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潛江4月12日訊 又是一年“食蝦季”。當你大快朵頤時,是否知道每吃掉十隻蝦有三隻是“潛江籍”?近年來,潛江秉承“潛江龍蝦、世界共用”理念,深入實施龍蝦“走出去”戰略,搭建資訊化快車道,全力推動産業向市場化、品牌化、標準化、規模化和外向化發展,把小龍蝦做成了大産業。

走進潛江市中國小龍蝦交易中心,一塊巨大的LED顯示屏映入眼簾,當日全國各地各種規格的小龍蝦交易價格一覽無遺。中國蝦谷360執行總經理李紅衛介紹,湖北潛網生態小龍蝦産業園集團以小龍蝦交易大數據資訊為基礎開發了小龍蝦交易平臺“蝦谷360”,採用“網際網路+小龍蝦+流通+終端+服務”的運營模式,構建了線上、線下立體佈局,形成了人流、物流、商流的閉環,使蝦農足不出戶便可了解當日小龍蝦産銷資訊,進行“一鍵式”小龍蝦線上線下雙渠道銷售。

圖為潛江市中國小龍蝦交易中心實時監測系統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一度讓潛江小龍蝦産業發展停滯不前。受交通管制等防疫措施的影響,大批蝦苗滯留蝦田,以致于小龍蝦養殖密度越來越大,個頭越來越小,總産量下滑嚴重。保産業既是保民生。潛江在嚴格遵守防疫有關規定的前提下,多措並舉實現小龍蝦産業率先復工復産——蝦田實行區域隔離,生産人員嚴禁跨區域走動;調動外地貨運車輛,實現物流通達……僅用一個月時間,潛江小龍蝦就實現了從復産第一天交易量950斤,迅速攀升到日均交易量400噸。2020年,潛江小龍蝦産業實現交易總額70億元。

圖為商戶正在對剛捕撈上來的小龍蝦進行分揀打包,稍後它們將被送往全國各地

交易繁榮的背後,離不開對産業升級的不懈追求。潛江因地制宜,探索出蝦稻共作模式,將傳統生産模式轉變為“一水兩用,一田雙收”的現代高效種養模式。在熊口鎮趙腦村萬畝蝦稻共作基地,成片的水塘波光粼粼。這裡每年可以收兩季蝦一季稻,土地産能大幅提高。依託于養蝦産業,實現了村民整體脫貧致富。

圖為趙腦村萬畝蝦稻共作基地

趙腦村村支書、“綠途蝦稻共作”合作社理事長趙常洪介紹,蝦農們如今通過提前育苗、蝦苗分養等方式,通過降低蝦苗密度、養殖高規格的“精品蝦”,逐步實現了從“大養蝦”到“養大蝦”的轉變。同時,建立起水溫、PH值實時監測系統,用高科技手段武裝傳統産業,大大提高了單畝龍蝦養殖的産值。

圖為養殖線上監測系統

如今,潛江小龍蝦已成為湖北農産品中最有價值的區域公共品牌。潛江正從養殖、物流、加工等領域對小龍蝦進行全産業鏈升級,力爭打造千億元産值的蝦—稻特色産業集聚區。

(杜元 通訊員:何昱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