首映後讚不絕口。她認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著穿越時光的生命力,那些真實存在過的人和事,有著可以觸摸到的溫度以及震顫人心的力量。

漢陽區委宣傳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知音文化五個一”系列作品,是武漢對知音文化及古琴藝術進行傳承、挖掘、弘揚、創新、唱響的全方位的文化成果,是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力載體,是進一步講好知音故事、讓“知音文化”世代流傳的重要平臺。

           (孫可欣  通訊員:曾建、黃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