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鄖縣監測站是湖北省地震局監視湖北西北部和丹江水庫地震活動的主要臺站之一,擁有測震和簡易地磁兩種觀測手段。隨著南水北調工程實施,我們站更為一庫凈水北送保駕護航。”楊金有説。


他從1975年到鄖縣地震監測站(原稱湖北省地震局鄖縣地震臺)上班至今,監測地球17000多個日夜,曾經手繪無數張“地電圖”,每週給出“診斷意見”供上級決策。

8月22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走進位於十堰市鄖陽區譚家灣鎮十方院村的湖北省地震局鄖縣地震監測站,探訪楊金有48年“把脈”地球的傳奇。

帶著95歲的母親“把脈”地球

一個庭院,兩個設備房……眼前,靜謐的監測站庭院裏,楊金有打開院門迎接記者一行,他的母親95歲了,也從房間探出頭來朗聲地打招呼。

兩年前,父親在百里外的梅鋪鎮大坪營村家中去世,楊金有將母親接到身邊,一邊堅守監測崗位,一邊盡心侍奉母親。

爬上一段荊棘叢生的山路,剛滿70歲的楊金有帶著記者來到香爐坳海拔213米的設備房。

推開鐵門,設備房門墻對聯“寧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直入眼簾。

“這是目前我們正在使用的‘反饋式寬頻帶地震儀’,定位器用的是我們的北斗系統。”楊金有在設備房一邊檢查電路,一邊介紹。

在一座1米見方、約40釐米高的水泥平臺上,擺放著圓形和方形的儀器,一根大拇指粗的纜線聯接著交換機,靠墻壁的白色光纖伸出室外,聯向遠方。

“這些監測設備怕潮,24小時不能斷電。這臺短週期地震儀,工作半徑範圍200公里,與其他兩個臺站數據歸併可確定震中;地殼形變儀記錄地磁場資訊;反饋式地震儀,通過光纖向上傳輸,為測震和監測地磁提供源源不斷的地球資訊。”楊金有介紹,2007年以來,站裏監測設備從1套增加到目前的3套。

從“煙熏測繪”培植一生熱愛

1975年底,時任大隊團委書記的共産黨員楊金有經過梅鋪公社黨委推薦,成為一名紮根深山的地震觀測員。從此,他擺弄起電子儀器,描畫著圖紙,與孤寂相伴,“聆聽”地球的聲音。

在鄖陽區梅鋪鎮大坪營村家裏,楊金有從佈滿灰塵的書架上拿出一堆頁面泛黃的專業書籍、雜誌和給周邊地震臺同行的講課手稿。其中,3張1981年煙熏紙記錄的地震波圖紙上,有“省局定”“河南淅川南地震”等字樣。楊金有解釋著裏面蘊含的地震資訊。

“鄖縣地震臺最早用於觀測的是65型短週期三分向地震儀,可以敏銳捕捉地球‘脈搏’。”楊金有介紹,當時,他一上崗就學“煙熏測繪”的方法記錄地震——地震發生時,儀器的探針在一張用煤油熏黑的紙上記錄,工作人員必須等整個地震過程完成後,才能取下熏煙紙,並用松香酒精溶液將紙浸泡、晾幹,給紙“鍍膜”後,才能測量、計算數據,得出相關資訊。

“僅僅給熏煙紙‘鍍膜’就要花很長時間。”楊金有説。粗略計算,當時利用65型短週期三分向測震,從地震發生到工作人員得出數據,至少需要1個小時。許多夜晚,楊金有和同事們在燈光下將熏煙紙用松香酒精溶液浸泡、晾幹、“鍍膜”,然後量線段、算數據,在一分一秒中積累經驗,增長知識。

“‘煙熏記錄’的日子,讓我一生愛上測震工作。”楊金有深情地回憶,每天“聆聽”地球,準時準點採集資訊、計算數據、轉譯編碼,然後轉發給電信部門,以電報形式上報省地震局。

1988年,楊金有調到襄樊地震臺工作,由於理論知識和業務能力突出,省地震局安排他到荊門、隨州等地講課。1995年,他帶著妻女回到香爐坳,在這裡紮根堅守。

寫下19本地震監測日記

在設備房的擱物架上,有一本40多年前發黑變色的“土地磁”觀測記錄本,上面記錄著早年的觀測日記。

折返回山下的庭院,楊金有從辦公室裏搬出19本值班日記,有的已經發黃。

“地震監測,像醫生監測心電圖一樣,但又有所不同,我們通過監測從龐雜的地震波信號中識別地震波異常現象。”楊金有拿出一本記錄本講述,地球無時無刻不在脈動。

“老楊‘把脈’地球一輩子,監測記錄認真,專業判斷準確,從來沒有出過差錯,一心一意撲在工作上!”丹江地震臺退休臺長王孝鄂與楊金有相識15年,常常因為監測數據和“診斷”意見彼此溝通。

“地震監測工作責任太大,確保設備安全穩定運作,絲毫不能大意!”楊金有解釋,“我這一本本工作日記,是地震監測的歷史見證!”

南水北調工程論證全面啟動,省地震局撥付資金改造鄖縣地震臺。2007年9月13日新設備正式投入工作,鄖縣地震臺實現數字化傳輸監測資訊。這天,楊金有寫道:“南水北調工程給鄖縣地震臺帶來新生機。這裡的地震觀測數據關係著南水北調工程安危、百姓的生命安全,一定要守好這處地震監測陣地!”

2013年8月,楊金有面臨退休。“老楊,我們想返聘你……”由於工作環境條件艱苦,一時沒有合適的人接替,省地震局希望楊金有能堅守。“聽領導的!”楊金有説。2018年,在楊金有努力下,鄖縣監測站地震監測實現光纖自動傳輸,自動速報,縮短了“把脈”時間。

“我看著儀器上閃爍的綠燈,就像看著地球心臟搏動一樣!”如今,楊金有精心看護監測地震的設備,希望捕捉到地球的每一次脈動。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包東喜 通訊員 劉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