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河鎮一角。 (受訪者提供)

有的精織“一塊布”,出口占全國市場份額30%以上;有的形成女褲生産一條龍,每年産出女褲上億條;有的做大“一條魚”,黃鱔價格成為全國風向標;有的立足“水”優勢,盤活特色水産……在仙桃,一批産業特而強、形態小而美的特色小鎮,以“特”立鎮,蓬勃生長。

這些特色小鎮“特”在何處?因何而“特”?請跟隨記者一探究竟。

彭場鎮 :“一塊布”出口占全國30%以上

4月14日,仙桃市彭場鎮,寬闊的仙彭大道,串起一家家非織造布工廠。

彭場因“一塊布”成名。“口罩”“防護服”“手術衣”“熔噴布”……這座小鎮産出的非織造布製品,遠銷海內外。

36年“織”就中國非織造布名鎮

譽誠公司新廠房,車間清新明亮,生産緊張忙碌,一件件藍白相間的醫用防護服從這裡發往全球。譽誠是2020年仙桃抗疫保供的“主力軍”,為全省提供超過40萬件“戰袍”。

從一個小作坊到擁有60000平方米車間、400余員工的企業,譽誠20年的成長歷程,成就一段傳奇。

“我只是産業發展大潮中的一朵浪花。”公司總經理周利榮説。

彭場非織造布産業,是從“一個意外的外貿訂單”做起來的。

1986年,原彭場國營校辦編織廠,偶然得到沿海地區外貿公司的一批訂單,用非織造布製作便攜袋。順利交貨後,外貿公司的訂單越來越多,這門“好生意”便在彭場的企業間流傳開來。

36年精織“一塊布”,彭場鎮演繹出非織造布産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輝煌歷史。

全鎮非織造布企業增至638家,其中規上企業92家,年産各類非織造布27萬噸,加工各類非織造布製品56萬噸,佔全國總産量的10.2%、出口總額的31.4%,成為全國非織造布産業鏈條最完善、出口量最大的生産基地,産品涉及32大類、130多個品種,遠銷美國、歐盟等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

“中國非織造布製品名鎮”“中國非織造布特色小鎮”的美譽也隨之而來。

小鎮擁抱六大“國字號”工程

在正欣不織布製品有限公司,5億元的技改擴規新項目已“滿格”生産,今年前兩個月産值同比增長167%。

“技改催生發展新動能。”公司總經理楊明説。

經歷過戰疫保供“井噴式”增長,如何才能保持競爭優勢?彭場加速推動不織布“産能升級、結構升級、品牌升級”。

延鏈補鏈強鏈環環相扣。總投入10億元的德盈公司建成2.1萬平方米生産車間,一批世界級手術鋪單和醫用護理墊生産線即將從租賃廠房“喬遷新居”,量産達産;投資8億元的恒天嘉華二期項目已完成凈化車間等工程建設任務,用於生産尿不濕等高端非織造布及其製品的生産線即將進廠安裝。

仙桃依託彭場非織造布特色小鎮,建設14.7平方公里的非織造布産業園區,加快國家級“四基地兩中心”建設。目前,中國非織造布製品生産基地、中國非織造材料供應基地、國家非織造布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已獲批;國家防護應急物資儲備基地投入使用,國家非織造産品品質監督檢驗中心(湖北)試運作,國家非織造布技術創新中心7月底前全面完成建設。

隨著“國”字號工程的投入使用,這塊布將越織越精;而這塊布帶給小鎮居民的幸福感也與日俱增。

“路變寬了,購物中心變多了,街道建設更整齊,鄉親們生活得有滋有味。”大學生劉欣怡欣喜于家鄉小鎮的變化。

毛嘴鎮:“女褲之都”年産值突破70億元

無人機鏡頭裏的毛嘴鎮服裝産業園,千絲佳人、涵尚伊炫、媛婭服飾等一棟棟標準化服裝廠房拔地而起,延續數公里,頗為壯觀。

242家服裝企業紮根小鎮,吸納産業工人3萬多名;年産女褲1.1億條、産值突破70億元。這裡,便是“中國女褲之都”毛嘴鎮。

“一年買車、兩年買房”

