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記者馬文俊、湯煒瑋)1月18日,武漢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開幕。會上,2024年武漢市政府民生實事事項清單公佈。

今年的民生實事清單共19項、52件重點實事,清單涉及推動教育擴容提質、呵護少年兒童成長、加強養老服務保障、關愛特殊困難群體、加大就業服務幫扶、加強住房安居保障等多個領域。武漢市政府承諾,今年將新改擴建公辦幼兒園、中小學60所,新增學位5萬個;在150個試點小區開展居家適老化改造,對實施改造並符合補助條件的居民,每戶給予3000元補貼;籌集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5.1萬套(間),建設保障性住房3000套,完成老舊小區改造200個以上;對0-15歲殘疾兒童提供康復救助和家庭生活補助,為殘疾兒童提供康復服務4200人次以上;打造城市書房、文化驛站等新型文化空間15個,開展文化惠民活動1500場以上。

2023年,武漢紮實開展“走訪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深入推進共同締造,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民生支出佔比78.8%,69件民生實事全面完成。當年,武漢入選建設國家兒童友好城市名單,全市各區實現三級醫院全覆蓋,蟬聯全國健康城市建設樣板市,同時獲評全國市域綜合治理現代化試點合格城市、首批全國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示範城市。

附:2024年武漢市政府民生實事事項清單

一、推動教育擴容提質

1.新改擴建公辦幼兒園、中小學60所,新增學位5萬個。

2.遴選城區優質學校與242所鄉村學校結對共用優質資源。

3.新增足球試點學校63所。

二、呵護少年兒童成長

4.創建兒童友好示範社區15個。

5.開辦青少年公益託管班200個。

6.開展“12355關注成長”心理諮詢和法律援助等公益活動100場。

7.為全市中小學生提供30天免費游泳服務,為2萬名中小學生免費開展12天運動技能培訓。

三、加強養老服務保障

8.新建街道(鄉鎮)養老服務綜合體、社區老年人服務中心(站)、農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動中心(服務點)、老年人助餐點等設施120個以上。

9.在150個試點小區開展居家適老化改造,對實施改造並符合補助條件的居民,每戶給予3000元補貼。

10.對低保家庭中有意願的完全失能老年人提供集中照護服務。

四、關愛特殊困難群體

11.對0-15歲殘疾兒童提供康復救助和家庭生活補助,為殘疾兒童提供康復服務4200人次以上。

12.提供殘疾人免費技能培訓1500人次以上,推薦殘疾人就業1000人次以上。

13.為持證殘疾人提供基本型輔助器具適配服務8500人次以上,為符合條件的殘疾人提供機構托養或居家服務3500人以上。

14.完成醫院、車站、街道及社區便民服務點等公共服務場所無障礙改造1000處以上。

五、強化就業服務幫扶

15.組織各類招聘活動800場以上,籌集大學生就業見習崗位1萬個以上。

16.為10萬名靈活就業的就業困難人員發放社會保險補貼。

六、加強住房安居保障

17.籌集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5.1萬套(間),建設保障性住房3000套。

18.完成老舊小區改造200個以上。

七、優化醫療服務供給

19.按照二級醫院標準新改擴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8家。

20.為全市孕婦提供無創産前基因免費篩查。

八、改善交通出行體驗

21.優化微迴圈和定制公交線路60條以上。

22.建成微迴圈路100條,打通斷頭路20條,新建改造慢行交通設施50公里。

23.治理擁堵路口18處、擁堵路段23處、危險路段100處以上。

24.開展150條主次幹道緣石坡道“零高差”改造,修復人行道20萬平方米以上,更新井蓋4萬個以上。

25.新增機動車停車泊位15萬個,建設改造充電樁8萬個。

九、關心職工身心健康

26.開展職工心理關愛活動1500場次以上。

27.組織職工參加醫療互助活動90萬人次以上。

十、促進全民健身

28.新建街道(鄉鎮)社區體育中心(廣場)30個。

29.複合利用公園綠地建設體育設施100處以上。

30.在“兩江四岸”江灘增設健身器材154台(套),增設便民儲物櫃450個。

31.舉辦全民健身活動1200場以上,開展全民健身公益服務活動300場以上。

十一、整治提升市容環境

32.實施300處背街小巷、100處以上空置地塊環境綜合提升。

33.新改擴建150座城鎮公廁,完成300座城鎮公廁適老化、適幼化改造。

十二、深化生活垃圾分類

34.微改造生活垃圾分類投放點2萬個,建成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設施1500個,改造垃圾收集轉運站50個。

35.新增再生資源智慧回收箱2000台。

十三、增強防澇排漬能力

36.新改擴建外排泵站5座,新建排水管網100公里,疏撈維護排水管網5000公里以上。

十四、推進綠色惠民

37.建成開放東湖綠道三期,新建綠道105公里、林蔭路110公里,新改建各類公園110個。

十五、提升居民飲水品質

38.推進龍床磯水廠升級改造、軍山水廠擴建項目。

39.修繕中心城區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設施200處。

十六、優化便民服務設施

40.新增品牌連鎖便利店門店200家。

41.建設“一刻鐘便民生活圈”25個。

十七、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42.新改建農村公路150公里。

43.建成“村增萬樹”示範村、標準村120個。

44.完成183個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

十八、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45.建設數字閱讀空間1000處。

46.打造城市書房、文化驛站等新型文化藝術空間15個。

47.開展文化惠民活動1500場以上。

48.舉辦公園文化季活動600場以上。

十九、強化安全保障

49.新建市消防救援綜合訓練基地和16座消防站。

50.改造老舊燃氣管網450公里,安裝居民戶內燃氣安全設施100萬戶,完成“瓶改管(瓶改電)”3.5萬戶。

51.為60歲以上獨居老人安裝獨立式煙感報警器6000戶以上。

52.開展紅十字應急救護培訓10萬人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