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秀麗的四方山

 城林交融,林地遍佈。早春時節,記者行走在茅箭區轄內,綠色滿目,生機盎然。

近幾年來,為讓轄內景色更秀美、城市更宜居,茅箭區林業局始終堅持“外修生態,內修人文”的發展方略,以推進“綠滿十堰”建設和“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工作為抓手,加快城鄉綠化美化步伐,大力推進林業産業發展,強化森林資源保護管理,有序推進林業各項工作,為城市築牢了生態屏障,為市民增添了綠色福祉。 

林業産業

綠色接力 密織綠網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在茅箭區轄內,每一片綠林,每一株秀木,每一處綠景,都是對該區生態文明建設成效的生動詮釋。

2004年,茅箭區全面實施“生態立區”戰略。2013年初,該區拉開助力我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序幕。2014年,該區全面啟動“省級生態區”創建工作;同年底,該區吹響了“綠滿茅箭”行動號角。2016年9月,我市成功創建為“國家森林城市”,其中,茅箭區“創森”5大類40項指標全部完成,另有7個考評點獲得專家組高度評價。2017年,該區圓滿完成年度造林綠化任務,“綠滿茅箭”創建工作目標圓滿完成。

歲月無聲,青山作證。這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綠色接力賽”,唯有“綠色發展”是不變的方向,茅箭區從未停止“增綠添綠”的步伐。

2015年至2017年,該區率先完成省下達的“綠滿荊楚”行動造林計劃任務971畝;完成武當山機場可視範圍內造林綠化和生態修復面積11327畝,客土噴播35萬平方米;完成林業育苗1000畝;完成封山育林近28000畝;完成義務植樹90萬株;完成轄內工業園區裸露山體生態修復14萬平方米,綠化面積約47320平方米。截至目前,該區森林覆蓋率達到83.46%。“綠色家底”更加厚實。 

苗木培育基地一角

 三分種,七分管。為鞏固來之不易的成果,茅箭區制定了《國家森林城市創建成果鞏固工作方案》,以“四大體系”建設為重點,將責任分解落實到鄉鎮、街辦和十個區直部門,持續深化森林城市創建工作。同時,在轄內南部山區深入開展“六邊三化三美”鄉村環境整治活動,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綠地建設和綠化管護,不斷鞏固和擴大生態綠化成果,將生態文明建設引向深處。

一座座青山披綠挂翠,一條條“綠色長廊”縱橫交錯,一片片城市“綠肺”加速擴容,一個個村莊綠色轉身,一群群志願者積極加入植綠愛綠護綠的隊伍中,一張張綠網密密織就,為“魅力茅箭”增色添彩。

鼓足幹勁,再度出發。近日,茅箭區轄內馬賽路、茅塔路沿線因道路改擴建形成的裸露地塊正在加緊綠化和美化。今年是湖北省實施“精準滅荒”戰役的第一年。為貫徹落實全省“精準滅荒”戰略部署,該區計劃對轄內宜林荒山荒地進行實地調查、統一綠化設計,將造林綠化任務落實到山頭地塊和具體責任人,確保實現“精準滅荒”工作目標。其中,生態修復總面積為32.35萬平方米。

 綠色發力 依綠升級

 “山清水秀、綠樹成蔭、美景如畫、四季如春,農耕文化與慢生活現代都市文化相得益彰。”今年3月1日,由中國林學會、光明日報社、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主辦的“2017森林中國·發現森林文化小鎮”評選結果揭曉,茅箭區大川鎮從全國97個參評鄉鎮中脫穎而出,獲評2017年度“森林中國·發現森林文化小鎮”稱號,成為湖北省入選的兩個“森林文化小鎮”之一。

所謂“森林文化小鎮”,是指生態保護完好、人與自然和諧、生態文化濃厚、綠色發展意識強,且林木覆蓋率高、景觀優美、環保宜居、旅遊吸引力大的小鎮。評比則主要是考察申報鄉鎮的自然生態環境和生態文化積澱,考量林木覆蓋率,生産生活綠色環保理念,生態文化遺産保護等指標。按照評比指標,大川鎮以森林覆蓋率92.7%的優勢成功入選。

