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天色未亮,隨州高新區淅河鎮光化村辣椒基地裏,50余名採椒人忙碌不停,他們要趕在日上三竿前完成當天的採摘任務。
“一天能採近萬斤,裝箱後將直接送到10公里外的品源(隨州)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生産線,製成香菇鮮椒辣醬。”光化村村主任李朝陽説。
看著村民們熱火朝天地採摘、裝箱、稱重、搬運,李朝陽感慨又激動:“沒想到‘小辣椒’成了我們村集體發展成功的第一項産業,去年這裡都還是荒地!”
曾經,光化村是周邊聞名的集體經濟“空殼村”,僅有國家政策幫扶光伏發電這一項“支柱産業”,每年村集體靠此收入五六萬元,經常入不敷出。
去年7月,隨州市人大常委會等單位對口光化村,開展鄉村振興幫扶工作,並選派市人大常委會信訪室主任邱學志擔任駐村第一書記。
鄉村振興不僅要靠政策“輸血”,更要“造血”“活血”。怎樣增強光化村可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
機關駐村包保組在調研中了解到,光化村靠近城區、地理位置優越,發展前景廣闊,但2014年某農業企業流轉村裏280畝土地先後種植核桃、桃樹,因氣候、經營不善等原因導致土地大面積荒廢。
隨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夏衛東了解到,品源公司欲擴大産能,有意在隨州本地新建原料辣椒種植基地。他積極牽線搭橋,多次與品源公司負責人溝通,希望其將辣椒基地落戶光化村。在市人大常委會指導下,機關駐村包保組與村“兩委”加強與原農業企業對接收回荒廢土地,並積極向品源公司爭取項目建設。
去年10月,品源公司與光化村簽訂“訂單農業”合作協議,在該村建設130畝辣椒標準化原材料生産基地,由品源公司免費提供種苗、技術指導與品控,待辣椒成熟後以高於市場價20%進行收購。
“村集體只用出土地和人力,前期投入成本大幅降低,辣椒種苗、技術等都得到保障。同時,公司兜底採購,解決了農産品種植中銷售難這一最大的風險。”淅河鎮司法所所長、光化村黨支部書記孫建軍説。
今年春季,翻整一新的土地全部種上品源公司與湖北省農科院共同研發的“鄂椒帥亮一號”辣椒。如今,辣椒基地已實現營收81萬餘元,預計全年可達120萬元,村集體經濟將創收50余萬元。
“還將根據需求進一步擴大辣椒種植規模,大力發展‘訂單農業’,爭取打造大蒜、生薑等種植基地。”隨州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謝軍説。
通過産業帶動,附近60余名脫貧戶、邊緣戶等通過務工、流轉土地等,每人每年預計可增收1.2萬元左右。
隨州市人大常委會秘書長王定志介紹,市人大常委會將結合走訪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指導機關駐村包保組與品源公司一起,積極探索“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原産地經營模式,共同推動産業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村民致富。(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王婧、通訊員李曉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