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田裏打撈起來的稻穀已發芽


“幾十萬公斤的稻穀,在田裏泡著水爛掉了……”8月25日,回到老家的黃前春看到眼前的一幕,痛心疾首地向極目新聞記者報料稱,其老家下賽湖670畝稻穀成熟後,一個多月都沒有人收割,全泡在水裏爛掉了。記者介入採訪,相關部門卻各有説法。

670畝水稻遭水淹

8月24日,湖北黃石普降暴雨。在美麗的大冶湖畔,狂風夾裹著豆大的雨點,劈裏啪啦地打在身上,讓人感到絲絲涼意。但最讓黃前春心寒的並不是天氣,而是下賽湖那片原本金燦燦的稻田全泡進了水裏。

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原陽新縣太子鎮西山村和韋源口鎮塔時村中間隔著大冶湖,因採礦,這裡被湖北省三大煤炭基地之一的七約山煤礦進行了築堤圍湖,形成了一片低窪區便是現在的下賽湖。1993年,陽新縣將原太子鎮西山村和韋源口鎮塔時村等7個村組建為金海煤炭開發管理區。

下賽湖有1800多畝的面積,經過近40年的耕種,已形成了一片良田。因原來的湖面變成了良田,西山村和塔時村常為地界糾紛發生爭執。2019年底,現金海管理區劃歸到黃石新港(物流)工業園區管轄,而下賽湖也被當地政府收回統一經營。

今年56歲的黃前春1984年考上大學後,便離開了西山村,畢業分配到新疆工作。幾年前,他從新疆回到了老家,在黃石找了一份工作。7月,他回到村裏,看到下賽湖蓮藕長勢喜人,稻田金燦燦的稻穀壓彎了腰,一派田園風光,讓黃前春深感自豪。但是,他卻發現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那些已成熟的稻穀卻遲遲不見有人收割。

眼見近期天天下雨,積水將670畝稻穀漸漸淹沒,讓黃前春心痛不已。

撈起的稻穀已發芽

“從漲水到整個淹沒水稻,前後有半個月的時間。”黃前春告訴極目新聞記者。在黃前春的帶領下,記者趕到西山村下賽湖,除了一些荷田的荷葉和田梗上的雜草,水稻田已是白茫茫的一片水域。

“前幾天稻穀還能露在水面上,這兩天下雨,全淹沒了頂。”在黃前春提供的圖片中,記者看到有部分稻穀成熟後,“彎腰”浸泡到了水中發了芽,但仍有多數的稻穀在水面上。

雖然當天下刮著大風、下著雨,但仍有當地村民自告奮勇下水撈起被浸泡的水稻。村民下到水田中,水已淹至腰部,從打撈起的水稻中上,稻穀確實已發芽。

當地村民告訴記者,管理這片水田的是西山村的6名村民。

“為何稻穀成熟後遲遲不收割?”面對記者的疑問,其中一名管理該水田的黃某拿出“金海管理區基本農田整治工程招標書”介紹,今年3月份,金海管理區公開招標,對下賽湖670畝水稻田進行耕種,他們6人中標後,按合同要求只負責播種,但並不負責收割。黃某稱,該招標工程雖然目前還沒付錢,但早在5月份已通過了驗收。

“收割水稻需要排幹水,但由於水田的水不讓排,所以一直無法收割。”黃某解釋稱,這片水稻在7月20日就可以收割了,沒有收割的原因是環保部門不讓向大冶湖排水,導致這片水田淹水。

排水不及時導致淹水

“收割機不能收割,可以讓老百姓自己來搶收,總比爛在田裏強吧?”這些解釋在黃前春看來,根本就不是理由。

“670畝水稻,至少可收穫25萬公斤以上稻穀。”黃前春算了一筆賬,只要管理得當,水稻畝産可達600公斤左右,最差也能達到350至400公斤左右。一個多月時間遲遲不收割,讓20多萬公斤的水稻白白爛在了田裏。

在黃前春提供的圖片中顯示,8月15日開始,稻田的水已開始淹沒了水稻,只剩一些青苗露出水面。

“下賽湖的經營權,是新港(物流)工業園區港城國有資産經營有限公司。”金海管理區分管農業的黨委委員李繼紅接受極目新聞記者採訪時介紹,因為前期的投入都是港城公司在負責,所以他們無權讓村民自行去收割稻穀。至於由管理區組織進行招標、簽訂合同,也是受該公司的委託。

李繼紅坦稱,由於下賽湖地勢比大冶湖低,排水只能往大冶湖排,雖然環保部門在3月份和7月份制止過,但他們仍在加緊排水。在該管理區提供的電費中,7月份排水電費有1.5萬元。雖然努力在排水,但無奈近幾天黃石降暴雨,導致最終水田被淹水。

“我們還沒有接手下賽湖的經營權,正在與金海管理區洽談中。”記者聯繫港城公司,該公司一夏姓負責人介紹,他們之前確實墊付了一些費用,但並沒有正式接手該湖的經營權。

“不管是什麼原因,不能讓成熟的稻穀眼睜睜爛在田裏。”黃前春嘆息。

(來源: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  記者 梁傳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