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勠力  眾志成城  全力爭創國家生態文明示範縣

--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彙報材料

巴東縣人民政府縣長 郭玲 

2020年6月8日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

“壯美三峽·秘境巴東”。巴東位於世界硒都的東部,北鄰神農架林區,地處湖北長江之首和三峽庫區腹地。隋開皇十八年(西元598年)置縣,屬湖北省千年古縣之一。巴東是神農氏發現茶葉的地方,現存超過200年樹齡的古茶樹達到1000棵以上。巴東是中國古銀杏群落之鄉,境內現有百年以上古樹601株,“清太5號”被評為“十大最美古銀杏”。巴東有“華中藥庫”之稱,全縣藥用植物430多種。巴東有世界最大的富硒礦帶(8.4公里),縣境全域屬於富硒土壤區。巴東國家金絲猴保護區,以金絲猴為主要保護對象,兼顧森林生態系統多樣性保護的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擁有金絲猴、林麝、金錢豹、金雕、黑熊等53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和21種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巴東又稱鄂西林海,境內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三山”盤踞,長江、清江“兩江”橫貫,森林覆蓋率達到62.43%,屬於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現有國土面積3351平方公里,轄12個鄉鎮、1個經濟開發區,322個村(社區),總人口49.86萬。

近年來,我縣深入學習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貫徹落實各級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決策部署,牢固樹立“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新發展理念,堅持把生態優勢作為巴東實現高品質發展的潛力和希望,緊緊圍繞著“生態立縣、綠色引領、後發趕超”戰略定位,以打造長江邊上最乾淨的縣城為目標,全力推進以生態文明建設為核心的系列創建,紮實開展“六城”同創,先後創成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省級森林城市、湖北省旅遊強縣。2015年,我縣正式啟動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創建工作,2018年9月順利通過湖北省驗收,2019年9月獲湖北省生態文明示範縣命名。省級生態文明示範縣創建成功後,我縣認真研究省級專家提出的指導意見,對照國家評估驗收要求,方案再細化,責任再壓實,措施再強化,整改再發力,向爭創國家生態文明示範縣發起衝刺。經過縣內自評認定,我縣已達到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創建申報標準。現將有關工作彙報如下:

一、真重視,真行動,真創建

巴東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國家生態文明示範縣創建工作,縣委書記親自挂帥,縣環委會主抓,持之以恒的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快綠色發展,推動創建工作落地見效。

(一)對照標準抓創建。我縣始終聚焦生態制度、生態安全、生態空間、生態經濟、生態生活和生態文化六大領域32項指標,分解創建任務,落實創建責任。一是健全生態制度。成立了以縣委書記為組長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召開縣委常委會、縣政府常務會議研究部署創建工作;將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納入黨政年度目標考核,所佔權重達到30.5%。加大各項生態環境資訊公開力度,資訊公開率達到100%。二是保障生態安全。2019年巴東縣空氣優良天數比例達93.57%,PM2.5濃度下降幅度達10.3%,水質考核斷面達標率為100%,生態環境狀況指數持續向好。三是保護生態空間。劃入生態保護紅線面積1485.4平方公里,佔全縣國土總面積的44.32%,各類保護區受到嚴格保護。自然保護地面積未減少,性質未改變,功能未降低。四是發展生態經濟。2018年單位地區生産總值能耗為0.5648噸標準煤/萬元,單位地區生産總值用水量為54.7立方米/萬元,單位地區生産總值建設用地使用面積下降率為5.82%,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2.77%,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75.6%,農膜回收利用率達82%。2019年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99.03%。五是倡導生態生活。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水質衛生合格率達100%。城鎮污水處理率達94%,生活垃圾處理率達100%,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普及率達95.2%。圍繞全省建築節能與綠色建築發展工作意見,嚴把新建項目關口,鼓勵新開工項目按綠色建築標準設計和施工,2019年城鎮新建綠色建築比例達59.81%。制定政府採購目錄,政府綠色採購比例達98%。六是共築生態文化。黨政領導幹部全員參與生態文明培訓,公眾對生態文明建設的滿意度達83.27%,參與度達86.04%。

