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鄂州10月12日訊   眼下,位於鄂州葛店的湖北三安光電有限公司正邊生産邊建設,同步推進一、二期廠房建設。自今年4月試産以來,現已達到每月3萬片6英寸外延片的生産能力。

“沒有鄂州方面極優的要素保障,幫助我們解決一個又一個難題,今天的局面是不可想像的。”三安光電總經理呂奇孟説。

今年,是鄂州實施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的收官之年。3年來,該市營商環境持續改善,11項評價指標進入湖北省第一方陣,商事制度改革、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四個一”模式等創新經驗得到國家層面的肯定。

審批服務推行“極簡模式”

“1個地塊5個證,一共75個證,沒想到一天就能拿到手!”在鄂州華容區行政審批局政務服務大廳,湖北省聯投華容投資公司董事長胡黎明接過厚厚一摞證。這意味著湖北省聯投在華容的15個地塊達到開工條件。

一般情況下,項目取得土地《不動産權證》後,還得依次《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設計方案批復》《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四證才能開工。四證一環扣一環,哪個環節遇到問題,就會延遲開工時間。

為此,華容區自然資源和規劃、住建等多個部門聯動,靠前服務,在土地公告期內提前介入開展實質性審查,提前介入權籍調查、設計方案和施工圖審查,將拿地後的有關審批流程調整到拿地前和拿地中,變串聯式審批為依申請並聯審批,並開展容缺辦理,最終實現頒發土地證同時核發“四證”,實現“五證同發”。

拿地即開工,用地零等待。鄂州在審批服務上推行“極簡模式”,工業項目審批時間從30天壓縮至1天、申請材料直降74%,市場主體獲益良多。

湖北鑽馬智控科技有限公司生産基地在廣東東莞,今年計劃落戶鄂州。公司負責人朱德慶介紹,從立項到拿地再到施工,自己預估的流程是4個月。令他意外的是,實際審批時間只用了2天,項目開工時間也因此提前了兩個月。

“對於企業來説,時間就是金錢。高效的審批服務不僅節省了我們在東莞的場地費用,提前開工對於基地建成後的招工節點來説也非常理想。”朱德慶説。

紓困解難釋放企業活力

“以前跑好幾個部門,現在只需進一個網站。”提起鄂州中小企業網上平臺的高效集約服務,葛店開發區泛亞(武漢)食品科技公司綜合管理部經理熊春霞深有感觸。

“離我們最近的公交車是505路,但下車走到公司還要15分鐘。希望在公司門口設停靠點,方便員工通行,便於留住人才。”今年3月,熊春霞在中小企業公共平臺留言。次日,這條需求資訊便同時轉到市交通局和葛店開發區管委會。一個月不到,泛亞(武漢)食品科技公司門口就增設了公交站點。

通過中小企業公共平臺,熊春霞成功申報了技改資金,開展數字化診斷。隨後,她又提交了土地證辦證問題。

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以需求為導向,回應解決企業提出的各類訴求,為中小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整合式服務。“通過市區、部門聯動,加強督查考核,確保企業訴求在5個工作日內得到回應。”鄂州市經信局中小企業發展科科長萬志宇説,平臺運作近一年來,共受理企業各類訴求439件,辦理回復431件,幫助企業爭取貸款1.6億元,解決用工342個。

2020年以來,受疫情影響,鄂州部分中小企業面臨資金流的“中斷點”。為助企度過難關,鄂州市“放水養魚”,推行“免申即享”改革,大力度減稅降費。截至今年9月,改革惠及企業7861余家,政策優惠資金5421萬元。新增減稅降費12.1億元,免征3424家企業社保費用3.8億元,落實疫情階段優惠供電、天然氣、自來水價政策,累計降低企業用能成本7720.62萬元。

當好法治保障的“店小二”

2021年5月初,湖北某生物科技公司汪某將王某訴至鄂州市鄂城區法院,要求王某償還欠款本息315萬餘元。立案庭收到訴狀後,考慮到本案為涉企案件,涉案標的較大,在當場確認汪某確有調解意願的情況下,將該案錄入人民法院調解平臺,並推送至鄂州楚商聯合會企業糾紛調解委員會進行了訴前調解。幾天后,雙方達成調解協議,且申請人不需繳納任何費用,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申請人的訴訟成本。

今年,鄂州市對涉企案件實行快立、快審、快調、快結,平均審理期限同比縮短28天,調解撤訴率高出其他案件7.2個百分點。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案案都是營商環境試金石。”鄂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陳旗介紹,該院堅持嚴寬相濟的原則,對市場主體首次輕微違法經營行為及時糾正免予行政處罰,一般違法行為從輕或減輕行政處罰。

在湖北省,鄂州也是率先出臺《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操作指引》的地市。對凡涉及航空物流、智慧製造、冶煉加工等7大産業及重大項目建設的案件,必須進行經濟影響評估,使司法措施對企業正常生産經營的負面影響降至最低。

上半年,鄂州全市法院對所有審理、執行的涉企案件均實行了經濟影響評估,其中46件案件經評估後調整了司法措施,未出現一起因司法措施不當嚴重影響企業正常生産經營的事件。

好的營商環境才能促進企業發展。數據顯示,2021年以來,鄂州市新登記市場主體 11152戶,同比增長 23.61%。市場主體總量達到 12.343萬戶,同比增長 10.25%

(劉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