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權共擔,利益共用。”5月10日,武漢市與仙桃市簽署《通順河流域跨市斷面水質考核生態補償協議》(以下簡稱《協議》),標誌著這條江漢平原重要河流水生態保護治理邁上新臺階。

通順河全長195公里。通順河起于潛江市,經仙桃市順流而下,在武漢經開區境內經黃陵磯閘匯入長江。其中武漢段河道長68公里。

按照“誰超標、誰賠付,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協議》約定,通順河上游來水水質達到或優於目標要求,下游地區向上游地區提供資金獎勵;來水水質劣于目標要求,上游地區向下游地區提供污染補償。雙方約定將通順河流域由仙桃進入武漢境內3個斷面的監測數據作為考核依據。

《協議》約定水質類別考核目標為Ⅳ類,主要污染物因子包括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等3項,以Ⅳ類水質對應的濃度參數進行考核,每月考核1次。年度獎懲金額為每月預核算補償金額累計值,下一年度元月對上一年度的全年補償資金進行核算、結算、撥付。每年合計補償金額上限為1000萬元。生態補償資金將專款專用於通順河流域範圍內水污染防治,促進流域水質持續改善。

2018年,省財政廳、省環保廳、省發改委、省水利廳聯合印發《關於建立省內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機制的實施意見》,鼓勵通過自主協商,上下游簽訂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協議,為推動兩市相關協議簽署提供了政策支援。

“這是武漢城市圈同城化在生態領域的重要動作。”湖北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李國斌認為,武漢仙桃兩市簽署跨市河流橫向生態補償協議,對於落實生態保護權責、調動各方參與生態保護積極性將發揮重要機制保障,將加快構建跨界水體共建、共管、共治的流域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