4月15日,俏琴雨花服飾有限公司女褲生産線上,縫紉機“嗒嗒”聲此起彼伏。走進打包車間,工人快速熨燙、折疊、包裝成品女褲,廠區內緊張忙碌。

俏琴雨花服飾年産值過億元。“公司主打高端女褲,主要通過網路平臺接單,每天可生産女褲3000多條。”總經理周峰説。

目前,像俏琴雨花這樣的服裝企業,毛嘴鎮服裝産業園共有242家,吸納産業工人3萬多名。

“兩口子上班,一年買車,兩年買房。”毛嘴服裝産業園的崛起,不僅帶回了1萬多名裁縫,更帶火了這座小鎮。

“回來工作後,工資沒少,離家也更近了。最重要的是能抽出更多時間陪伴孩子成長,這一直是我這些年最大的心願!”

今年35歲的秦衛霞是毛嘴本地人,曾經和丈夫一起在外地服裝廠打工,孩子只能交由父母照顧。如今已回毛嘴工作6年,還在仙桃城區購了房,小兩口很滿足。

眼下,服裝産業園發展空間打得更開了。上月,仙西服裝産業集聚區14個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16億元,項目主戰場在毛嘴,部分項目分佈在周邊鄭場、三伏潭等地,涵蓋紡織、物流、基礎設施等配套産業。

“借助産業集聚區,毛嘴女褲能走得更遠。”毛嘴鎮黨委書記劉濤勇介紹,目前園區內共有97家布匹、57家服飾配件、6家智慧縫紉設備等配套企業,是毛嘴女褲構建完整産業鏈條的關鍵。

褲子“觸網”直播帶貨

湖北媛婭服飾有限公司是去年投産的高端服裝製造企業。“特別看好毛嘴女褲市場。公司將研發設計、生産和銷售全部設在這裡。”總經理向金文介紹,公司擁有一支7人核心設計團隊,建設有網路電商展銷中心,急需向大型平臺借“東風”。

從業多年,向金文感到服裝産銷流程越來越快,直播帶貨已成服裝企業的“標配”。

網上賣貨,在服裝産業園並不是新鮮事。早在4年前,湖北卓然麗影服飾有限公司組建30多人的電商團隊,線上銷售額近5000萬元;涵尚伊炫老闆丁輝從2020年初試水直播帶貨,線上銷售已佔全部銷售額30%……

發展電商不僅給企業帶來了實打實的銷售業績,更有産業集群的品牌效益增長。每年,毛嘴鎮政府都主動對接,先後舉辦了“源頭好貨、毛嘴女褲”淘寶直播帶貨,邀請拼多多公司工作人員現場授課等方式,與各大電商平臺尋求合作,打響毛嘴女褲品牌。

當前,毛嘴鎮服裝産業園已有76家服裝企業發力線上銷售,搭建工廠直播間,入駐淘寶、拼多多、抖音、快手等平臺。滑鼠一點、手機一架,讓毛嘴女褲直達全國各地顧客手中。

張溝鎮:黃鱔價格影響全國市場

4月15日,春雨淅淅瀝瀝,張溝鎮先鋒村一方魚塘內,黃鱔養殖戶陳利娥撐起漁船,穿梭忙碌在一個個深綠色的網箱間。“去年養殖效益還可以,今年準備擴大規模,要趕在投苗前更換新網箱。”

先鋒村是全國網箱養鱔第一村,在這裡家家挂網、戶戶養鱔。還過一個月,黃鱔養殖就迎來新一輪投苗期,鱔農們搶抓時節,清理魚塘,打樁挂網,準備投下新一年的希望。

全鎮70%農業人口在黃鱔産業鏈

張溝鎮的黃鱔養殖始於先鋒村。上世紀90年代,時任村黨支部書記陳江啟帶領鄉親們“稻田埋網”養鱔,又探索出“網箱養鱔”模式。“第一村”催生出“第一鎮”,一時“家家養鱔 戶戶賺錢”在張溝鎮蔚然成風。

