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目前世界橋梁樁徑最大的鑽孔樁——“6.3米超大直徑鑽孔樁”,在西堠門公鐵兩用大橋5號主塔墩首秀成功,不僅實現了我國超大直徑鑽孔樁“從0向1”的重大突破,更填補了我國深水超大直徑鑽孔灌注樁建造技術的空白。
“西堠門公鐵兩用大橋是甬舟鐵路的關鍵控制性工程,而5號主塔基礎施工又是整個大橋施工的關鍵控制性工序。”中鐵大橋院集團總工程師、西堠門公鐵兩用大橋總設計師肖海珠表示,5號主塔墩“6.3米超大直徑鑽孔樁”施工是整個甬舟鐵路建設過程中的重中之重和難中之難。這次首秀成功,將為大橋後續剩餘17根“6.3米超大直徑鑽孔樁”施工提供重要指導和寶貴經驗。
據悉,本次首根“6.3米超大直徑鑽孔樁”混凝土灌注節點,存在施工條件惡劣,大風、深水、急流、裸岩、岩面傾斜,樁基鋼護筒埋設難度大;地質條件複雜,基岩破碎、軟硬不均,樁基成孔難度大;樁身混凝土水化熱效應明顯,容易造成樁身混凝土開裂;單樁面積大,常規聲測管佈置檢測成樁品質難以覆蓋樁身全斷面,檢測路徑過長難以保證檢測結果準確性;樁身直徑大,樁基和承臺鋼筋碰撞問題突出,現場施工難度大等6個技術難點。
以解決問題為目的,圍繞本次節點,大橋建設創下了六個“首次”:首次在鋼護筒埋設環節採用“錘擊初穩+分級分次鑽孔+分次錘擊跟進”工藝,並實現最終穩定;帶動産業鏈創新鏈,共同首次研製出與“6.3米超大直徑鑽孔樁”相匹配的超級旋挖鑽和超級迴旋鑽,以解決超大直徑樁基成孔難題;首次採用多導管同步灌注樁身混凝土工藝,成功解決了超大直徑鑽孔樁混凝土灌注;首次研究提出了在樁中心埋設鋼管,採用水迴圈的超大直徑樁基水化熱控制技術,有效降低了樁基水化熱效應的不利影響;首次發明瞭分層佈置聲測管、分區進行超聲波檢測的超大直徑樁基成樁品質檢測方法,以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首次採用樁身與承臺鋼筋防碰撞設計,消除了樁基與承臺鋼筋碰撞問題,降低現場施工難度。
(通訊員:曹雪、邱遠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