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要
“重要增長極”既要體現“重要”,又要體現“增長”,最終還要成為武漢都市圈的“一極”。
堅持抓主要矛盾、關鍵環節,找準工作切入點,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提升。
持續營造幹事創業的良好環境,為打造武漢都市圈重要增長極提供堅強保障。
黨的二十大報告鮮明提出“以城市群、都市圈為依託構建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格局”,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作出“打造以武鄂黃黃為核心的武漢都市圈”“建設武鄂黃黃國際綜合交通樞紐”的重要部署,為黃石轉型升級和高品質發展帶來了重大機遇。省委、省政府十分關心、重視和支援黃石發展,省委主要領導多次在會議或調研中對黃石工作提出明確要求,賦予黃石“打造以武鄂黃黃為核心的武漢都市圈重要增長極”的目標定位。全市上下倍受鼓舞、倍感振奮,深感責任重大、使命重大,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錨定武漢都市圈重要增長極的目標定位,全力以赴強信心、穩增長、防風險、推改革、惠民生,努力為湖北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作出更大貢獻。
統一思想、堅定信心,深刻領會打造武漢都市圈重要增長極的重大意義
打造武漢都市圈重要增長極,是推動中國式現代化黃石實踐的目標引領,是黃石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中心工作。
一是省委有要求。省委主要領導站位全國、全省大局,綜合考量黃石歷史底蘊、文化積澱、交通區位、産業基礎等特色優勢,以宏闊視野、深邃思考為黃石擘畫藍圖、寄予厚望、賦予重任。我們要奮發有為、積極進取,堅決扛起打造武漢都市圈重要增長極的重大歷史使命,一絲不茍推進貫徹落實。
二是黃石有基礎。從歷史底蘊看,黃石擁有3000多年礦冶文明史、100多年近代工業史,工業文化源遠流長;從交通區位看,黃石臨江、臨港、臨空、臨光谷,毗鄰武漢新城、花湖機場,是聯通國內、通達全球的綜合交通樞紐;從産業基礎看,黃石産業門類齊全、基礎厚實,擁有全省百強企業10家,全省百強製造業企業15家,數量均位居全省第2位;從城市承載能力看,黃石城區與所轄大冶城區連成一片,面積約130平方公里,人口約130萬,教育、醫療、文體等公共服務配套設施齊全,具備打造武漢都市圈重要增長極的關鍵支撐。
三是我們有信心。多年來,歷屆市委市政府保持定力、接續奮鬥,持之以恒推進老工業城市轉型升級和高品質發展,黃石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了“成勢突破、發力見效”的關鍵階段。2022年,全市GDP歷史性突破2000億元大關、增速全省第一,主要經濟指標增速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陣,為打造武漢都市圈重要增長極築牢了底盤。隨著武鄂黃黃核心區、花湖機場、武漢新城、光谷科創大走廊等重大區域戰略佈局加速實施,黃石面臨的機遇千載難逢,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有條件打造武漢都市圈重要增長極。
咬定目標、提高標準,牢牢把握打造武漢都市圈重要增長極的內涵要求
“重要增長極”既要體現“重要”,又要體現“增長”,最終還要成為武漢都市圈的“一極”。我們理解,必須符合以下幾個方面要求。
一是體量不能小,必須持續壯大經濟總量。保持當前良好發展態勢,全力以赴夯實經濟底盤,按照年均GDP增速7%左右(可比價),力爭用4年時間實現GDP總量突破3000億元。
二是增速不能慢,必須保持較快發展速度。堅持“跳起來摘桃子”,按照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高於全省平均水準、奮進全省第一方陣”的原則要求,積極拼搏進取、創先爭優。
三是品質不能低,必須聚力打造精緻城市。樹立“小而精”的理念,對標沿海發達城市,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和宜居水準,不斷增強城市吸引力、輻射力和美譽度。
四是發展不能虛,必須追求實實在在發展。樹立正確政績觀,一切從實際出發,察實情、出實招、求實效,讓發展成果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
五是底線不能破,必須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全力防範化解各領域重大風險隱患,築牢高品質發展安全屏障,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
聚焦重點、找準切口,加快推動武漢都市圈重要增長極建設成勢見效
堅持抓主要矛盾、關鍵環節,找準工作切入點,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提升。
一是以流域綜合治理為抓手,統籌推進四化同步發展。嚴格落實省、市兩級流域綜合治理和統籌發展規劃,聚焦長江黃石段、大冶湖流域、富河流域等重點流域,統籌城鄉區域和資源環境,統籌水資源利用和産業佈局、城鎮建設,深入實施一批水利補短板工程,堅決守牢水安全、水環境安全、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底線,因地制宜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資訊化同步發展。
二是以交通互聯互通為抓手,建設武鄂黃黃國際綜合交通樞紐重要節點。按照“西融武漢鄂州、北接花湖機場、東連黃岡九江”的思路,加快花湖機場高速二期、武陽高速黃石段、武漢新城至黃石新港快速路等重點項目建設,積極爭取過境黃石的東西向福銀高鐵、南北向京九高鐵兩條時速350公里高鐵線路納入上位規劃,爭取武漢至鄂州花湖機場、黃石市域(郊)鐵路延伸到大冶北站和黃石新港,全方位打通黃石與武漢新城、花湖機場交通通道。
三是以産業轉型升級為抓手,著力構建現代産業體系。對標全省“三高地、兩基地”,對接配套武漢“光芯屏端網”萬億産業集群,持續推進傳統優勢産業技改升級,提升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能級,集中力量打造1個兩千億級新材料産業集群,電子資訊、新能源和智慧網聯汽車、臨空經濟3個千億級産業集群。
四是以“共同締造”為抓手,持續提升城市功能品質。運用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理念和方法,以城市更新行動、建設完整社區為抓手,結合黃石歷史底蘊、文化積澱、城市基因,統籌推進老城提質升級和新區高標準建設,打造具有黃石特色的宜居、韌性、智慧城市。
五是以深化改革開放為抓手,打造武漢都市圈東向開放橋頭堡。在對外開放方面,一手抓水港,充分發揮黃石新港通江達海優勢,強化長江中游水鐵聯運樞紐功能,打造長江水鐵聯運的重要節點;一手抓空港,依託花湖機場,突破性發展臨空經濟。在深化改革方面,堅持守正創新,大膽學習、借鑒先進地區行之有效的成熟經驗、做法模式,以控製成本為核心優化營商環境,全面激發高品質發展活力。
六是以農業農村現代化為抓手,紮實推進共同富裕。圍繞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目標,把守底線和促發展結合起來,大力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著力在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上破題,進一步抬高發展底板,推動共同富裕取得實質性進展。
提振精神、拼搏進取,全面凝聚打造武漢都市圈重要增長極的磅薄力量
持續營造幹事創業的良好環境,為打造武漢都市圈重要增長極提供堅強保障。
一是堅持政治引領。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推動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不折不扣落到實處。
二是發揚“四敢”精神。深入挖掘黃石工業文化中敢為人先、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等精神內核,鼓勵基層大膽改革創新,實事求是創造性抓落實。
三是樹立鮮明導向。堅持在發展一線、基層一線、艱苦一線培養選拔幹部,著力打通幹部能上能下通道。嚴格落實“三個區分開來”,做實盡職免責、容錯糾錯等機制,切實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在全市形成“以實績論英雄”的鮮明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