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指出:“黨的百年奮鬥鍛造了走在時代前列的中國共産黨,形成了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精神譜係,保持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準不斷提高,中國共産黨無愧為偉大光榮正確的黨。”這一重要論述充分説明精神力量在百年黨史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給人以深刻的教育和啟發。
縱觀百年黨史,通過精神作用克服物質條件不足而取得勝利的例子不勝枚舉。在紅軍長征中,英勇的紅軍將士以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創造了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跡,鑄就了偉大的長征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參觀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館時指出:“紅軍將士視死如歸、向死而生、一往無前,靠的是理想信念。為什麼中國革命能成功?奧秘就是革命理想高於天,在最困難的時候堅持下去,這樣才能不斷取得奇跡般的勝利。”革命理想高於天,理想信念之火一經點燃就會産生巨大的精神力量。舉世矚目的抗美援朝戰爭也是以中國人民志願軍的“氣多鋼少”力克美帝國主義的“鋼多氣少”而取得勝利,誕生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們,懷著“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的錚錚誓言,紮根條件艱苦的戈壁荒漠,幹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百年來,這些催人奮進的信仰故事和永不褪色的精神豐碑,不斷激勵著中國共産黨人在一程又一程的新長征路上砥礪前行。
每一代人都要走好屬於自己的長征路。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就是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繼續奮鬥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實現共産主義遠大理想而遠征。要實現共産主義遠大理想,必須同時具備物質財富極大豐富和人民精神境界極大提高兩大條件。共同富裕是物質富裕和精神富足有機統一的共同富裕,即要實現物質和精神雙富裕。
當前要實現物質和精神雙富裕,就要構築精神家園,打造高品質發展的強大精神支柱和動力源泉。精神風貌鐫刻著一個國家的歷史底蘊和文化淵源,是衡量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標,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現如今物質更加富足,精神需要與之匹配。在奮力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新征程中,各種風險、矛盾、挑戰可能會更大,更需要以偉大精神凝聚強勁的發展正能量,助推經濟社會向更高目標邁進。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大會上首次提出了中國共産黨的精神之源——穿越時空、歷久彌新的“偉大建黨精神”。今年國慶節前夕,黨中央發佈了第一批納入中國共産黨人精神譜係的46種偉大精神。這些精神,集中彰顯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長期以來形成的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鬥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歷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傳。精神的力量可以跨越時空,實現代際傳承併發揚光大,因此,要深入發掘46種精神的時代價值,為構築人民群眾的精神家園提供養分。當前,全黨正在進行的強有力的理想信念教育、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正能量的輿論氛圍熏陶等,正是補足精神之鈣、推進高品質發展的有效實踐和重要抓手。
當前要實現物質和精神雙富裕,就要續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篇章,以物質財富進步和偉大事業保障孕育催生偉大精神。物質和精神相互促進,相輔相成、辯證統一,生産力決定生産關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生産發展了,物質豐富了,國家各方面建設就上去了。當今世界格局,説到底就是國家實力的比拼,公平正義是建立在相應的物質基礎上的。對物質財富的追求,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但物質財富的積累是為了滿足精神需要。共産主義社會的特徵之一,是建立在高度發達的社會生産力基礎之上的人民科學文化水準、思想覺悟和道德水準的極大提高。目前,我國經濟尚處在中上等收入國家行列,尚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還需要全面深化改革,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産力,在全面脫貧的基礎上實現共同富裕。還需要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前提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還需要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框架下,實現祖國統一大業……現階段續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篇章,就是努力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物質財富充分涌流,人民生活不斷改善,全社會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的事業,在此基礎上,又為精神世界的富足提供物質前提和根本保障,實現“物質變精神”。
當前要實現物質和精神雙富裕,就要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精神源於信仰,信仰源於理論。“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理論支撐信仰、信仰催生的偉大精神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為物質力量並且超越物質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産黨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對馬克思主義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對歷史規律的深刻把握之上。”一個民族要勇立潮頭,就必須有先進理論指引。一百年來,我們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為革命、建設、改革提供科學指引,推動各項事業不斷前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正是馬克思主義理論激活了中華文明,使其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迸發出強大的精神力量。正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産生的毛澤東思想、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形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使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新時代新征程上,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方能帶領全體人民披荊斬棘,不斷取得新勝利。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穩,一個民族才能在歷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頭。”百年黨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和營養劑,是串連共産黨人精神譜係的紅色紐帶。面向未來,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我們更要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認真學習以黨史為重點的“四史”,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築牢精神之基,在知行合一中踐行初心使命做到“兩個維護”,走好新長征路。
(作者為長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