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市委副書記、市長吳錦

貫徹落實全省科技創新大會精神,黃石將以打造創新活力之城為目標,堅持“五個三”思路,努力把黃石打造成為光谷科創大走廊的重要功能區。

圍繞“三鏈融合”,打造産業創新升級版。圍繞産業鏈植入創新鏈,推動存量變革,實施機器換人、設備換芯、生産換線、産品換代專項行動和“百企技改”工程,推動傳統産業“有中出新”“上網入雲”。圍繞創新鏈佈局産業鏈,推動增量崛起,依託先進技術、品牌産品、科創平臺、産業聯盟、工業網際網路等創新資源優勢,以産業鏈長制為抓手,全面佈局“光芯屏端網”、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産業。圍繞大融合提升價值鏈,推動變數突破,大力發展“四不像”新型研發、工業設計等生産性服務業,推進製造業和服務業深度融合。到2025年,基本建成全國電子資訊、新材料、智慧裝備、生命健康、節能環保等五大産業基地、全國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先行區,建成3個國家級創新型産業集群,高新技術産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30%以上。

突出“三位一體”,搭建協同創新大舞臺。堅持專業化、應用型、共用式發展方向,著力構建“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專業園區”創新生態鏈。加快打造區域創新中心新引擎,依託國家級經開區、高新區和新港園區、臨空經濟區等主戰場,加快臨空跨境電商産業園、臨空商務區、臨港産業新區建設,構建“四區N園”創新大格局。加快推進公共創新平臺多元化,深入實施“4個10”科創工程,加快建設投資100億元的黃石科技城,在武漢、深圳等地建立離岸科創中心。加快推進企業研發機構全覆蓋,支援校企共建新型研發機構,推動主導産業建成研究院,定期組織校企産學研對接活動。到2025年,建成省級以上創新平臺40家、孵化器50家、新型研發機構100家,規上製造業企業建研發機構達100%。

培育“三大主體”,注滿自主創新蓄水池。做強頭部企業,招引培育一批創新能力強、成長性好、具有行業標桿作用的企業,打造一批“頂天立地”企業。做多高新企業,實施高新技術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倍增工程,加快推進“小進規”“企升高”。做精優勢企業,實施“隱形冠軍”“科技小巨人”“專精特新”培育工程,加大技術創新、市場開拓、標準建設、品牌創建、企業管理等扶持力度。到2025年,高新技術企業達7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達800家,省級隱形冠軍企業達100家。

健全“三項機制”,激活要素創新源動力。健全人才引用機制,深入實施“新黃石人”“東楚英才”“技能人才振興”等,打好引才育才、留才用才“組合拳”。健全投資融資機制,大力發展科技金融,做大高新産業引導基金、雙創基金規模,構建多元化、多層次、多渠道投融資體系。健全成果轉化機制,實施新技術攻關、新工藝優化、新産品開發“3個100”行動,加速“錢變紙”“紙變錢”迴圈。到2025年,引進重點産業高層次人才超100人、省級雙創戰略團隊達20家。力爭每年新增高新産品500個以上、轉化重大技術成果100項以上、進入産業化新産品200個以上。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8%以上。

匯聚“三大資源”,構建開放創新新格局。打“光谷牌”,加快推進光谷科創大走廊黃石功能區建設,建立“研發孵化在武漢、生産加速在黃石”創新模式,吸引武漢光谷人才、資金、技術、數據等生産要素向黃石延伸聚集。搭“順豐機”,搶抓花湖機場建設機遇,推動公鐵水空“四港聯動”發展,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促進創新“跨區協同”。坐“長江輪”,搶抓長江經濟帶發展機遇,充分發揮商會、友城、駐外機構作用,加快上海、江蘇等離岸科創中心建設,著力打造承接長三角成果轉化和産業轉移示範區。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娜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