(二)真金白銀抓創建。近年來,我們瞄準生態環境短板,投入真金白銀,大規模開展生態修復。投資15億元,啟動縣城長江幹流岸線綜合整治工程,治理庫岸8.2公里,建成砂石集並中心,徹底關閉非法碼頭7個。投資9億元,新(改)建污處理廠12座,完成污水管網建設138公里,接戶率達90%,縣城和鄉集鎮污水處理實現全覆蓋。投資3億元建成垃圾轉机站11座、垃圾預處理廠1座,投放垃圾轉運車49台,配套分類垃圾桶1.6萬餘個,322個行政村生活垃圾實現無害化達標處理。投入18.7億元,實施黃土坡滑坡避險搬遷。深入推進河(湖)長制工作,投資17億元對縣域河流實施治理和綠化工程。高投入換來高回報,生態修復項目的高位推進,有效解決了一批生態環境保護歷史問題,為加快綠色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三)全民參與抓創建。一是培育生態文明理念實現全覆蓋。將生態文明建設培訓列入縣委中心學習組、“支部主題黨日”活動、縣委黨校、老年大學培訓的重要內容,全縣幹部職工帶頭學習生態文明知識。編寫環境保護地方教材,所有中小學每週安排一個課時開展環境保護教育,設立中小學水情教育基地,堅持生態教育從娃娃抓起。深入開展生態環保知識進社區活動,在縣城核心區設立噪聲污染監測顯示牌,及時公示噪聲污染指標,激發市民監督熱情。開展“週一大曝光、週四大整改”,設立生態違法舉報熱線,及時糾正單位和市民不文明行為。組織全縣機關事業單位幹部深入城區街道,開展生態文明行為勸導,引導群眾樹立現代、文明、綠色、低碳的生態環保風尚,增強社會公眾的行動自覺。全縣提起環保公益訴訟12起,倒逼機關、企事業單位不斷增強遵守環保法規、履行環保職能的主動性。二是動員全民參與創建實現全覆蓋。持續開展“保護生態環境、樹立文明新風”主題實踐活動,縣城實行燃放煙花爆竹禁令後,全縣鄉村紛紛通過村規民約、口口相約的形式實現自覺禁鞭。全縣上下每週五開展“大掃除”,幹部職工拿著掃帚走上街頭和群眾一起打掃街道已經成為多年習慣。“拒絕一次性餐飲用具,守護健康、呵護家園”成為全民共識,向全縣機關、企事業單位、部分居民戶採購發放標識“巴東郡貢茶”的陶瓷茶杯3.28萬套,向180支流動廚師服務隊配發不易損壞便於清洗的不銹鋼杯碗62300個,如今單位辦公桌上看不見一個紙杯和煙灰缸,居民餐桌上見不到一副塑膠碗筷,年均減少白色垃圾量92噸。將生態創建與精準扶貧同部署、同調度,組織322個駐村“尖刀班”和12000名幫扶幹部走村串戶,通過屋場會、院子會引導農民掃乾淨、擺整齊、美庭院,突破生態環保知識進農村的難題,8萬農戶主動申請實施廁所改造項目、5萬農戶自費安裝淋浴設備,3000戶農戶達到民宿標準。大支坪鎮十二嶺村家家種花、戶戶養草,戶均花園面積達到0.2畝,春夏之交,牡丹花、格桑花競相綻放,寫意出一幅充滿現代特色的村居圖。充分發揮基層組織自治功能,將生態環保行為習慣植入人心、轉化成為自覺行動,沿渡河鎮羅溪壩社區啟動民主管理“214”模式,推行環境保護紅黑榜制度和殯葬習俗改革,相關經驗在我省得到推廣。1500名幹部深入段德昌烈士長眠地,穿草鞋、睡地鋪、吃素餐、重走紅軍路,體驗最環保的生活方式。800名黨員奔赴泉口村感受先輩夯基壘土、開闢盤山梯田的壯舉。

