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武漢5月29日訊  近日,湖北省孝感市迎來新一輪強對流天氣,48小時內城區累計降雨量達162.8毫米,創下今年降雨量新高。通過科學調度、快速反應、有效處置,全市城區各涵洞、道路、易澇小區均無積水,城區未發生因強降雨漬水中斷交通、易澇路段小區“看海”現象。


       城市排水防澇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和城市發展。近年來,孝感市委、市政府以建設全國首批海綿示範城市為抓手,重塑指揮調度機制,高標建設排澇工程,強化應急預警處置,大力推動城市排水防澇提質增效,打造“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極端可應對”的海綿韌性城市。


重塑指揮調度機制


       針對過去“九龍治水、各自為政、設施落後、重視不夠”的實際問題,孝感市委、市政府整體重構、系統重塑城區排水防澇體制機制,建立了統一指揮、統一調度體系。



       該市成立了市政府分管副市長任指揮長,21個單位為成員的孝感城區排水防澇聯合應急處理指揮部,重新制定應急處理工作方案,將分屬多個部門管理的涵閘、泵站、橡膠壩等重要排澇設施的許可權統一收歸市排指,在城區排水防澇應戰時統一調度指揮。對城區17個泵站、9個涵閘壩、6個涵洞、12個地下通道、10個重要路段、54個管控路口、70個易澇點、62個重點小區等重點風險、重要管控部位,逐一明確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安排700余名黨員幹部包保值守,確保責任落實到人頭、任務落實到點位,每逢降雨均組織人員到崗蹲守處置,有力有效保障城市安全。


高標建設排澇工程


       孝感市按照“源頭減排、管網排放、蓄排並舉、超標應急”的思路,實施了一批暢通道、擴調蓄、增能力、治澇點的項目,高標構建的城市排水防澇工程體系。



       精心治理槐蔭河、老澴河、後湖渠、勝利河,紮實推進鄧家河、箍湖河綜合整治,打通城市內河水系,城區6條主要排澇通道進一步暢通。將城市建成區劃分為18個排水分區,分期分片推進老城區35.8平方公里的雨污分流改造,新增雨水管道40余公里,新建市政污水管25.89公里,清疏排水管網累計長度390公里。全面實施王母湖、野豬湖、童家湖退垸還湖,恢復區域蓄滯洪空間1400萬立方米;老澴河、槐蔭河蓄水空間達1050萬立方米。


       近兩年來,孝感市新建孝三路、澎湖灣、英才學校、孝南高中、孝感一中、永安涵洞等排水泵站6個,改擴建河口、城西、東閘、長興等排水泵站4個,城區排水泵站達到17個,排水能力由275.55立方米/秒提高到374.16立方米/秒,採購了一批如“龍吸水”等應急搶險設備物資,應急處置能力大幅增加。


       目前,孝感已完成70個內澇積水點整治工作,以點帶面解決積水點及周邊片區內澇積水問題。本輪強降雨過程中,除長征路北涵洞西側、航空路與學院路改造路施工基坑等處出現短時零星積水外,城區各主要涵洞、道路、易澇小區均無積水。


強化應急預警處置


       圍繞過去城區排水防澇預警響應不及時、應急處置不到位等問題,孝感市建立排水防澇“四級”應急預警級別和響應行動機制,完善多方聯動機制,排水防澇預警預報、災情預判效率、應急處置能力明顯提升。


       本輪強降雨過程中,孝感市排指調度澴川國投提前降低老澴河橡膠壩,市、區水利部門提前開啟鰱魚地外排閘門,關閉河口閘、三河連通渠楊家咀進水閘門,騰出老澴河、槐蔭河庫容約215萬立方米,有效應對城區及上游匯水區域洪澇衝擊。


       此外,孝感市還健全完善實行“人等雨”應急處置機制,根據氣象預警資訊提前安排應急隊員值守待命;健全完善資訊化監控及精準高效響應機制,在城區各易澇點位埋設積水監測設備41套,在各泵站、涵閘、路口安裝高清攝像頭56處,並與氣象平臺、天網工程、小區監控、智慧停車平臺等平臺間實現資訊互通,實時掌握雨情資訊、河湖水位、泵站涵閘、地面積水情況等。


       綜合施策成效正在逐步顯現。今年以來,孝感市長征路北涵洞、乾坤大道,香澳路步行街、富康小區、澎湖灣小區等過去“逢雨必澇”的易澇區域在多輪強降雨期間均未發生積水,周邊群眾説:“過去只想罵人,現在只想點讚!”

 

    (通訊員:董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