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看演出、聽講去!”一聲招呼,八方回應。

8月25日上午,“深入學講話奮進建支點”——燕窩灣村“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宣講活動,在茶梅小鎮幾棵大香樟樹下“開鑼”。

臺上,繡扇舞起來,秧歌扭起來,《老兩口謝黨恩》《七一講話指航向》等文藝節目精彩上演。

台下,村民們三五成群、男女老少陸續聚攏過來,圍坐觀聽。

緊接著,臺上的駐村第一書記、台下的脫貧戶和返鄉就業青年搶著話筒發言,談學習心得,話鄉村變化,叫好聲、笑聲、掌聲,聲聲入耳。

一個多小時,10個自導自演的節目和5個人的發言,把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講出來了,大家意猶未盡。

“這樣的宣講,基層群眾才能攏得來、坐得住、聽得懂、傳得開”。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李初敏高度評價説,羅田這樣的宣講,是始終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主題主線、是常態化開展的,不是“應景盆景”。

不僅是羅田,在黃岡大地,活躍在紅色場館、項目企業、田間地頭、街巷庭院的大學生、志願者、駐村第一書記、文藝工作者等黨史宣講團,進百家門、説百家話、解百家難、暖百家心,通過小切口講述大主題,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潤物無聲,全市上下從中汲取“幹在實處、加快振興、譜寫新篇”的磅薄力量。

駐村第一書記、支教大學生、鄉村文藝隊……

一支支群眾身邊不走的宣講隊,讓宣講“熱起來”

青山為幕,大地當臺。

“咱葉家圈村翻天覆地的變化,是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年來偉大成就的縮影。正是因為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越性,我們宏泰集團跟村裏‘結了親’,完成灣落整治、産業基地建設等一樁樁大事兒。”湖北省宏泰國資集團駐葉家圈村原扶貧工作隊長彭湘輝娓娓道來。

“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我們脫貧戶不能拉後腿,要想辦法增長收入。”65歲的殘疾村民葉志明講述自己的脫貧故事後表決心。

宣講聲聲入耳,村民們掌聲連連。“臺上都是熟人,講的話我們聽得熨帖。”69歲的村民葉美玲説道。

羅田縣組建以“第一書記”為“領頭羊”、以群眾為主角的百姓宣講隊,用他們在小康路上的追夢歷程和鄉村振興中的所見所感作為宣講的鮮活素材,把黨的創新理論講深講透講活。

在黨史學習教育中,針對“誰來講”的問題,我市因勢利導、因地制宜,除了理論宣講團,還組織大學生、“五老”、鄉賢、志願者、駐村第一書記、文藝工作者、普通群眾參與宣講,打造一支支群眾身邊不走的宣講隊。

“我們的家鄉團風,是大別山革命紅旗28年不倒的重要見證地!”在革命烈士紀念碑下,黃岡師院大學生汪童,講述3個發生在團風的紅色革命小故事。杜皮鄉中小學的留守兒童們聽得入迷,許多學生眼角泛起淚花。

我市在來黃岡“三下鄉”的96所高校712名大學生中,遴選出100名宣講團成員,面向留守兒童、農村黨員、流動黨員等特殊群體,深入開展宣講,消除盲區。

從“你聽我講”變為“大家講”,人人爭當“紅色傳誦人”,鄂東大地處處活躍著“草根”宣講員的身影。

在黃州區,一群見識多、閱歷廣、精力充沛的老幹部、老模範、老教師、老戰士、老專家“五老”人員組成的宣講團,攪動黨史學教活動一池春水。退休教師童蕾結合黨史學習教育,給家長開辦現代家庭教育課堂,深入講解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家庭、家教、家風”的重要論述,使廣大家長明確了教育孩子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重大人生意義。

在黃梅縣,17支紅色文藝宣傳“輕騎兵”、480支文藝巡演小分隊把黨史“文化大餐”送到基層群眾身邊。推出革命歌劇《長留浩氣在人間》、新時代題材京劇《紅旗飄飄》等精品力作,以文藝之美詮釋偉大建黨精神。

