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句半、漁鼓調、採蓮船……“三八節”前夕,鄂州市華容區段店鎮孔關村黨群服務中心廣場,數十位村民志願者本色出演,為百餘位鄉親送上了一場精彩的文娛大餐。

近年來,省社科聯雙創文化基金會變“送文化”為“種文化”,面向社會選聘3至4位志願者,長年紮根孔關村服務鄉風文明建設,帶動越來越多村民開展文化活動。繼2019年獲全市“紅旗示範村”後,該村去年又獲“全省百佳村民委員會”稱號。而在5年前,這裡還是全區考核墊底的“軟弱渙散村”。鄉風蝶變何以發生?近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前往孔關村蹲點調研。

從圍桌打牌轉向登臺表演

孔關村有13個自然灣,728戶、2300多人,年輕人外出打工較多,留家的大多是一老一小。

首批志願服務小分隊進駐孔關村後,入戶聊天、幫幹農活、關注健康、逢年過節慰問……白天黑夜,長年累月,他們和村民們打成一片,漸漸贏得了信任,聚攏了民心。

3年前,張友良從樊口中學退休,一得閒就打牌。去年5月,村黨支部聯合志願小分隊為全村當月出生的老人舉行首場“壽星宴”,這讓能歌善舞的張友良坐不住了。

“小分隊辦實事,不搞形式。”她當即響應,成了村裏首位志願者,編、排、演、主持等樣樣拿手,忙得不亦樂乎。有了榜樣的示範,當地村民加入小分隊的志願者慢慢增多,74歲的涂春香便是其一。

舞臺上,熊下灣表演隊帶來的《逛新城》清新歡快,涂春香拖著長辮邊唱邊舞,飾演女兒角色活靈活現。“以前我最愛打牌,午飯一過就在牌桌上。這半年多,沒再打過一次牌。”她説,為了辦好文藝活動,老伴兒熊細坤也加入進來,一人編一人演。

與涂春香同歲的胡秀榮已五世同堂,半年前加入志願服務小分隊,開始重拾兒時的文藝愛好,成為演出積極分子。“村裏中老年人以前是圍桌打牌的多,現在是登臺表演的多,全村精氣神回來了!”孔關村黨支部書記何澤連介紹,本土志願者已從起初不足20人擴充到了200余人。

心情開朗了,身體也硬朗了

這200多位村民志願者中,最大的90多歲,最小的2歲多。其中,20多位骨幹分9組進灣入戶,常態化開展文藝活動。

“我們特別關注‘一老一小’的精神需求,帶動更多人走上舞臺展示自己。”志願服務小分隊隊長郭熙林説,現在全村有四大文體中心和兩處戶外廣場,灣灣建立了活動基地,家家都是活動陣地。

唱紅歌、學國學、踐行家風家教、宣講黨的好政策……從一個人到一群人,志願者活動激發出民間活力。在這一過程中,許多村民心情開朗了,身體也硬朗了。

何曉連今年66歲,曾是段店中學校長。原先,他兩次中風,導致手抬不起來。看到村裏變化後,他決定從鎮裏返鄉居住,天天參加志願者活動,現在雙手已能輕鬆舉過頭頂。

鄰里瑣事、婆媳難題等也在氣氛和美、內容健康且持續開展的文藝活動中一一得到化解。熊家下灣鐘紅艮婆婆,老伴去世多年,兒子在外打工,平常與兒媳王三意居家,關係不很融洽。小分隊開設傳統文化課,王三意去聽了幾次後,被孝老愛親的故事觸動。有天晚上她聽完課回家,主動要為婆婆洗腳,從此婆媳關係大轉彎。

5組一對叔侄,侄子建新房,地基高了點,住一旁的叔叔不高興了,認為壓了自家風水,兩家關係惡化。村幹部多次協調不成,派出所多次調解也不成。最後,還是志願者輪番到府,苦口婆心做通雙方工作,侄兒向叔叔道了歉。

“志願服務小分隊不僅改善了黨群關係,而且有助於加強基層治理。”何澤連説,村民們以往對公共事務漠不關心,如今大都主動配合村級日常工作。

去年,全村撂荒地整治達600多畝,在全鎮17個村中是最多的。今年以來,越來越多的鄉賢、村民獻愛心,或捐款、或籌資,贊助支援村裏公益活動。

以文化人,移風易俗不再難

鄉村活力重現,陋習悄然改變。

“攀比心理作祟,以前白喜事鋪張浪費最大,喪事搞成了晚會。”談及村裏曾經的厚葬薄養風,38歲的村民熊海兵深有同感。

他是家中獨子,離婚後獨自帶一兒一女,母親重病臥床10多年。3年前,父親因病突然離世,雖然家庭經濟十分困難,但熊海兵還是咬咬牙,按舊俗抬棺、做法事、辦酒席,總計開銷約7萬元。

去年初,熊海兵母親去世,此時村裏已開始倡導厚養薄葬。這一回,他前後花費不到3萬元。

一段時間,孔關村及周邊地區都存在厚葬薄養現象。自2018年接任村支書起,何澤連和班子成員著力改變這一陋習,但“自上而下”推進並不順利。直到鄉風文明志願服務小分隊進駐並逐漸壯大後,厚養薄葬才漸漸成了新風尚。

“小分隊委託德高望重的村民志願者,遇到哪家老人去世,就前去勸導力戒鋪張浪費。”他説,志願者到府將心比心拉家常,村民們更容易接受,從而自發自覺移風易俗。

來自武漢市青山區的幼兒園退休教師劉秀艷剛滿60歲,也是服務小分隊中的成員。“以文化人,關鍵要入心。”她説,我們與村黨支部一起發動村民,每天在一起開展活動,問寒問暖間建立了感情,説話也就有了分量。

2022年,孔關村先後舉辦大小活動近600場,週末公益兒童國學班授課44期,智慧父母課堂18期,夏季每天舉辦小規模家風家教課堂6場。段店鎮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將在全鎮推廣“孔關”模式。

變“送文化”為“種文化”。據介紹,除華容孔關外,省社科聯雙創文化基金會還派聘鄉風文明志願者到我省保康、大冶等地開展試點,都取得明顯進展。

“種”春風

湖北日報評論員 程曼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別要注重提升農民精神風貌。”

這些年,孔關村的精神風貌發生可喜變化。從最初的4名駐村志願者,到逐步發展壯大的200余人的本土志願者隊伍,從通過各類文藝活動激發村民意願,到黨群、幹群聯動擰成一股繩……孔關村的鄉風文明蝶變,貴在因村制宜,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活動,以對準群眾胃口的場景呈現,把文明“種子”種進村民心田。

“送文化”和“種文化”,一字之差。“送”是外在幫扶,“種”是內在驅動,從“送”到“種”,涵養文明新風的路徑、機理提檔升級,鄉村因此補給能量、增添活力,凝聚人心的精神紐帶因此不斷增強,精神文明作為民生幸福的重要內容因此展現新氣象。

有首老歌這樣唱:每個人心裏一畝一畝田,每個人心裏一個一個夢,用它來種什麼,種桃種李種春風。

“種子”種下,精心呵護、綿綿用力,久久為功、成風化人,循序漸進之中,文明的“春風”定能吹遍希望的田野,潤物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