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黃金洞晨曦。 (全媒體記者李維君攝)

2

大坪寨院生態民宿。 (全媒體記者李維君攝)

3

亂石坑變花果山。 (全媒體記者李維君攝)

4

唐崖河清漂護綠。 (全媒體記者李維君攝)

5

水鳥在唐崖河嬉戲。 (本報恩施圖片庫郭志軍攝)

6

大沙壩山水記憶。 (全媒體記者李維君攝)

7

太陽鳥落戶黃金洞。 (全媒體記者李維君攝)

8

霧鎖人頭山。 (全媒體記者白濤攝)

2018年,咸豐縣建成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同年獲得“湖北省森林城市”匾牌。

2019年11月,咸豐縣被生態環境部授予“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榮譽稱號。

過去五年,咸豐生態兩宗“最”——保護力度最大、環境改善最快。污染防治攻堅戰、長江大保護十大標誌性戰役、“四個三重大生態工程”一體推進,中央和省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有力有效,縣城污水管網PPP項目、曲江鎮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設施建設等生態項目加快推進,鄉鎮(區)垃圾和污水處理實現全覆蓋,有機農業、新型工業、全域旅遊、清潔能源等綠色經濟體加快發展,13家煤礦全部關停,新能源利用成新寵,廁所革命、垃圾分類、“三拆三清三建”紮實開展,農村面源污染整治、礦山修復、裸土覆綠成效明顯,全縣森林覆蓋率達68.65%,綠化率達83%,地表水斷面水質和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均為100%,國家、省級生態鄉鎮佔比達72.7%,省級生態村佔比達30.8%。

綠色是咸豐的生態底色,也是最大的生態優勢。咸豐縣始終堅持下好綠色發展理念這步先手棋,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把“綠色咸豐”建設作為落實“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咸豐實施,發展因綠而美、因綠而興。

立足生態優勢和富硒資源,全力打造綠色引擎,培育綠色經濟增長極,助力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按照“全域旅遊、5A咸豐”思路和“世遺唐崖、森林咸豐”形象定位,推進旅遊景觀全域優化、旅遊服務全域配套、旅遊産業全域聯動、旅遊治理全域覆蓋、旅遊紅利全民共用,成功創建1個世界文化遺産、2個國家4A級景區和50多個休閒觀光田園綜合體,獲評“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和“湖北旅遊強縣”殊榮;精心培育茶葉、藤茶、油茶、林果、中藥材和恩施黑豬為主導的特色産業,全縣特色産業基地面積達到110萬畝,“唐崖”農産品公共品牌享譽全國;大力發展硒食品精深加工、生物醫藥、清潔能源、綠色建材等支柱産業,46家市場主體發展中藥材基地14.6萬畝;“鹹頁1井”點火成功,民生能源集團投資14億元的天然氣液化罐裝項目正式簽約,新農佳10萬台套節能灶具和6個光伏項目有序推進。

將生態理念和綠色元素融入城鄉建設總體規劃,以點帶面,梯次推進,重點打造城南青靈山森林公園、城中盧家溝城市公園、城北白岩龍家界後花園,大力實施城區拆墻復綠、空地還綠、幹道植綠工程,進一步拓展了城區生態空間,提高了城區綠化率,使縣城變得更美麗。延伸以縣城為中心的綠色觸角,把暢通城鄉的交通網作為紐帶,著力建設高樂山至忠堡、曲江至坪壩營、唐崖至黃金洞、清坪至小村4條綠色生態走廊,構築線成蔭、帶成廊的綠化美化格局,實現沿線可視範圍內綠樹成蔭、風貌獨特、環境優美。紮實推進農村“改廁所”“整寢廚”“美庭院”“治八亂(亂建房、亂葬墳、亂排放、亂挖山、亂佔耕地、亂採石、亂堆放、亂整酒)”“三拆三清三建”村莊環境整治專項行動,教育引導群眾傳播綠色理念、涵育文明鄉風,202名河(庫)長、32名山長、2128名森林管護員,活躍林間河畔,呵護青山綠水,“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成為現實。

生態文明建設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建設綠色繁榮大生態,咸豐蹄疾步穩,實至名歸。

全媒體記者 李維君 文朝順 通訊員 李華 杜迪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