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武漢智慧財産權質押貸款發放金額首次突破40億元,達到41.97億元,3年間實現了金額翻兩番,使沉睡的“知本”快速轉化為“資本”。

武漢市相繼出臺系列支援政策,建立智慧財産權質押融資財政風險補償、貸款貼息等機制。武漢市市場監管局建立智慧財産權質押融資企業“白名單”機制,發佈首批404家“白名單”企業,讓銀行服務更精準、企業融資更便捷。

武漢市市場監管局推出“風險共擔機制+設立專營機構+創新評估方式+開展清單式靶向行銷”的“智慧財産權金融+”多維模式,先後與中國銀行湖北省分行、漢口銀行、武漢農商行等銀行機構達成智慧財産權金融戰略合作協議,質押融資授信總金額超過400億元。

支援一批銀行建立科技金融服務中心,探索投貸聯動新模式,推動武漢市智慧財産權運營引導基金和智慧財産權質押融資融合。創新評估方式,改變以財務評價、抵押評價為主的傳統模式,將企業的科技潛力轉化為授信的“入場券”。

依託武漢智慧財産權交易所一站式交易平臺,匯集高校、企業專利技術資源,制定待轉讓、許可的專利清單,明確轉讓方式和交易價格,暢通智慧財産權質押物處置和流轉渠道。

2020年,武漢市智慧財産權質押貸款金額首次突破10億元,2023年質押貸款發放金額突破40億元,3年間實現了金額翻兩番。相關經驗先後入選全國20個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最佳實踐案例”、全國首批智慧財産權質押融資及保險典型案例,在全國推廣。

(湖北日報記者劉暢、通訊員沈世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