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土壤。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

近年來,湖北省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充分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統籌全省各級政法部門以控製成本為核心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創新推出了涉企案件經濟影響評估、企業合規試點等一批便民利企的“小切口”改革,推動全省營商環境“大提升”,成效顯著、亮點紛呈,相關經驗做法近日被國家發改委推廣。

首創涉企案件經濟影響評估制度

努力把辦案對企業的負面影響降至最低

“從導入執前和解程式到即時履行完畢僅用了7天時間。”

近日,武漢市漢陽區法院的法官介紹了成功促成一件標的額780余萬元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達成執前和解的經過。

一家智慧停車系統公司與一家建設集團公司,因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對簿公堂。建設集團公司未履行生效判決確定的義務,智慧停車系統公司遂向漢陽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收到執行立案材料後,法院執行局通過經濟影響評估認為,當事雙方有著很好的合作關係,如果採取強制執行措施極有可能對雙方都造成不利影響,遂在徵得雙方同意後,對該案開展執前和解。執前和解員向雙方多次釋法析理、溝通協商,既引導建設集團公司充分認識如不履行生效判決確定的義務,可能面臨的法律後果,同時也引導雙方換位思考,從接續合作等角度出發積極和解。後來,雙方均作出讓步,建設集團公司一次性支付749萬元達成執前和解協議。

辦理涉企案件,不僅要考慮案件政治效果、社會效果、法律效果,還要研究其經濟效果。

2020年1月,省法院在全國法院系統首創涉企案件經濟影響評估制度,從立案、審理、執行各環節對涉案企業可能受到的影響進行分析評估,並作出針對性防範和處置,努力把辦案對企業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降至最低。

自該制度推行以來,涉企案件平均審理時長逐年縮短、超審限問題得到有效控制、執行工作核心指標全面提升,各級人民法院依法對159名審判階段在押企業經營者變更強制措施,對28名涉案企業經營者依法宣告無罪,累計發佈92個“紅黑榜”案例,相關案例入選最高法助力中小微企業發展典型案例。

一家商業銀行與一家民營企業簽訂私募債券認購協議,約定民營企業向商業銀行定向發行私募債券,期限為3年。債券到期後,民營企業僅支付了部分本金及利息。商業銀行多次催要未果,遂提起訴訟。

事發地法院立案庭在第一時間對該案進行了涉企經濟影響評估,發現該案債券交易事實清楚、證據齊全,雙方爭議不大,具備調解基礎。

法院到當事企業了解其經營狀況及逾期還款成訴原因,並與涉事銀行溝通,雙方均表達了調解意願。

法院迅速將該案委派給當地調解中心進行訴前調解,法官全程參與指導。

最終雙方達成共識,款項在3年內分期償還。

高效化解矛盾糾紛的同時,更為當事人節省訴訟費52萬多元。

有效降低市場主體訴訟成本,明顯提升市場主體司法獲得感,涉企案件經濟影響評估制度還被評為湖北省法治化營商環境創新案例等。

縱深推進涉案企業合規改革

幫助企業“醫病症” 引導企業“走正道”

“通過合規整改合規建設,公司管理更規範、運轉更高效,業績也穩步增長。”近日,老河口市一家公司的實際控制人肖某説。

此前,肖某因和員工陳某涉嫌犯罪,被谷城縣檢察院起訴至法院。

肖某被羈押期間,公司多個項目陷入停滯,他悔恨不已。

面對企業強烈的合規整改意願,檢察院嚴格把握法律規定和企業合規改革精神要求,實地走訪調查,廣泛徵求意見,經過審查評估,認為案件符合企業合規適用條件。省檢察院隨後批准同意對該案適用涉案企業合規機制辦理。

谷城縣檢察院及時與縣法院對接溝通,會簽相關文件,雙方圍繞合規案件辦理的證據收集、程式銜接、效果評估等焦點問題形成共識。

檢察院、法院會同第三方監管團隊,指導企業修改完善合規計劃、加強內部治理,督導企業對具體問題進行整改。

考察期滿,第三方監管團隊綜合評估認為,合規整改和合規建設達到了預期目的和效果,向檢察機關出具了合規考察書面報告。檢察院向法院提出對肖某、陳某免予刑事處罰的量刑建議。法院經過審理,採納了檢察機關的量刑建議。

