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情況

(一)簡要概況

丹江口市官山鎮駱馬溝村位於湖北省武當山背後官山鎮,面積22.7平方公里,耕地1173畝,林地29685畝,全村共4個小組,246戶931人。到2014年,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僅5000多元,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75戶618人,貧困發生率68.23%,是官山鎮具有代表性貧困村。村民住的是土坯房,走的是泥巴路、喝的是河溝水,供電無保障,土地貧瘠,生産生活條件十分艱苦,青壯年都迫於生計外出打工,整個山村成典型的空巢村、老人村。

為改變窮鄉僻壤的面貌,2014年8月,駱馬溝村走出大山,利用身處武當山腹地的地緣優勢和轄區內雄奇秀麗的大明峰為“賣點”,招商引資,聯繫從駱馬溝走出去創業成功的民營企業家回鄉創業,簽訂了開發武當大明峰生態文化旅遊景區協議。至今,已投入資金達6億多元,昔日貧窮落後的貧困村建成4A級風景旅遊區。

2019年10月,駱馬溝村大明峰開園營業,結合景區開發建設將居民搬遷小區打造成為服務接待遊客的“民宿休閒居”、扶持農戶開辦農家樂和小花園、小果園、小菜園、小藥園、林下經濟、農業生態觀光園紛紛迎來八方來客,把“生態環境”變成“生態經濟”,村民實現了坐在家中“賣”風景的願望。

窮鄉僻壤變景區(丹江口市官山鎮提供)


(二)生態資源優勢

駱馬溝村地處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丹江口庫區上游,南依中國道教名山武當山,東眺碧波盪漾的丹江口水庫,北連中國第二汽車城十堰,西通神農架風景名勝區,境內有武當山72峰之一的武當大明峰,地貌奇特,森林遍佈,素有“武當後花園”之美稱,旅遊資源豐富。通過發展生態旅遊,正在把窮鄉僻壤的“綠水青山”變成了真正的“金山銀山”,201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862萬元,每人平均10023元,比2014年增長67.16%,摘掉了貧困落後村帽子。

二、主要做法

駱馬溝村以武當大明峰生態文化旅遊區開發建設為依託,凝聚“兩山”發展共識,做好大明峰景區配套服務文章,重點規模發展生態觀光農業、精果林業、生態養殖業、民俗農家旅館和配套服務業,通過遊客的帶動,讓“山貨”走出了“山門”。實現了旅遊産業帶動村民脫貧致富,成為旅遊促脫貧示範區和美麗鄉村示範區。

(一)守護綠水青山

為確保生態環境不因景區開發建設而遭到破壞,駱馬溝村委會與武當大明峰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形成以生態保護為主,修復建設為輔的共識,大力開展“四化”建設。累計投入1200萬元,首先對受到生態擾動的區域重點實施水土治理、植被修復和植樹造林,全村森林覆蓋率達到了95%,實現了“綠化”;投資1200多萬元對村民居住和生活環境進行優化改善;經統一規劃、統一設計,50多幢整齊精緻的“民俗別墅”在青山綠水間拔地而起,且衛生室、文體廣場、民俗路燈、民俗文化院墻、福利院一應俱全,實現了村容村貌的“美化”;投資4600余萬元,新修駱馬溝村5.5公里景觀公路,投資3000余萬元治理神仙河水系5000米,九個龍潭堤岸植綠成美景,民俗墻廊橋古亭夜景燈,形成白日溪水潺潺綠樹成蔭,夜晚綵燈映照多姿美麗風景,實現了村貌的“亮化”;承諾不讓“一滴污水流入丹江口庫區”,投資500萬元建成污水處理站和垃圾轉机站,配合政府建設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的聯合實施,建成全村污水管網和垃圾處理系統,實現了村莊污水垃圾的“凈化”。

駱馬溝村村民生態搬遷小區(丹江口市官山鎮提供)


(二)金山銀山轉化

駱馬溝村通過發展生態旅遊業,招商引資,引導從駱馬溝走出的民營企業家回鄉創業,簽訂了聯合開發武當大明峰生態文化旅遊景區協議,計劃投資8.2億元,目前,已建設了大明小鎮、不忘初心教育基地、萬米棧道、觀光索道、玉頂玉殿、體驗性項目、民俗農耕文化等以及大明時期的釀酒坊、油坊、碾坊、磨坊、豆腐坊以及參與體驗類農事活動等旅遊項目。尤其從伊朗採用300多噸白雪公主玉打造的大明玉殿,是繼600年前明成祖北建故宮南建武當至今,目前我國乃之世界唯一的玉殿,與武當山金殿形成金玉良緣,成為集自然生態觀光、民俗農耕體驗、休閒度假康養于一體的旅遊景區。

2019年9月22日試營業開園迎客。結合景區開發建設將居民搬遷小區打造成為服務接待遊客的“民宿休閒居”,扶持農戶開辦農家樂和小花園、小果園、小菜園、小藥園、林下經濟、農業生態觀光園建設,2019年全村實現經濟收入1862萬元,每人平均10023元,比2014年增長67.16%。貧困閉塞的駱馬溝一躍成為富裕村,村民實現了坐在家中“賣”風景的願望。“生態環境”變成“生態經濟”,守了千百年“青山”“窮山”變成了“金山銀山”。

