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實驗,不斷嘗試,瞄準磷石膏綜合利用的難題,我們一直在努力突破。”9月8日,在湖北三峽實驗室,實驗室主任、武漢工程大學教授池汝安向記者介紹,圍繞磷石膏綜合利用、微電子關鍵化學品、磷基高端化學品、硅係基礎化學品、新能源材料、化工高效裝備與智慧控制六大研究方向,實驗室相關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産業化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正在加緊推進中。
創新嘗試
打開處理磷石膏新視野
“這就是‘磨人’的磷石膏。”在三峽實驗室磷石膏利用研發中心,研究員們在實驗儀器前忙碌,只為尋找這種“灰土”更好的處理方法。
磷石膏為什麼“磨人”?磷作為農業生産當中磷肥的主要成分,直接關係到農作物的産量與品質,而磷石膏就是製備磷肥過程中伴生的“副産品”。池汝安介紹,磷酸是生産高濃度複合肥的原料之一,每生産1噸磷酸,就要産生4.5噸至5噸磷石膏。目前,湖北省有3億噸磷石膏存量,佔全國堆存量45%以上,每年還將以2000萬噸的速度增長。但是,如此巨量的“廢渣”利用率在40%左右,絕大多數的磷石膏只能採用“堆放”的方式處理,不僅佔用土地,處理不當還會污染土壤和水系,為生態環境和可持續發展帶來巨大壓力。
處理磷石膏有哪些路子?三峽實驗室研究員江山竹介紹,“水洗礦化”技術6月走出實驗室,隨即在廠區上線,最大的特點是“簡單、見效快”。磷石膏經水洗後,礦化回收水洗液中的可溶性磷和氟,再向水洗後的濾渣加入礦化劑,無害化處理後的磷石膏可達到Ⅰ類固體廢物堆存標準,“看似簡單,但團隊花了近3個月攻關,就是為了尋找最合適的方法”。此外,磷石膏綜合利用路徑還包括路基材料、磷石膏改性填充井下採空區等,工業副産石膏還可以廣泛應用於建材和裝飾材料。
擺滿瓶瓶罐罐的實驗室裏,窗邊的一片綠格外引人注目。“我們正在實驗室做一些新的嘗試,比如磷石膏的土壤化改良。”江山竹介紹,種植花生、黑麥草的土壤經過處理,沉澱出了磷石膏中的磷和氟,調節後的pH值達到中性,添加腐殖酸後,土壤變得更加肥沃,更適合植物生長。此外,經過團隊的努力,磷石膏中的硫酸鈣提純後純度接近98%,回收率可達到90%以上。江山竹補充,硫酸鈣就是石膏的主要成分,經過一些處理後可以媲美天然石膏,不僅可以用作基礎建築裝飾材料,高強石膏甚至可以用於列印修復人體骨骼、製作石膏繃帶等。
目前,湖北省磷礦資源保有儲量、年開採量、磷化工産業規模、磷肥産量均居全國首位,磷化工産業涉及磷肥、醫藥、新材料等工農業各領域,其高品質發展未來可期。但長期以來,由於對磷石膏污染環境缺乏正確認識,磷石膏無害化處理量和綜合利用率較低。“磷石膏的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置是一道世界級難題。怎麼能把磷石膏‘吃幹榨凈’,將是三峽實驗室長期的研究重點。”池汝安説。
“硅石直接氯化”
能耗下降三成
除了磷石膏綜合利用,硅係基礎化學品也是三峽實驗室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硅係基礎化學品用途相當廣泛。”在三峽實驗室牽頭單位湖北興發化工集團,池汝安向記者介紹,大到航太領域使用的密封膠,小到日常生活中用到的硅膠碗,硅係基礎化學品無處不在。通常來説,甲基氯硅烷是有機硅製品原料,生成過程中會生成污染大氣的氯甲烷,同時能耗巨大,“生産一噸一般需要一萬多度電”。
武漢工程大學教授呂仁亮是三峽實驗室的“雙聘”教授,他的在研項目“硅石直接氯化和烷基化製備單體硅烷技術研發”就是用於解決“污染大”“能耗高”的難題。呂仁亮表示,這項在研技術,可以通過催化劑,直接將沙子這類含硅的原料轉化為有機硅,“通過探索新的技術路徑,我們可以用二氧化硅、硅酸鹽替換甲基氯硅烷作為原料,跳過能耗高、污染大的部分,這樣一來,製備路線短、溫度低、廢棄物少,能耗只有原來的70%,更加綠色環保。”
“綠色是底色。”池汝安説,三峽實驗室聚焦綠色化工領域,不僅立足現代化工,聚力解決世界級難題,還面向國家和企業需求,促進新技術研發及産業化,推動湖北省現代化工萬億産業集群發展,提高我國現代化工産業核心競爭力。
據了解,三峽實驗室牽頭單位興發集團預算8.7億元啟動實施産業化等四大類項目,其中億元以上特大項目1項,1000萬元以上重大項目16項。今年上半年,實驗室發表科研論文40篇,其中SCI論文34篇,中文核心論文6篇,科學出版社出版《磷石膏》專著1部;申請的科技部關於《磷資源開發》和《磷石膏利用》2個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立項,申請發明專利17件,力爭在3年建設期內,實現服務化工産業新增産值1000億元。
未來3年,實驗室將突破微電子關鍵化學品、磷基高端化學品和新能源材料的關鍵核心技術,打造領先的硅係基礎化學品生産技術,延長和深化産業鏈;強化産業的綠色化工過程,實現磷石膏綜合利用的重大突破;構建上述領域化工設備與智慧控制的整合體系,打造高品質發展的化工産業集群;建成集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産業化關鍵核心技術研究為一體的創新高地,優秀化工人才的匯集基地,為全球重要精細化工中心提供技術支撐。(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田佩雯、通訊員陳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