在紅安縣,活躍著766名紅色小小講解員,童心童話傳承紅色基因。

在英山縣,溫泉小學的師生們迎來了兩台黨史學習機器人。他們呆萌可愛的形象受到了孩子們的歡迎,能根據指令輕鬆解答黨史知識、播放紅色電影、教唱紅色歌曲等,成為師生們的黨史學習好幫手。

宣講員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一場場鮮活的宣講,讓群眾“攏得來、坐得住,聽得進”,持續掀起黨史學習教育的熱潮。

紅色場館、街巷庭院、高品質發展一線……

一處處流動的課堂和陣地,讓宣講“活”起來

初秋的陳潭秋故居紀念館,人流如織。館外,紅旗招展、人流涌動,宣誓聲鏗鏘有力。館內,一批又一批參觀者在講解員的帶領下,有序瞻仰館內展陳。

紅色場館在哪,黨史學習教育的主陣地就在哪。

全市境內有革命文物遺存792處,星羅密布,成為群眾身邊的“紅色課堂”。

黃梅縣杉木鄉蔣家咀村,是湖北省第一個農民運動組織的誕生地,僅大革命時期全村就有25人英勇犧牲。今年,“湖北農會首創地農民講百年巨變”黨史專題宣講活動走進杉木鄉,參觀農會舊址,瞻仰烈士陵園,觀看百年黨史藏品展,聽新農人講新農村。

群眾在哪,“紅色課堂”就開在哪。

在黃岡城區19路公交車上,經常看到黃州區百姓宣講團成員的微宣講,姑娘們聲情並茂地講述著發生在抗戰時期,犧牲于黃州區堵城鎮33位革命先烈的故事。

“今天,我在這裡分享一下發生在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故事,我是個親歷者,來跟大家講一講當時的戰鬥情節和部分戰鬥英雄的事跡……”夏夜,紅安縣紡織小區,居民們搬來小板凳,在庭院裏圍坐一團,認真聆聽對越自衛反擊戰老兵楊繼安宣講的“特殊”黨課。

武穴市武穴街道下港社區還成立“送學到府”服務小組,為轄區行動不便、年老體弱的群眾送去學習材料,到府一對一宣講。

高品質發展一線在哪,黨史學習教育的陣地就延伸到哪。

“鶯歌燕舞艷陽天,黨的恩情説不完,堅定信念跟黨走,永向前……”5月10日,英山縣孔家坊鄉大廣茶業生産車間裏,該鄉組織文藝志願者精心編排黨史學習教育三句半、英山民歌等文藝節目送到企業生産一線。

黃州區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點四級場所,推動“紅色、青春、巾幗、文藝、五老”五支志願服務隊伍,開展宣講100余場次。

進社區、進垸落、進工廠、進項目,變“固定講臺”為“流動課堂”,變“高大上”為“接地氣”,變“書面語”為“鄉土音”,同時利用各級媒體、村村響喇叭、線上平臺,實現多層次、廣覆蓋的宣講……只要是居民聚集的場所,都成了實景黨課、理論宣講陣地。

對象化、分眾化、互動化……

一場場接地氣的宣講,讓宣講效果“好”起來

“百年老樹連古今,世世代代一條根……”華燈初上,音樂劇《我的鄉村我的親》悠揚的旋律,在黃梅縣黃梅戲大劇院久久回蕩,餘音迴旋不絕。

大型黃梅戲音樂劇《我的鄉村我的親》以新冠肺炎疫情為背景,講述了黃梅縣醫院護士孟小珺在疫情期間與家鄉父老鄉親守望相助、共克時艱的感人故事。

“每一個情節,都曾發生在我們身邊,抗疫鬥爭展現了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效率。何其有幸,生於華夏;奮力拼搏,報效祖國。”小學老師吳小朋看後,情不自禁將他的觀後感配圖發到朋友圈。

市黨教辦宣講工作組組長吳敬秋説,打通基層宣傳思想工作的最後一公里,我市堅持組織面向基層的對象化、分眾化、互動化宣講活動,讓宣講效果“好”起來。

在燕窩灣村“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宣講活動現場,駐村第一書記徐志新的宣講圍繞“感悟家鄉巨變,共話鄉村振興”為主題,與脫貧戶、大學生、村支書互動發言——

