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團風縣淋山河鎮劉坳村,收割後的稻田又吐出綠苗。不過,稻田裏種的不是糧食作物,而是紫雲英。

這意味著,在當地消失幾十年的紫雲英,重新回歸農業肥料的角色。農民稱此舉為“養田”。

部分耕地肥力下降

11月18日,劉坳村種糧大戶張耀華,站在自家流轉的田頭,向南邊畫了一個半圓:“這一片130畝,10月中旬秋收後,我全部撒上了紫雲英草籽,到明年4月它的盛花期,直接翻耕還田做綠肥。”

“草籽種三年,廢田變肥田。”紫雲英又稱紅花草、草籽,在植株腐解時可以大量激發土壤氮素,是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好幫手。年過七旬的張耀華,是種田“老把式”。他回憶説,“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生産隊的冬閒田,每年都種上紫雲英做綠肥,一畝草籽可以養三畝田。後來用上化肥,農戶圖方便,慢慢就不種了。”

由於長期施用化肥,土壤板結,肥力下降。“要想有個好收成,就得不斷追加化肥。”張耀華説,相比10年前,每畝田化肥用量增加20公斤。

團風縣耕肥局局長王紅飛,自1996年起開始從事土壤肥料工作。“久而久之,化肥對土壤的傷害也不小。”他説,農業部門對全縣33個監測點統計分析,發現與上世紀80年代初相比,土壤酸鹼度平均下降了0.8個值,部分耕地由中性變為強酸性,加劇降低肥料的利用率,導致每公斤化肥養分增産糧食下降約2公斤。

23個種糧大戶帶頭“種草”

“讓土壤地力保持更好的持續性,這也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今年起,團風縣實行用地、養地結合,大力發展以紫雲英種植為主的綠肥生産,培育健康土壤,加強耕地保護。縣農業農村局多方籌措資金,對種植綠肥的農戶購買種子全額補貼,機耕機整給予一定補貼,目前已發放資金近200萬元。

“以往每畝田用於底肥的化肥費用是150元,今年種紫雲英每畝翻耕要70元、4斤草籽70元,但種子政府補貼50元,底肥不用施化肥,投資相對減少。”張耀華算了一筆賬。

在23個種糧大戶帶動下,團風縣今年已建成20個集中連片紫雲英百畝示範片,種植面積超過4000畝。

黃岡市農科院專家李興華介紹,綠肥是我國肥料的三駕馬車(化肥、有機肥、綠肥)之一,種植利用綠肥作物是低碳農業的重要環節。將紫雲英翻壓回田後,可為農田提供氮磷鉀素營養8至10公斤,下季作物每畝化肥使用量可減少20%,長期種植紫雲英等綠肥,可提高耕地地力,保障水稻産量和品質。

好田出好糧,好糧賣好價

“就算以後沒有補貼,我也會堅持做下去。”團風縣但店鎮包家畈村種糧大戶包建國説,用紫雲英做綠肥,種出來的水稻品質更好,能賣出好價錢。

2015年,包建國流轉5個村800多畝農田種水稻,每年有幾十萬元收入。今年,縣農業農村局到府推廣綠肥項目,他二話不説,積極響應,拿出300畝冬閒田種植紫雲英。

“我曾吃過虧。”包建國説,2018年,他種植的水稻,在收糧檢測環節,有一批因重金屬超標而被降為飼料糧賤賣,當時分析是某些地塊化肥超標所致,減施化肥成為他首要考慮的事情。

現實讓人反思。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條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

“紫雲英種植重點在養田,也就是生態效益。”對於紫雲英的推廣,王紅飛信心滿滿。他介紹,團風縣爭取到國家化肥減量增效示範區項目,明年還有6000畝補貼資金,可引導更多種糧大戶種植紫雲英,建立紫雲英景觀帶,既“養田”又“養眼”,一舉多得。(湖北日報記者柯利華、通訊員魯娜、陳緒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