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餘年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機遇,隨著國家工業化和城鎮化的發展,為規劃師們搭建了廣闊的實踐舞臺。在這其中,城鄉規劃作為藍圖指引,對國家城鎮化發展和城市高品質發展起著重要推動作用。作為一種強公共政策屬性的工作,規劃設計需要服務於國家及區域戰略,考慮地方政府的發展訴求;更需要切合城市發展的實際,遵循城市發展的客觀規律。



帶頭衝刺,打破“建築老八校”領先局面


四次參加全國城市規劃專業教育評估,均被評為優秀……作為城鄉規劃一級學科及專業負責人,華中科技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院長、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黃亞平,被聘為教育部重點建設的“國土空間規劃知識體系”八位領域首席專家之一。並作為帶頭人2022年獲批教育部《國土空間規劃基礎課程群》虛擬教研室,使華中科技大學進入國土空間規劃時代的全國“新八校”。


從事規劃專業教學工作以來,黃亞平主持的《城市規劃原理與設計》被評為省部級精品課程,出版多部本科生、研究生教材及教輔資料;主持的《産教融合、知行融通:城鄉規劃專業開放式人才培養模式構建與實踐》,榮獲第九屆湖北省高等學校教學成果獎。


黃亞平認為,1980年代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鄉規劃工作的發展也經歷了三個階段,從1980-1990年代的物質形態規劃、到2000年代綜合戰略性規劃,再到2010年代後的資源管理性規劃。在這個過程中,規劃工作從偏重於土地利用和物質空間規劃,逐步轉向經濟社會、環境、土地利用的綜合規劃,再到空間規劃改革,實行多規合一的國土空間規劃成為當前的必然趨勢。


聚焦關鍵,科研成果在全國産生重要影響


作為項目負責人,近10餘年黃亞平曾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課題5項,長期聚焦區域城鎮化及城市空間研究,系統探索多尺度、多類型城市區域空間結構優化理論與方法,並創新構建具有中國情境適應性的大城市“緊湊·多核·彈性”地域空間結構模式,提出要素佈局優化、氣候適應的空間導控方法,以及都市圈時空衍化規律及“始顯點”理論,城市群都市圈空間類型譜係及CMR空間組織模式,是自然資源部《城市區域國土空間結構理論與規劃導控》科技創新團隊首席專家。

黃亞平(左三)在工作中


注重實踐,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作貢獻


“儘管我國城鎮化速度減緩,但是人居環境提升是人類永恒的追求。城鄉規劃專業在改善人類居住環境方面,起到重要指引和管控作用。”2000年以來,黃亞平主持完成的規劃設計項目先後榮獲全國優秀城鄉規劃設計獎,榮獲湖北省省級優秀城鄉規劃設計獎30余項。作為專家組組長,其主持過2000年至2019年間2/3的湖北省設市城市的城市總體規劃評審,為地方發展獻計獻策,産生顯著社會影響。


在黃亞平看來,既然選擇投身於規劃設計這個領域,就要樹立信心、堅守初心、保持恒心,尤其是在當代社會,各類新技術、新方法層出不窮,數字設計、韌性城市、智慧城市成為新方向,規劃行業的同仁和學子更需要保持專業學習熱情,以仰望星空、腳踏實地的姿態不斷夯實、提升專業本領。


(姚坤森 通訊員:王海新、王妤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