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藍、地綠、水清是鶴峰縣最靚麗的名片,凝聚著鶴峰縣保護生態環境的堅定態度和決心。

近年來,鶴峰縣委、縣政府將生態當成最寶貴的財富,狠抓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機制,統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等各項工作,自上而下形成齊抓生態環境保護的良好格局。全縣生態環境保護治理成效顯著,成功交出了一份優異的生態環境保護答卷。

鶴峰山林間綠草如茵。 (全媒體記者劉心貝本報恩施圖片庫黃澄攝)

打好藍天保衛戰

近日,為有效防治建築施工揚塵,鶴峰縣住建局對城區重點在建工地揚塵污染防治“六個百分之百”工作進行了現場檢查。

2020年,鶴峰縣對全縣46個建築施工揚塵管控項目,開展治理巡查90余次,發現揚塵污染問題60個,均已整改到位;嚴格規範渣土車輛運輸管理,實施資質管理與備案制度,擴大道路機械化清掃和灑水範圍,增加道路沖洗保潔頻次,機掃率達到80%以上。

針對大氣污染問題,積極推進中心城區大氣污染源清單,精細化管理;全面整治燃煤污染,強化工業氣型污染源治理,水泥企業錯峰生産;完成縣城建成區範圍內10家公共機構食堂、49家3個灶頭以上的飲食服務經營場所油煙凈化設施安裝,實施動態更新管理。

開展散煤銷售點專項執法檢查,以劣質散煤零銷售為目標,組織對散煤銷售點開展拉網式執法檢查,持續開展“散亂污”分類整治,建立“散亂污”企業動態管理機制,全面完成整治任務。

劃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加強機動車船污染防治;切實提高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使用比例;推進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區域管理,完成非道路移動機械編碼登記。

加強秸稈露天禁燒監管,強化禁鞭管理,實現全縣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0%以上,全縣9個鄉集鎮規劃區禁鞭全覆蓋。

2020年,全縣環境空氣品質達到優的天數為296天,良好天數為69天,無重污染天氣。

打好碧水保衛戰

近日,鶴峰縣走馬鎮白果村大典河因雨水增多,從上游衝下來不少白色垃圾,白果村河道保潔員孟祥新一大早就帶領清理河道志願服務隊成員打撈河中的白色垃圾,並向隊員講解垃圾分類知識:“這種就是可回收的東西,還有一次性杯子、碗都是要回收的。”

今年58歲的孟祥新負責兩個行政村80多平方公里河段的環境衛生,每月對河道、溝渠定期清理3次。

孟祥新回憶:“以前河裏沒有魚,自從把河道衛生做好,河裏就有魚了。有很多人來這裡休閒、釣魚,也有人願意來發展旅遊,對我們的子孫後代都有好處。”

精準施策,整治小微水體。據了解,近年來,鶴峰縣先後將全縣44條5公里以上河流、1207處小微水體納入河湖長制管理範圍,明確小微水體“一長兩員”人員並向社會公示。

以污染減排與環境擴容為抓手,突出水污染治理、水生態修復、水資源保護,堅持轉型升級與截污納管互動並進、工業企業與城鎮生活協同減排、目標考核與河長治水同向發力,堅持綜合施策,持續改善水生態環境。加大城鎮生活污染源治理,完成縣城區污水處理廠提標升級改造,城區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95%以上。

完成6個“百噸千人”以上供水工程水源地保護區劃定,定期監測、檢測和評估轄區內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供水廠出水飲水安全狀況和用戶水龍頭水質,並按要求公開水質狀況;完成44條河道管理範圍和保護範圍劃界確權;完成20座加油站地下油罐改造、66座水電站生態流量監測設施安裝。

2020年,溇水河茶葉灣斷面、芭蕉河水源地、山崩水源地、紅魚溪水源地所監測項目水質達標率均為100%。

打好凈土保衛戰

2020年,鶴峰縣全面完成全縣耕地土壤環境品質類別劃分及其“一圖件一清單一報告”的編制,並通過部、省、州相關專家評審,形成鶴峰縣耕地土壤環境品質類別劃分“三個一”的成果。

2020年,鶴峰縣在全縣9個鄉鎮開展土壤重金屬污染國控點、省控點布設、標示安裝工作;完成農産品産地重金屬污染定位檢測國控點45個標示點安裝,68個國控、省控監測點土壤採樣和220個農産品樣品採樣、送檢工作;核查農用地土壤詳查點位303個、農産品協同調查點位91個。

“2020年是我縣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大提升的一年,我們在土壤污染詳查、農業污染源普查、省控監測及障礙耕地修複利用等相關工作上都有很大進展。”恩施州生態環境局鶴峰縣分局負責人介紹,目前全縣的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環境及安全都已得到基本的保障和管控。

2020年,全縣廢棄農地膜收集利用率達到83.2%;全縣累計推廣配方施肥面積83.5萬畝、主要農作物測土配方施肥覆蓋率達到96.5%,較2019年實現農藥施用減量5.5噸、化肥施用減量3500噸。

2020年,全縣生態環境品質總體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

一次次實踐、一次次探索、一次次創新、一步步昇華,鶴峰縣生態文明建設一路奮進,生態保護步履鏗鏘,發展底色綠意漸濃。如今的鶴峰,山更綠、水更清、天更藍、人居環境更優美,鶴峰用實際行動交上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綠色答卷”。

全媒體記者 劉心貝 通訊員 謝承柯 黃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