經過30多年發展,全鎮養殖面積達到5萬畝,産值30億元,鎮裏70%的農業人口在黃鱔産業鏈上。

先鋒村培育出全國最大的黃鱔專業貿易市場,年交易額超過5億元。最高峰,每天有40萬斤仙桃黃鱔從這裡“遊”向全國、全球。

目前張溝黃鱔已初步形成集苗種繁育、生態養殖、交易物流、養殖材料生産、飼料加工、産品開發、文化旅遊于一體的全産業鏈。

從張溝發源、壯大的仙桃黃鱔品牌力、影響力不斷擴大。3月7日,由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和仙桃市發改委共同編制的中價·仙桃黃鱔價格指數正式對外發佈,成為業內黃鱔定價的主要參考基準、黃鱔價格走勢的“風向標”。

打造黃鱔産業第一鎮

允泰坊公司黃鱔加工車間,一派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公司開發的藤椒鱔片、鱔魚絲、鱔魚火鍋等黃鱔系列産品,一經面世,就備受消費者青睞。眼下,允泰坊投資1800萬元,新上黃鱔深加工項目。

仙桃市委提出,建設30公里黃鱔産業示範帶,加快打造百億級産業。張溝再次勇當“先鋒”,打造黃鱔産業第一鎮。

——探索苗種繁育。位於該鎮的忠鱔黃鱔苗種繁育專業合作社,與長江水産研究所李忠博士合作,探索攻克全人工繁育技術,可有效解決苗種短缺“卡脖子”問題。

——延伸産業鏈條。在黃鱔深加工方面,與顧大嫂合作開發仙桃鱔魚粉,允泰坊食品推出藤椒鱔片等休閒食品。鑫農繩網、兆亮生物等一批黃鱔産業關聯企業聚集。

——挖掘黃鱔文化。先鋒村搶抓黃鱔産業示範帶建設機遇,開發挖掘黃鱔文化,建設農事體驗區,籌辦系列節會,創建3A級景區。

郭河鎮:水産養殖六成為名特優産品

4月15日,郭河鎮強農水産加工廠,工人們有條不紊地進行小龍蝦分揀工作。

“進入4月中旬後,每天外銷小龍蝦20萬斤,主要銷往浙江、江蘇、廣東水産品銷售市場,銷路不愁。”公司負責人邵自迪介紹。

強農水産集物流、養殖、加工、銷售于一體,仙桃及周邊地區的水産品通過強農物流,銷往全國各地,還走入德國等海外市場,“農”頭企業與國際市場“接軌”。

2020年以來,強農水産加快設備技改升級和工藝更新,引進液氮速凍技術,新上全自動流水線3條,完成車間改造後年可生産泡藕帶1000萬包,調味小龍蝦500噸。

搬運、裝貨、發貨……在湖北楚漁鑫食品有限公司冷庫外,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看到螢幕上標注著冷庫內溫度為零下18℃。一側,工人正戴著口罩有序裝卸貨物。

楚漁鑫在郭河鎮計劃投資3.5億元,新建2萬噸冷庫、1萬噸水産品加工、6萬噸水産添加飼料生産項目,打造萬畝水産養殖基地。

“預製菜的走紅,切中了消費者對即時性、便利性的需求,目前,我們正準備請專業團隊,研發黃鱔為主的深加工産品……”公司負責人梁治兵説。

黃鱔膨化浮性飼料是湖北嘉康的當家産品。投産6年,嘉康黃鱔飼料一直佔全國銷量的70%,品牌知名度、市場佔有率居全國第一;烏龜、甲魚、黃顙、鱸魚等水産飼料産銷量也在全國名列前茅。

正是有像強農公司、楚漁鑫、嘉康等一批水産龍頭企業的支撐,郭河水産名鎮的名頭更加響亮。水産養殖特色板塊如虎添翼,河蟹、龍蝦、黃鱔、泥鰍等特色水産面積不斷擴大。

目前,郭河水産養殖面積4.5萬畝,名特優蝦蟹混養佔據六成,水産養殖鏈條不斷延長。

以嘉康、山川水産為龍頭的水産飼料産業鏈;以外婆家、赤興為龍頭的水産品深加工産業鏈;以楚漁鑫為龍頭的3萬噸冷凍儲藏産業鏈;以強農為龍頭的水産品運輸銷售産業鏈……構建起一條水産品全産業鏈,擦亮“中國水産名鎮”這一金字招牌。

郭河鎮力爭在3年內,將全鎮水産産業規模由20億元倍增至6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