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生態環境廳公佈今年第八批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典型案例。極目新聞記者了解到,全省各地持續強化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力度,嚴格按照《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事項指導目錄》和《湖北省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事項指導目錄》,依法打擊各類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違法行為。本次公佈的4個典型案例,聚焦自然保護地監管執法領域,並對恩施州咸豐縣、黃岡市團風縣、黃岡市紅安縣、荊門市沙洋縣等相關辦案單位提出表揚。

未經批准非法加工礦石

今年3月20日,恩施州生態環境局收到湖北星斗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來函,反映“咸豐縣黃金洞鄉星斗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實驗區記憶體在非法採石(礦)行為”。次日,恩施州生態環境局咸豐縣分局執法人員便聯合湖北星斗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對該採石(礦)點進行現場調查。

現場調查時,執法人員發現某礦業有限公司在該保護區實驗區內新建了一條礦石破碎生産線,該項目未依法報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擅自以山體滑坡形成的石英砂岩礦為原材料,就地進行破碎加工,破壞生態並污染自然保護區環境。5月17日,恩施州生態環境局參照《湖北省生態保護綜合執法事項指導目錄(2020年版)》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責令該公司改正環境違法行為,並於6月16日依法對其環境違法行為處以罰款。

本案中,面對事發地位於山區,道路交通不便,但證據線索需要及時鎖定等情況,執法人員接到違法線索後,克服困難,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對涉案企業進行全面調查,及時快速鎖定其違法證據並消除環境污染隱患。同時,恩施州生態環境部門與林業、自然保護區管理等部門資訊互通共用、聯合執法,自然保護區管理部門通過日常巡查發現違法線索後進行書面移交,生態環境部門收到線索後及時響應,有效制止了涉自然保護地的生態環境違法行為。

執法人員表示,本案中的涉案企業對已滑坡的山體岩石進行破碎加工,看似是消除安全隱患,廢物綜合利用,但其經營性行為發生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試驗區範圍內,對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影響甚大。依法組織相關部門聯合查處,公開曝光,既能有效解決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違法問題,又有利於引導社會各界對自然保護區的關注力度。目前,該公司已繳納罰款,礦石破碎生産線已拆除,自然保護區原狀已進行恢復。

無人機排查鎖定伐木

今年6月9日,黃岡市生態環境局團風縣分局接到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反饋,在湖北大崎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內有人疑似砍伐樹木修建便道。執法人員隨即組織開展現場調查,發現團風縣賈廟鄉水晶坳村村民熊某,在賈廟鄉水晶坳村陡基凹森林防火通道旁砍伐樹木,修建一條便道通往自家的祖墳山。

熊某在自然保護區內砍伐樹木、修建便道,對自然保護區的原生態造成破壞,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第二十六條“禁止在自然保護區內進行砍伐、放牧、狩獵、捕撈、採藥、開墾、燒荒、開礦、採石、挖沙等活動”的規定。6月25日,黃岡市生態環境局已依法對其環境違法行為處以罰款。

本案中,黃岡市生態環境局團風縣分局利用無人機輔助執法,借助“外援”開展對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緩衝區、實驗區等破壞生態環境的排查工作,鎖定了熊某在自然保護區內砍伐樹木、修建便道的違法行為。同時,生態環境部門聯合湖北大崎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管委會,精準鎖定熊某所修便道的面積832平方米以及所屬保護區為自然保護區實驗區。

目前,熊某已繳納罰款並將修路開挖造成的土壤裸露修復,同時向湖北大崎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管委會遞交承諾書,承諾不再在自然保護區內違法從事砍伐樹木,等適合種樹季節後立即進行樹木補種。生態環境部門也將進一步督促當事人在自然保護區管委會的指導監督下,適時採取補救措施,切實維護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安全。

濕地內擅自堆放砂石

倒水河屬於長江支流,源於河南省新縣,全長163.3km,其中紅安境內河流長102.8km,倒水河紅安段水環境功能區劃為Ⅲ類,是紅安縣的母親河,備用水源地,同時兼具工農業用水、城市泄洪、服務周邊居民活動需求等重要功能,被列為紅安“四大濕地”之一。今年6月13日,紅安縣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大隊執法人員在對湖北紅安倒水河省級濕地公園進行巡查時,發現某水泥製品廠在倒水河濕地保護區內的灘地堆放土砂石等固體廢棄物。

執法人員現場勘查,判定該廠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規定。6月15日,黃岡市生態環境局紅安縣分局依法責令該廠立即改正違法行為,對擅自在倒水河濕地保護區內堆放的土砂石廢料等固體廢棄物進行全部清理。6月28日,黃岡市生態環境局依法對其環境違法行為處以罰款。目前,黃岡市生態環境局紅安縣分局對該廠整改完成情況進行復查,發現堆放在該廠倒水河濕地保護區內堆放的土砂石廢料等固體廢棄物已全部清理完畢,罰款也已繳納。

近年來,隨著城市建設發展,建築、修路等土砂石廢棄物料在倒水河濕地隨意堆放的情況時有發生,不僅會導致河床淤塞、水面減小,影響水利工程設施的運轉,而且土砂石廢料中的有害物質也會隨著降雨和地表徑流流入或者隨風遷移進入倒水河中污染水體。本案中,黃岡市生態環境局紅安縣分局堅持屬地管理,加強倒水河濕地周邊企業的監管執法,依法對在江河最高水位線以下的灘地堆放固體廢棄物的違法行為進行查處,有效打擊了濕地生態環境違法行為,維護了濕地生態功能。

保護區違規搭建站點

濕地被譽為“地球之腎”,是珍貴的自然資源,也是重要的生態系統之一。今年5月16日,荊門市生態環境局沙洋分局接到群眾反映,沙洋縣長湖濕地自然保護區記憶體在違法建築,執法人員隨即趕赴現場進行調查。

經調查核實,沙洋縣長湖濕地保護區管理局在未辦理環境影響評價手續的情況下,擅自在沙洋縣長湖濕地自然保護區內湖心島上(經度42°462873,緯度30°454877)建設一座鋼結構架空層的禁捕值守站(房),並埋設玻璃鋼三格化糞池處理生活污水,對湖心島水環境安全造成風險隱患,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規定。

5月18日,荊門市生態環境局依法責令其立即改正違法行為。鋻於該單位建設的禁捕值守站(房)主要用於禁捕值守,非永久性建築,未投入使用,未造成污染,事發後積極整改,將此處值守點關閉,依據《湖北省生態環境輕微違法不予處罰事項清單(2021年版)》規定,荊門市生態環境局對該單位不予行政處罰。目前,該建築已被拆除。

本案中,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本應堅持生態保護優先,但其法律意識淡薄,未經批准擅自施工建設,給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造成了風險隱患。生態環境部門在辦理案件過程中,堅持免罰不免責,督促該濕地管理部門積極整改,及時糾正了違法行為,有力維護了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安全。

        極目新聞記者 胡迪凱 通訊員 胡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