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隨州市隨縣澴潭鎮油茶基地建設施工正酣。數十台挖機同步作業,把萬畝山場“拉”成梯田,一眼望不到邊。

隨縣林業局局長江明説,隨縣油茶産業歷經十年破冰突圍,終於迎來“黃金時代”,“3年新栽8萬畝,確保2025年全縣油茶面積突破30萬畝。”

10月11日,全省油茶産業拓面提質增效行動啟動現場會在隨縣舉行,該縣油茶産業發展經驗有望走向全省。

朝陽産業曾經遇冷

“一年種樹、百年受益”,種油茶歷來被稱為“朝陽産業”。然而,在隨縣殷店鎮大東嶺村,流傳這樣一段順口溜:“馬鞍山,油茶園,種了幾十年,不見油茶錢。”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該村種油茶500多畝。“山高路遠,交通不便,幾筐油茶果,不夠加油錢。”村黨支部書記欽傳釗説,收入微薄導致茶園荒廢。

新基地也遇到難題。2016年,隨縣岳雄豐公司流轉山場1.2萬畝,種油茶8000畝。因部分品種不對路,老闆揮淚砍茶樹數百畝,直接損失百餘萬元。公司負責人加玉傑反映:“種油茶,8年才能進入豐産期,每年1畝管理費動輒上千元,持續投入讓人吃不消。”

近十年,隨縣採取“政府引導、公司主戰、市場運作”模式,鼓勵大企業、大資本上山種油茶。連片木本油料基地,每畝補貼不少於500元。政策激勵下,全縣油茶基地達23.5萬畝,躋身全省油茶生産重點縣。幾年下來,油茶規模迅猛擴張,但各種問題日益凸顯,油茶産業裹足不前。

縣林業局調研走訪,歸結出四大突出問題:品種選擇不對路,只見長樹少見果;管理技術跟不上,油茶産量難保障;油茶貸款抵押難,資金投入難持續;收了果子找買家,市場行情不穩定。

“五大行動”密集落地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要全力抓好糧食生産和重要農産品供給,大力實施大豆和油料産能提升工程。油茶産業發展再次得到國家重視。

隨縣把油茶産業列入“強縣工程”戰略支撐項目,政府統籌“點石成金”,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推動油茶産業突圍。

今年8月,一場油茶産業座談會在隨縣召開,多方訴求形成共識:油茶産業具有“投資大、見效慢、管長遠”特點,振興産業不僅需要重點突擊,更需綜合施策。

隨後,隨縣支援油茶産業“五大行動”密集落地:成立油茶産業發展領導小組,組建油茶産業發展服務中心,編制油茶産業發展規劃,出臺支援油茶産業發展若干措施,建立油茶産業發展協會。

“支援油茶産業發展若干措施最為引人關注。”林業局幹部柳富奎介紹,12條細則,條條包含“真金白銀”,對畝産千斤的油茶基地,最高獎勵20萬元;對建成省級以上産業示範園、油茶公園、油茶小鎮的單位,最高獎勵100萬元。系列舉措切實解決用地、資金、種苗、管理、加工等現實問題。

茶企、茶農熱情高漲。慧勤生態農業調整經營結構,配套建設2.5萬頭的生豬養殖場,種養互補緩解資金壓力;耀鑫農業科技建起泵站、水池、管網,完善設施提高茶園禦險能力;大東嶺村籌資百萬元改造老基地,老茶樹結出纍纍果實。欽傳釗感嘆:“油茶産業的春天來啦!”

今年,隨縣油茶豐産示範園6年樹苗畝産青果800斤,畝均收益1600元,引領全縣油茶開啟“黃金時代”。

開髮油茶系列産品

十年耕耘。隨縣20多萬畝油茶將陸續進入初産期、豐産期、盛産期。

座座茶園,綠色“大油庫”,如何實現多方共贏?該縣通過“企業+基地+農戶”模式吸引農戶參與。

國家油茶科學中心、中國林科院、亞熱帶林業實驗中心、湖北省林科院等4家科研機構,在隨縣設立油茶科研基地,開展種植技術試驗推廣。

湖北現代農業有限公司瞄準茶籽精煉工藝持續攻關,開發出茶油、茶粕、皂素、護膚品、有機肥等30多個油茶系列産品,對油茶資源“吃幹榨盡”。

澴潭鎮對接鄉村振興、全域旅遊大棋局,打造出4萬畝油茶示範帶,13.5公里産業線一線串珠。

今年,隨縣可産油茶青果1.6萬噸、茶籽4000噸,可加工茶油1000噸,總産值2.2億元。

秋意漸濃,隨縣漫山油茶再現“花果同期、抱子懷胎”景觀。(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彭小萍、劉鈺楊、通訊員江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