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星光,地上燈光。每天淩晨,在湖北鄂州花湖機場,這個亞洲第一、世界第四的專業貨運航空樞紐就進入繁忙時刻,一架架全貨機陸續在這裡落地和起飛。從2014年落戶到2022年投運,目前,花湖機場已開通國內貨運航線45條、國內客運航線15條、國際貨運航線10條,日均貨運航班起降架次位列全國第二。

一夜達全國,隔日連世界。運作一年多來,這條日益繁忙的空中走廊,充分發揮出長江經濟帶橫貫東西、承接南北、通江達海的獨特優勢。在這裡,每一個時間節點、歷史事件,都是社會關注的焦點、時代的標點。花湖機場的“節拍”已成為湖北加快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的縮影。

花湖機場。花宣攝


通衢到五洲,貨從花湖起

2022年11月27日,花湖機場貨運航線正式開通。一年來,順豐集團以花湖機場為核心,加快打造“覆蓋全國、輻射全球”的航線網路,將鄂州樞紐打造成全球供應鏈中心、高端加工流通中心。

今年4月1日,一架滿載約46噸服飾産品的順豐航空全貨機,從鄂州花湖機場起飛,前往比利時烈日機場。這標誌著花湖機場首條國際貨運航線“鄂州—列日”正式開通。

5月26日,花湖機場首條直達北美的“鄂州—洛杉磯”貨運航線正式開通;6月16日,第二條北美航線“鄂州—安克雷奇—紐約”航線開通運作。花湖機場貨運航線網路延伸到北美。

7月7日,花湖機場開通“鄂州—法蘭克福”國際貨運航線,這是繼“鄂州—比利時列日”貨運航線後,花湖機場開通的第二條歐洲貨運航線。

8月3日,花湖機場首次開啟“雙跑道運作”模式,隨著雙跑道模式運作,機場轉運效率大幅提升。

隨著航線網路的快速鋪開,花湖機場的航空貨運樞紐地位進一步凸顯。截至2023年10月底,順豐航空在鄂州花湖機場的國內、國際進出港貨量累計已突破10萬噸。

三分鐘一架次,貨到花湖快

9月21日,一架順豐全貨機在鄂州花湖機場,騰空飛往蘭州,這是當天最後一趟起飛的國內貨運航班。

歷時兩個多月,順豐航空終於分六個階段將43架全貨機航線轉場至花湖機場運作,這也標誌著這家中國規模最大的航空貨運公司正式在一個圍繞其為核心運作的航空貨運樞紐港開始新的征途。

隨著貨運航線轉場宣告完成,花湖機場正式啟動從子夜到淩晨“群起群降”的運作模式,平均每3分鐘就有一架飛機或起或降。

花湖機場開通航線日益增多,“貨到花湖快”的説法也愈發成為現實。光迅科技供應鏈管理部副總經理陳浩海介紹,此前,他們公司出口歐洲的光電産品,大多需要通過公路運輸發往上海出關。如今,光谷貨站離公司倉庫只有10分鐘車程,以往需要在屬地海關、出口口岸等多地辦理的裝卸、理貨、報關等業務可以一站完成。

通關有捷道,貨在花湖暢

 11月17日,一架從法蘭克福機場飛來的順豐全貨機落在花湖機場,飛機上所載兩台大型精密設備在鄂州海關的監管下迅速完成通關手續。隨後,飛機上所載兩台大型精密設備直接從機坪被提離。這是花湖機場首票“直裝直提”模式通關的直提貨物。

自今年4月開啟國際貨運以來,鄂州花湖機場已完成3.9萬噸國際貨郵業務。在海關支援下,花湖機場口岸不斷拓展通關業務模式,滿足各類國際物流訴求,提高貨物通關效率,讓更多外貿企業匯聚鄂州。

武漢海關口岸監管處副處長胡誠表示,武漢海關在水運口岸全面推廣“直裝直提”的基礎上,今年重點推出航空口岸機坪“直裝直提”,旨在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減少進口貨物通關時長,有效降低企業進口物流成本和貨物安全風險。下階段,武漢海關將進一步落實各項優化營商環境舉措,讓外貿企業享受到更多便利措施。

鏈上全球化,貨繞花湖轉

投運一年多以來,花湖機場的建設、成長步伐一刻不停。目前,花湖機場已開通至比利時列日、印度金奈、印度德里、哈薩克卡拉幹達、美國洛杉磯等8個國際貨運航點,初步形成由鄂州向歐洲、南亞、北美輻射的航網佈局。

11月20日,在鄂州市臨空經濟區展示中心,德國中部機場集團有限公司、深圳順豐泰森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湖北國際物流有限公司三方簽訂戰略合作備忘錄。這標誌著花湖機場和德國萊比錫/哈勒機場牽手合作,共同推動中歐航空物流發展。

三方將在航空貨運航線開發、航空貨運人員交流與培訓、航空物流資訊化、機場及口岸建設、綠色能源發展、碳排放經驗分享等領域開展全方位戰略合作,共同推動三方航空貨運發展。有專家認為,亞歐兩大貨運樞紐的合作,讓花湖機場在歐洲有一個穩定的基地,有利於提升武漢及周邊國際貨運地位,助力鄂州快速成為貨運航空之城。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週年,隨著中國和“一帶一路”合作夥伴之間的貿易往來持續加強,花湖機場再次升級跨境寄遞服務,為新加坡等東南亞商家開闢了全球生意通道,不僅為商家大幅度縮短了物流時間,還極大提高了中國和東南亞地區之間的貨物流通效率。

擁抱大臨空,“兩湖”共相依

花湖機場的航線密集,吸引一個又一個臨空偏好型産業落地,鄂州臨空産業佈局加速進行。今年上半年,鄂州市臨空經濟區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36個,總投資額245億元。150個億元以上機場關聯重點項目建設正在全力推動中。

全局上謀勢,關鍵處落子。搶抓花湖機場機遇,湖北不僅構建起“空鐵水公”多式聯運體系,同時推進武鄂黃黃四市協同共進,催生了鄂州與周邊城市之間的“微迴圈”。

黃石、黃岡搶抓機遇加速臨空産業佈局,攜手鄂州構築全國臨空經濟發展新高地。黃石提出“全域臨空”理念,打造長江經濟帶臨空高端製造業集聚區、鄂東臨空商貿中心、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副中心;黃岡市臨空經濟區建設順豐培訓中心,重點發展航空配套、生物醫藥、總部供應鏈、高端食品加工等産業。一個依託花湖機場,由鄂黃黃三城抱團共建的湖北東部大臨空經濟區呼之欲出。

今年以來,鄂州、黃石、黃岡臨空經濟區簽約億元以上項目133個、總投資額978億,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2.9倍、3.9倍;日郵、嘉裏等33家貨代企業已經開展外貿業務,新科宇航、英佛曼奈米科技産業園等24個臨空製造業項目加快建設,國藥集團藥品供應中心等10個現代物流項目抓緊推進,“貨運機場+臨空經濟”的聯動效應逐漸彰顯。

(姚坤森 通訊員:李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