該案件被評為法院優秀營商案件,入選最高檢《企業合規改革動態》。

該案也成為2021年3月湖北被確定為第二期涉案企業合規合規檢察改革試點省份以來,辦理的首例審判階段企業合規案件。

在此之前,我省黃石檢察機關辦理的另一個涉案企業合規改革案例被寫進了2022年全國兩會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備受矚目。

黃石市西塞山區一家民營企業因涉嫌犯罪被警方立案偵查。

得益於涉案企業合規改革試點,該公司經過為期半年的合規整改,脫胎換骨再出發。

“這也是黃石市辦理的首起提前介入階段企業合規案件。”西塞山區檢察院檢察長徐定偉介紹,大膽創新背後的初衷就是儘早幫助涉案企業堵漏洞、去“病灶”。

6個月後,經第三方嚴格評估、確認合格,檢方依法決定不起訴。

信心貴比黃金。在合規整改過程中,該公司下定決心,在黃石大幅增加投資,將位於南方的總部的部分産品研發和倉儲物流基地搬遷至黃石並付諸實施。

我省積極推進涉案企業合規整改在案件偵查、審查起訴和審判環節全流程適用,對符合條件的案件能用盡用。4月9日,省涉案企業合規第三方監督評估機制管委會第二次聯席會議舉行。會議提到,要讓更多應該合規、可以合規的企業依法合規“活下去、留下來、發展好”。

實踐充分證明,縱深推進涉案企業合規改革,就是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幫助企業“醫病症”,引導企業“走正道”,助力企業行穩致遠。

實質性化解涉企行政爭議

助力企業甩掉“包袱”輕裝前行

“太好了,事情圓滿解決了,我撤回行政復議申請。”近日,孝感市孝南區商戶劉先生説。

此前,當地相關執法部門以佔道經營為由,對路邊多家商鋪作出罰款200元的處罰決定,其中劉先生等6家商戶對該處罰決定不服,提起行政復議申請。

有爭議先復議,讓行政復議化解行政爭議的主渠道作用凸顯。復議機關工作人員隨後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依據“首違不罰”原則,要求相關執法部門主動對接商戶,協商解決。執法部門主動對接取得理解支援,劉先生等人主動撤回行政復議申請,行政爭議得以實質性化解。

復議+訴源治理,化解爭議于未然;復議+多元調解,化解爭議于始然;復議+監督問效,化解爭議于已然——全省司法行政機關充分發揮職能優勢,全力夯實行政復議應訴“一鏈三環”責任鏈,探索“復議+”多元化解行政爭議新模式。

日前,一家公司的負責人,將一面錦旗送到了浠水縣司法局。

在此之前,該公司因為對施工合同理解存在偏差,新建項目工程未履行招投標程式,並非主觀故意。今年1月,當地相關行政執法單位以違反招標投標法相關規定為由,對該公司下達了行政處罰決定。該公司認為此項處罰過於嚴厲,未充分考慮到其生産經營實際,遂提交了復議申請。

當地司法行政部門將復議調解結合貫穿行政復議始終,聯合有關方面組織行政執法單位和企業相關人員召開行政復議案件現場調解會。

調解會上,復議工作人員向申請人詳細解釋了行政處罰的必要性,接著又從企業初次違法、整改高效和為企紓困等方面考慮,建議行政執法單位依法依規適當降低處罰金額。經過調解,雙方達成一致意見,一次“復議+多元調解”的生動實踐就此完成。

像浠水這樣,我省多地司法行政機關實質性化解涉企行政爭議,助力企業甩掉“包袱”輕裝前行,真正實現案結事了人和政和。

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全省政法機關將牢牢把握高品質發展這個首要任務,立足職責職能,全力營造穩定、公正、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為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貢獻政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