“綠色”是大川鎮最驕傲的一張“名片”。因為“綠色”,該鎮先後獲得“十堰市旅遊明星鄉鎮”“十堰市新農村建設試點示範鎮”“湖北省旅遊名鎮”“湖北省森林城鎮”等諸多榮譽。

 


茅箭區大川鎮觀花長廊一景

 點綠成金,生態富民。一直以來,大川鎮立足區位優勢和生態優勢,堅持“綠色發展”的理念,注重森林資源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積極凸顯森林文化優勢,以“山水林田”風光為基底,大力發展鄉村遊、休閒遊、養生遊,不僅開發出了“千年古樹群”“千年古村落”“千年古鹽道”三個景區和過風樓、娘娘廟、浪溪寺等人文景觀,更發展帶動轄內一批農家樂和民宿産業,成為十堰市民休閒度假的重要目的地。同時,大川鎮穩步發展千畝獼猴桃基地及花卉苗木基地、林下中藥材基地、高山蔬菜基地等産業,從農家旅遊、綠色經濟中受益,進一步堅定了走“生態綠色開發道路”的信心。

因綠而美、因綠而富。如今的大川鎮,生態環境秀美、人文景觀優美、鄉村風貌整潔、鄉土文化厚重,是一座實至名歸,可憩可遊、美麗宜居的“森林文化小鎮”。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大川鎮的“綠色升級”只是茅箭區創建“省級生態區”的一個縮影。近幾年來,該區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始終堅持“外修生態,內修人文”發展方略,以建設産業先進、人居環境優美、機構制度完善、文化生活豐富的生態文明示範區為指導,堅定不移走“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可持續發展之路,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經過幾年來的不懈努力,去年4月,茅箭區在全市率先成功創建為“省級生態區”。

 

古樹保護

 綠色給力 還綠於民

 生態是出發點,民生是落腳點。

賞花、戲獼猴、品農家菜、住鄉村民宿,追尋紅色歷史文化……每逢天氣晴好或者節假日,不少遊客都會驅車前往茅箭區茅塔鄉村遊玩,盡情享受這裡的自然風光,領略這裡的風土人情。

茅塔鄉東溝村距我市中心城區18公里,因其生態地理區位優勢和豐富的自然資源優勢,一直是茅箭區城郊生態旅遊區重點培育村莊之一。

近幾年來,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及區直各部門的大力支援下,東溝村依託先天的資源優勢,不斷完善轄內各景點配套設施建設、通村公路提檔升級及綠化亮化工程建設,加大生態旅遊産業招商引資力度,先後投資興建了杜鵑嶺、荷塘月色、獼猴園等新景點,共計完成了6.2公里景區道路綠化美化工程,栽植桂花、櫻花、桃花、海棠、梅花等景觀花樹3000余棵,修建觀花長廊1萬平方米,成為名副其實的“車城後花園”。

茅箭區茅塔鄉東溝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一角

 紛至遝來的遊客也帶動了該村農家樂發展和農副産品經營,促進了村集體增收、村民致富,在“變綠水青山為金山銀山”的道路上走在了前列。將美麗資源變成“美麗經濟”,將青山綠水變成“金山銀山”,今年1月19日,東溝村成功捧回“全國生態文化村”這一金字招牌。

不只是東溝村,圍繞生態文明創建工作,茅箭區轄內共有32個行政村成功創建為“省級生態村”,實現了全覆蓋。

根據相關工作安排,該區還將逐步啟動林相改造工程,重點對轄內南部山區公路沿線可視範圍內適宜地段進行新造和補植,形成多林種、多樹種、多色彩、多層次的林相結構,不斷提高森林品質、打造特色景觀,帶動提升南部山區經濟效益。 

十堰城區京東路通道綠化

 成大事者,久久為功。緊握生態文明的“接力棒”,茅箭區將繼續牢固樹立和大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全面推進“生態林業”和“民生林業”發展,為“五個茅箭”建設描繪綠意更濃的生態畫卷。

(記者 劉俊 通訊員 金桂榮 伍雲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