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寧波鋼鐵與中冶南方聯合舉辦“智慧高爐”成果發佈會。在發佈會上,隨著電子大屏上手印按鈕的開啟,以寧波鋼鐵依託中冶南方“智慧高爐解決方案”,為高爐生産搭建整套可視化系統框架,由“經驗煉鐵”變“智慧煉鐵”的智慧化成果宣告發佈。

寧波鋼鐵·中冶南方“智慧高爐”成果發佈

“智慧高爐”賦能寧鋼高“智”量生産

發佈會當日,走進寧波鋼鐵智慧高爐集控中心,大電子螢幕上顯示的1號、2號高爐的産量、利用系數、焦比、煤比、燃料比等數據一目了然。

“螢幕上的三維可視化平臺,能夠動態展示爐內氣流、爐料、爐型、爐熱、安全形態等的演變,通過對生産數據進行治理、感知與分析,實現對高爐生産狀態的全面監測,為高爐生産、操作、決策提供了‘智慧眼睛’‘智慧手腳’‘智慧大腦’,讓高爐看不見、摸不著的‘黑箱’生産透明化。”中冶南方智慧製造事業部副總經理祝兵權介紹説。

寧鋼智慧高爐集控中心

相比多依賴於操作人員的經驗、爐內生産密閉不可見的傳統高爐生産,智慧高爐是以智慧感知為核心,通過智慧高爐解決方案從智慧裝備、智慧生産兩個層面為高爐生産搭建智慧高爐框架,利用機器視覺等智慧化技術,為高爐生産提供“智慧眼睛”;利用機器人等智慧裝備,為高爐生産提供“智慧手腳”;利用智慧評估和診斷技術,為高爐操作提供“智慧大腦”。

中冶南方煉鐵分公司總經理秦涔介紹,智慧高爐解決方案不僅能為高爐裝上“智慧大腦”,還能通過工藝模型建模和知識庫系統的應用,建立合理化的標準體系、通用性的生産操作指導專家規則庫,結合高爐的生産特點,打造專屬解決方案,為爐況操作者提供當前生産狀況與歷史同類型原料、生産參數下的對比,解決高爐操作經驗模糊化、非定量化、不斷變化等問題。

在寧鋼智慧高爐智慧化建設中,中冶南方以高爐集控中心為載體,在大數據採集的基礎上利用機器學習演算法,結合專家規則庫,對高爐生産數據進行離線和實時兩個維度的分析,並根據高爐不同生産狀況的特點,提供大數據雲端伴侶服務,優化指導高爐生産的全面監視、評估、診斷及操作,為一代爐齡的穩定、低耗、長壽生産保駕護航。

“智慧高爐可以通過及時推演高爐生産、操作數據的長期量變過程,對生産數據和操作參數進行深度挖掘,找出爐況演變與操作調劑的關聯關係,持續優化專家知識庫的診斷規則,為操作者提供當前生産狀況的預警和策略建議,將過去的‘經驗煉鐵’轉變為‘智慧煉鐵’。”寧波鋼鐵煉鐵廠廠長何遵義介紹,寧鋼2號高爐投運以來,鐵水成本競爭力躋身行業前列、工序能耗創行業標桿,直接降低燃料消耗和CO2排放,真正實現智慧製造賦能寧鋼高爐生産。

務實研發“五年磨一劍”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作為智慧高爐解決方案的“設計者”,在鋼鐵工業智慧化發展的大勢之下,中冶南方並沒有好高騖遠急於求成,而是俯下身去穩紮穩打,歷經5年研發推出“智慧高爐”這一成果。中冶南方副總工程師葉理德回憶,為了打造具有實際效能的“智慧高爐”,研發團隊始終秉持清晰的設計目標,堅持走務實的技術路線,發揚敢打硬仗、追求完美的研發精神,對外聯合生産廠礦、高校和科研院所,形成産學研緊密合作的良好科研氛圍,對內整合資源集中智慧製造事業部、煉鐵分公司、技術研究院的核心力量組建研發團隊,戮力同心、攻堅克難,“五年磨一劍”最終獲得用戶滿意的體驗效果。