(三)體制機制創新

一是堅持保護環境,提高生態建設標準。駱馬溝村始終把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首位,遵循“生態環境是景區健康發展的生命線”的理念,在開發建設和運用過程中,均制定了切實可行的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措施,並嚴格實施。與景區公司聯合,制定了環境衛生保潔制度等“村規民約”,涉及環境保護和環境衛生管理10多條,對家家戶戶環境衛生一月一檢查評比,獎懲兌現,以獎促治、以罰促治。每戶村民的屋前配有新型垃圾桶或垃圾箱,村委會聘請5名村莊保潔員,公司聘請10名環衛工,共同打掃全村的環境衛。景區、廣場、公路上,到處可見他們的身影。真正實現了“家家講衛生、全員來環保”的管理氛圍。如今破壞環衛設施、村道上堆放雜物、散養家禽家畜、垃圾隨意堆放、污水亂流等現象沒有了,一個環境優美、四季花香的美麗鄉村熱情的歡迎四面八方的遊客。

二是堅持理念創新,激發生態建設活力。在大明峰景區開發建設過程中,經過與多位文化旅遊專家的論證和外出考察學習,決定將大明峰打造成為以旅遊觀光為核心,參與體驗、休閒度假為主體的綜合旅遊度假區。村民在景區務工,同時帶動了大山中農副産品的俏銷。村民留在家中,就可掙得大把“票子”。

駱馬溝村民宿明山水居(丹江口市官山鎮提供)


三、工作成效

一是“環境美”是基礎。以美麗鄉村為載體,“把山村當作城鎮建、山水當作園林建、庭院當作花園建”的基本思路。按照一戶一院、一院一景、一景一特的思路,騾馬溝村實行整體搬遷,實行統一建房,家家住別墅,建成了一個村在園中、水在綠中、房在花中、人在景中的現代新型生態村莊。

二是“生活富”是目標。堅持“生態為本、産業為基、百姓為根”思路,建成武當大明峰國家4A級旅遊景區,營造農耕、鄉居、特色鄉村生態文化旅遊,為農村居民拓展增收致富渠道,在守住青山綠水的同時,實現集體經濟和村民富裕的快速發展。2019年該村經濟總收入1862萬元,每人平均10023元比2014年增長67.16%。村集體建起了“利民客棧”,扶持興辦了武當仙山蕊蜜中蜂、丹江口市啟濤道菊種植、丹江口市畜旺生態養殖、丹江口市宏順生態種養殖、丹江口市春生現代園藝等苗木花卉、特色養殖、生態種植等5個專業合作社,吸納貧困戶157戶吸納573人入社,人民生活水準顯著提高,集體經濟實力顯著增強,100%的農戶住上了別墅,基本實現了整體脫貧目標。

三是“青山綠”是關鍵。投入1200萬元元,對生態破壞嚴重的地塊重點實施水土治理、植被恢復和植樹造林。大力實施造林綠化,投入3000余萬元,開展1000畝退耕還林建設,植樹造林5600多畝,打造自然生態的綠色村莊。

駱馬溝村河道整理修復(丹江口市官山鎮提供)


四、經驗啟示

堅持以利民為切入點,持續改善生態環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匯聚民智民力,充分激發生態文明建設內生動力。以鄉村振興、美麗鄉村建設等為抓手,累計投入1200萬元,對生態破壞嚴重的地塊重點實施水土治理、植被恢復和植樹造林。目前,全村綠色生態覆蓋率達到95%。投資4600余萬元,新修景區(駱馬溝村)5.5公里景觀公路。投資3000萬元神仙河5000米水系治理,九個龍潭堤岸植綠成美景,民俗墻廊橋古亭夜景燈,形成白日溪水潺潺綠樹成蔭,夜晚綵燈映照多姿美麗風景。投資500萬元對生活污水處理管網和垃圾處理系統進行了優化改造,建設了機械處理污水廠。配備新型垃圾桶、垃圾箱和村莊保潔員,讓天更藍、水更清、空氣更清新、食品更安全、交通更順暢,讓人民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堅持以富民為主攻點,實現共同富裕。以生態旅遊為核心,以群眾增收致富為目標,居民區變景區,環環相扣,互相反哺,互動發展。採取政府政策扶持+公司扶持資助+農戶舊房拆遷補償自籌底方式,結合扶貧搬遷均以服務景區接待為起點進行高標準設計和建設,將扶持農戶開辦農家賓館、農家樂及發展旅遊配套服務融入小區建設之中,以搭建村民增加收入脫貧致富的平臺。統一規劃、統一設計,投入資金290余萬元配套建設美麗莊園,先後為小區建設了衛生室、文體廣場、休閒遊園、民俗路燈、文化圍墻、污水處理站等附屬功能設施;還投入100余萬元進行園林和民俗文化建設;建起了大明小鎮整齊精緻的“民俗別墅群”,並打造成“民宿休閒居”,開辦農家樂和小花園、小果園、小菜園、小藥園、林下經濟、農業生態觀光園建設。

通過騾馬溝村與景區聯合開發共建的生態旅遊經濟發展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不僅就地為村民提供就業致富崗位,而且輻射帶動周邊4個重點貧困村744戶2295人貧困人口脫貧致富,還將通過旅遊服務、從事旅遊配套産業、發展特色種養殖産業、合作社入股分紅等多渠道增加就業,普惠帶動官山鎮1.3萬餘群眾脫貧致富,把“生態環境”變成“生態經濟”,使村集體經濟強起來、群眾錢袋子鼓起來。騾馬溝村的鄉村生態旅遊扶貧一躍成為十堰市生態建設最優良、扶貧效果最明顯、扶貧措施最精準、扶貧影響最持久的扶貧模式,“綠水青山”正在變成“金山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