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侗衣、看侗戲、品硒茶、宿侗寨……”“五一”小長假期間,恩施市芭蕉鄉高拱橋村楓香坡侗族風情寨吸引各地遊客前來,領略侗族風情,感受侗族文化,體驗“洗肺”“富硒養生”的生態之旅。
隨著恩施市“綠色崛起”逐步推進,生態文化、生態文明已成為了恩施發展的“任督二脈”。越來越多的市民認識到,恩施發展的最大優勢在生態、突出矛盾在生態、根本出路仍在生態。
近年來,恩施市緊扣美麗恩施建設的目標,正確處理“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辯證關係,樹牢前衛意識、憂患意識和改革創新意識,堅持科學規劃、應急謀遠,城鄉統籌、穩步推進,全民參與、群策群力的原則,一張藍圖幹到底,堅定戰略定力,不斷將“生態立州”戰略、“雙輪驅動”部署、美麗恩施建設向縱深推進。
科學發展之美、自然生態之美、人居環境之美、人文行為之美、生活幸福之美,美好的生態文化畫卷正在拉開帷幕。
今年4月,在第29個“全國愛國衛生月”之際,恩施市屯堡鄉中心幼兒園舉行了以“愛國衛生,從我做起”為主題的系列活動。通過給孩子們觀看視頻《講衛生》、“除四害、講衛生”圖片展、上一節愛國衛生主題教育課等方式,給他們幼小的思想裏植入生態文化的理念。
“我們要愛護衛生、保護環境,看到垃圾要撿起來丟進垃圾桶。”5歲的楊佳麗小朋友奶聲奶氣的告訴大家她所認為的“生態文明”。
依靠群眾撼山易,脫離群眾搬磚難。生態文化進學校、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進農村,這項龐大的全民工程,在恩施市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和通力協作下,已在全市形成機制,並常態化開展。通過一系列生態文化活動的深入開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知識普及活動,加強社會公德教育,倡導低碳、綠色、文明生産生活方式,推進良好習慣養成,提高群眾生態文明素質。
崇尚自然、善待生命、保護環境、選擇公共交通、節約資源已然成為社會風尚和道德規範,人人自覺投身生態文明建設實踐的社會氛圍正在逐步形成。
3月31日,在恩施市盛家壩鄉二官寨村舊鋪景區,第四屆“生態寶典·人文盛家”鄉村休閒文化旅遊推介活動隆重上演。活動將弘揚優良家風與鄉村旅遊結合起來,讓遊客在欣賞原生態美麗自然風光的同時,感受到當地淳樸的民風和奮發積極的鄉村文化氛圍。
“生態旅遊”是現在最火熱的一塊市場,堅持“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切實增強建設美麗恩施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以對歷史和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把“綠水青山”護得更美,把“金山銀山”做得更大。
“垃圾少了,遊客多了。”4月11日,在恩施市太陽河鄉青樹子村,保潔員向進照講述了近年來的變化,“以前村民沒有講衛生、保護生態環境的習慣,路邊上都處都是垃圾。現在好了,只要清理一下路邊的樹枝樹葉就行了,工作量小多了。”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生態呼吸。生態文明的創建更需要培育生態文化來支撐。
強化生態文化旅遊第一産業,推行“多規合一”,健全旅遊規劃體系,構建“一心三帶六組團”全域旅遊格局。恩施市目標精準,全力打造生態文化旅遊産業集群。
強化旅遊重點項目第一支撐,把項目建設作為推動全域旅遊的重要引擎,科學謀劃項目庫,精準發力;強化示範創建第一載體,注重“以文為魂、以水為脈、以綠為韻、以人為本、以特取勝”,鞏固“六城”同創成果;強化旅遊扶貧第一抓手,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貧困群眾最大限度分享文化旅遊紅利;強化制度創新第一保障,推行“1+4”招商項目服務機制,嚴格落實全域旅遊發展“十條意見”。
“這個迴圈的箭頭表示可回收再用;兩個相對的箭頭表示不可回收再用。所以空瓶子要扔進有迴圈箭頭的垃圾箱裏。記住了嗎?”4月18日,在州城一處公交車站,一位年輕媽媽正指著分類垃圾箱教導身邊的孩子。
4月3日,在州城人民銀行宿舍區,一排橙、綠、藍3色的智慧垃圾分類箱安裝在原來的垃圾池邊,不少小區居民正在駐足研究如何適用這排新“玩意兒”。“我是想將垃圾分類的,現在安裝了這個智慧的垃圾箱真是太好了,我要儘早了解它們的操作方法。”該小區居民王華蓮説,她將積極加入垃圾分類處理的行列中去,尤其是電池、塑膠袋等對環境的危害相當大,一定要妥善處置。
在屯堡鄉水源保護地,自“清網行動”開展以來,截止去年10月,已累計撤出網箱1170口,面積7.5萬平方米,清理庫存魚28.9萬斤,已完成網箱撤出的總面積九成以上;這些數據背後,是廣大網箱養魚戶的理解支援、鼎力配合,他們依靠生態,也知回饋生態。
生態文明建設是功在當代利在韆鞦的偉業。恩施市生態文化作為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創新、制度規約、行為典範和物質文化,並通過教化、規制、示範、樣板等進行生態文化培育,逐步走向法制化、規範化,才能切實創建長效機制,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系統的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物質文化支撐。
幸逢盛世當有為,東風正勁好揚帆。在恩施市生態文明創建的不斷前進中,已然將實踐中形成的生態認知提升為生態文化,通過培育系統的生態文化不斷提升生態文明水準,讓全體市民都成為生態文明的踐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