中冶南方“智慧高爐解決方案”研發團隊

為追趕技術創新的腳步,智慧高爐的工序智慧化研發歷經了三次迭代。在工藝模型建模和專家規則的制定上,研發人員並不滿足於單一模型的現狀,深挖模型的關聯性,從關注爐況整體變化的層面與高爐生産結合進行反覆測試、優化。

“外部團隊幾乎不敢接手三維可視化數字高爐建設,我們卻主動請纓,利用公司在軟體開發上的技術優勢,邊學習邊設計,採用全數據展示爐內動態,成功研發具有實用價值的三維數字孿生高爐。”中冶南方智慧高爐設計經理歐燕説。

在一次又一次“啃硬骨頭”的技術攻關背後,凝聚的是團隊的向心力和戰鬥力,日夜鏖戰是他們的工作常態。在研發過程中為了某個技術難點,團隊成員常常討論至淩晨;有剛剛胃部手術出院就奔赴項目現場的,每天要多次上下爬40米高爐平臺調試爐頂智慧裝備,也有腳骨折依然堅守在賓館裏遠端調試的。

歐燕介紹,在智慧高爐的開發、實施中,中冶南方還十分重視對人才的多層面培養,無論是在工藝模型、智慧演算法、平臺架構上,還是在三維可視化研發中,通過項目帶頭人傳、幫、帶,成立多個技術攻關團隊,為智慧製造事業的發展輸送人才,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核雙翼”驅動工業智慧化飛速發展

隨著資訊技術和人工智慧的日新月異,中冶南方在智慧高爐的推廣應用和迭代升級過程中,不斷完善、蒐集和整理既有高爐改造的數據,利用智慧化和技術手段升級專家規則庫系統,實現了高爐生産的全面監視、評估、診斷及操作優化指導。

已投運的寧鋼智慧高爐

與網際網路企業參與鋼鐵工業的智慧化發展不同,中冶南方依託的是六十多年鋼鐵工程技術實踐的深厚底蘊,其關鍵是立足於對工藝技術的透徹理解,緊緊圍繞鋼鐵生産工藝過程開展智慧化技術研發。

“而在智慧製造事業的發展和佈局上,我們一直以中冶南方《智慧製造白皮書》為指導,以數據為核心,利用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和工業網際網路等新技術賦能鋼鐵、能源環保、城市建設三個主要業務版塊。”中冶南方專務總工程師、國家勘察設計大師潘國友介紹,從企業管理入手,提升物流、人流和資訊流的高效管理;通過數字技術、專家規則系統,實現工業智慧化,讓生産流程特別是危險工作環境下少人化,甚至無人化。

潘國友表示,未來,中冶南方將繼續秉持清晰務實的智慧製造技術發展方向和研發目標,堅持與技術工藝相結合,以打造智慧工序為核心,向下實現産線高度自動化、向上助力鋼企管控智慧化的“一核雙翼”智慧製造理念,做行業領先的智慧製造系統整合商、智慧製造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自動化智慧化升級服務提供商,以科技創新驅動工業智慧化飛速發展。

截至目前,除寧鋼智慧高爐外,中冶南方智慧高爐解決方案還將在寶武武鋼、昆鋼、玉溪玉昆鋼鐵高爐等項目中投入運作。而由中冶南方打造的數智孿生料場、智慧煉鐵、煉鋼一體化管控平臺、冷軋數字工廠等系列智慧工序解決方案,也相繼在國內多家鋼鐵企業落地實施,並逐漸形成整合化、規模化,在逐步覆蓋鋼鐵生産全流程過程中起到示範引領效應。

(邱莎 通訊員:馬嵐、羅楊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