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汽車産能達到30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産能150萬輛;産值千億級企業不少於1家、百億級企業不少於10家;打造10款以上具有標識度的新能源與智慧網聯汽車和關鍵零部件品牌……近日,武漢經開區出臺新能源與智慧網聯汽車産業戰略提升行動方案(2023—2025年),通過實施十大任務,全力提升産業綜合競爭力和區域影響力。

新能源與智慧網聯汽車是湖北省突破性發展的五大産業之一。武漢經開區主要負責人表示,作為全省汽車工業的主陣地,武漢經開區將高舉創新發展大旗,以發展新能源與智慧網聯汽車為主線,以“雙智”建設為引領,聯動光谷、蔡甸區等周邊區域協同發展,建成産業鏈供應鏈安全高效、核心技術自主可控、産業生態集聚完備、示範應用持續推廣的現代化汽車産業體系,共同打造萬億級汽車産業創新大走廊。

聯動“城市圈”共同發展汽車産業

經過32年發展,武漢經開區已集聚9家整車生産企業,13家整車工廠,整車産能25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産能達146萬輛。2022年,該區整車産量超百萬輛,汽車産業完成産值2482億元,均佔武漢市七成以上,輻射帶動周邊區域零部件産業同步發展,以武漢經開區為龍頭的“武襄十隨”汽車集群入選先進製造業“國家隊”。

根據方案,未來3年,武漢經開區將全力提升汽車産業的首位度,重點發展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大力發展燃料電池汽車,支援企業開發續航里程長、充電時間短、安全性能高的中高端新能源汽車産品。

同時,聯動“城市圈”,共同發展汽車産業。一方面,統籌考慮車谷、光谷、東西湖區、蔡甸區、江夏區汽車産業協同一體發展,帶動新能源與智慧網聯汽車産業鏈上下游企業集聚發展、優勢互補,帶動“武襄十隨”國家級汽車集群加快發展。

另一方面,深化車谷與光谷雙向聯動,重點推動5G通信、人工智慧、高精地圖、車規級晶片、北斗導航等領域優勢企業與整車企業構建聯合技術開發、産品協作配套的良性創新生態。

把零部件擺在與整車同樣重要位置

“實施新能源與智慧網聯汽車提升行動,武漢經開區將把零部件擺在與整車同樣重要位置,完善汽車産業鏈上下游配套體系,提升本地供應鏈韌性。”武漢經開區主要負責人説。

近年來,面對産業格局調整帶來的機遇,武漢經開區積極引進培育汽車核心零部件製造企業,推動汽車産業穩鏈補鏈強鏈。武漢經開區經信局介紹,近3年,該區每年新進規零部件企業40家至50家,普遍具備新能源與智慧網聯汽車配套能力。目前,全區已擁有汽車零部件企業1200多家,形成了“電池+軟體+晶片+傳統零部件”的完整佈局。

根據方案,未來3年,武漢經開區將加快補齊産業鏈薄弱環節,瞄準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進行産業銜接、開展海外招商引資,力爭到2025年引進100億元以上新能源與智慧網聯汽車産業鏈項目2個、50億元以上重大汽車類項目5個、億元以上産業鏈關鍵配套項目20個,努力實現百億汽車零部件企業零的突破。同時,壯大核心零部件相關企業,實現核心部件本土配套,打造全國具有影響力的汽車零部件企業集群。

此外,該區還將實施零整比提升計劃,鼓勵引導企業加快智慧化改造,打造未來工廠建設四級梯隊,支援汽車産業鏈企業加入汽車供應鏈數字平臺,做大做強做優區域汽車産業供應鏈體系,力爭2025年汽車零整比達到0.8:1以上。

高水準建設武漢智慧汽車軟體園

隨著“軟體定義汽車”趨勢的不斷深入,全球汽車産業加速智慧化轉型。作為“中國車谷”的武漢經開區,迅速搶抓機遇,以汽車軟體産業為突破口,高水準規劃建設武漢智慧汽車軟體園,開闢發展新賽道。

根據方案,1平方公里的武漢智慧汽車軟體園,將以東軟集團、中國電子云等龍頭企業為引領,打造“軟體引領、晶片支撐、生態共用”的專業型、科技創新型主題園區,吸引一批領軍型、高成長型軟體企業和車規級晶片、核心硬體創新研發企業,強化智慧汽車創新鏈,高品質構築武漢智慧汽車軟體晶片創新的主陣地。

“我們將以‘十年磨一劍’的定力推動科技和産業創新,不斷以新技術培育新産業、引領産業升級。”武漢經開區主要負責人表示,武漢經開區還將支援東風公司組建車谷實驗室,漢南經濟開發區創建省級高新區。發揮車谷産業發展基金引領帶動作用,圍繞重點産業引育一批創新項目,佈局一批新型研發機構,支援未來技術創新研究院和武漢中科先進院加快發展。推進華科大軍山校區、武漢理工大“三院”如期開學,推動人才資源、人才結構持續優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謝慧敏 通訊員 孫亞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