“11年前,我回到家鄉,擔任村第一書記,和鄉親們一起,通過村企聯建,發展産業,讓鄉親們入股分紅得股金,流轉土地收租金,務工就業掙薪金,家鄉巨變,村民感觸最深……”徐志新跟鄉親們一起回憶燕窩灣村的滄桑巨變。

脫貧戶羅巧雲接過話茬説:我一家6口,以前是貧困戶,托共産黨的福,燕兒谷旅遊火起來後,我辦起了農家樂,光是賣軟芡粑一年就有2萬多元,現在越幹越有勁。

“燕窩灣村從11年前的軟弱渙散村,到現在全國文明村、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首批國家森林康養基地,在建黨100週年之際,我們還喜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獎牌。這些成績的取得,關鍵得益於黨的堅強領導。”燕窩灣村黨支部書記郭海平説。

徐志新再次接過話茬:“共産黨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為的是讓人民過上好日子。這一塊塊金色獎牌都是黨帶領鄉親們幹出來的,但我們不能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要帶著榮譽去戰鬥,把燕窩灣村打造成大別山鄉村振興的標桿”……

“像是聽故事、拉家常,不知不覺就聽進去了。”燕窩灣村村民楊德懷説,這樣的宣講聽得懂、記得住、有感觸,進一步堅定了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決心。

到什麼山,唱什麼歌,因人而定宣講內容。

大手牽小手,“聲”入童心。7月24日,黃岡師院青年宣講團5位成員,與數十名留守兒童一起,在團風杜皮中心學校舉行“學習七一講話、爭當新時代好少年”主題隊會。

唱響《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觀看“七一”活動青少年代表獻詞視頻、播放團風紅色故事視頻……聆聽、提問、討論、交流……別開生面、活潑生動的隊會宣講,讓學生爭先恐後談體會、説感想。

黃州區李家塆村的“紅色大講堂”評書《黃州英雄》形式鮮活,群眾喜歡聽、記得牢。

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李初敏多次強調,宣講陣地是流動的,但宣講內容“萬講不離其綱,萬講不離黃岡”。必須緊緊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一主題主線開展常態化宣講,促進黨史學習教育宣講工作做深做細。

走新更走心的宣講,才能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

羅田縣聚焦營商環境堵點辦實事,縣稅務局制定185項“全程網上辦”清單,推行“稅務保姆”限時辦結。縣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實現“跑一次”高頻事項272項。

黃梅縣收集“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800多條,組織6300多名縣直機關幹部每人領辦1至2件民生實事,著力解決了一批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市委五屆十三次全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圍繞貫徹落實省委十一屆九次全會精神,推動黃岡高品質發展,明確提出“幹在實處、加快振興、譜寫新篇”的總體要求和一系列具體措施。

真學真做、實幹破題。從黨史中汲取奮進力量!黃岡廣大黨員幹部群眾以思想破冰引領發展突圍,保持“拼、搶、實”的狀態和作風,三戰並舉,在知重負重中奮勇爭先,在攻堅克難中闖出新路,努力交出幹在實處、加快振興、譜寫新篇的精彩答卷,切實扛起為湖北“建成支點”作出更大貢獻的黃岡使命擔當。

【數説黃岡黨史學習教育】

103個縣處級單位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開展專題學習500多次;

組建各類宣講團隊1530支10460人,開展宣講活動9945場,線上線下受眾773.6萬人;

編排紅色劇目27台,製作紅色電影、專題片11部,9部劇目入選湖北省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百部優秀舞臺藝術展演”劇目;

全市有792個紅色革命遺址、23處文博場館;發行本地黨史讀本17部6萬冊;製作完成30部微黨課;市級媒體刊發黨史學習教育宣傳報道3342篇,省級及以上媒體刊發報道539篇(條),其中國家級150篇(條)。

(黃岡日報全媒記者 沈紅星 瞿慧一 通訊員 柳一村 顏紅勝 劉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