二、加快綠色發展,成就綠水青山到金山銀山的巴東實踐

湖北省委、省政府將恩施州定位為“一芯兩帶三區”中的鄂西綠色發展示範區,提出打造特色發展增長極的奮鬥目標。“十三五”期間,我縣提出了打造全國知名的綠色富硒食品生産基地、全國知名的生態文化旅遊基地、全省重要的清潔能源基地和三峽庫區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的“三基地一樞紐”的戰略構想和建設文化、富裕、智慧、美麗、幸福“五個巴東”的戰略目標。綠色發展是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剛性要求,也是全縣人民的共同意志。五年來,我縣堅持綠色發展理念不動搖,堅持綠色發展方向不搖擺,將環境保護挺在前面,在基礎設施建設和産業發展上植入綠色元素,真正實現綠色崛起。

(一)共抓環境大保護。聚焦污染防治攻堅戰和長江大保護十大標誌性戰役目標任務,持續開展“治山、治氣、治水、治土、治污”五大環保專項行動。一是治山。全縣人工造林10.5萬畝,建設防護隔離帶1萬畝,水源涵養封山育林管護面積10.5萬畝。完成城鄉道路綠化2830公里。加強自然保護地保護,保護面積達40948公頃,佔全縣國土面積的12.2%,全縣森林覆蓋率達62.43%。二是治氣。持續開展建築揚塵、渣土運輸和秸桿禁燒等專項治理,實施城鄉集鎮道路黑色化改造,全縣46家大中型餐飲企業全部安裝油煙凈化設施,30家汽修企業全部安裝廢氣處理設施,煤炭削減總量達到49萬噸,取締燃煤鍋爐32台,淘汰黃標車1535輛,配套岸電碼頭8個,完成加油站油氣回收改造34家。三是治水。全面推進河長制工作,以“管、清、控、治、防”五措並舉,紮實推動“三源”(工業源、農業源、生活源)共治和水生態系統治理。堅決履行湖北長江第一哨職責,全面告別網箱養殖,在全州率先拆除長江、清江流域養殖網箱3066口,全面禁絕網箱養殖;全面落實長江禁漁令,退出各類漁船153條,安置漁民445人;全面完成長江非法碼頭整治,還長江幹流岸邊一片凈土。清理長江、清江江面漂浮物4200余噸;回收船舶生活污水2400余噸、污油水120余噸、生活垃圾4300余噸;加強地下水保護,轄區內111個地下油罐雙層罐全部改造。強化飲用水源地保護,劃定縣城及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源地19個,鄉鎮“百噸千人”集中供水水源地11個。四是治土。以保障農産品品質和人居環境安全為核心,紮實開展違建別墅清理專項行動,持續加強未利用土地監管。實施土壤酸化治理1.8萬畝,推廣測土配方35萬畝。五是治污。先後關停三峽水泥、義和硅、閱山硅等一批“三高企業”,將所有工業企業搬遷到離長江幹流70公里外的野三關鎮,真正實現工業企業退城入園。

(二)加快綠色發展。以打造全國知名的生態文化旅遊基地為目標,加快神農溪流域生態環保旅遊綜合開發,延伸開發巴人河景區,統籌開發大面山、盈彩水岸、巫峽古鎮、鏈子溪、無源洞、寇準文化公園等環城遊憩帶旅遊資源,打造長江·巫峽口生態旅遊風景區;深度開發泗渡河大橋、鐵廠荒森林公園,打造野三關高山休閒國際旅遊度假區;建成運營華中地區最大的高山滑雪場,填補恩施州冬季旅遊的空白;保護性開發廩君故里、詩畫清江、世界高壩、絕壁天河、紅色金果,打造清江旅遊生態觀光區。目前,巴東擁有5A級景區1個、4A級景區2個,3A級景區3個,農家樂特色村30個。通過舉辦長江三峽縴夫文化節、高山森林國際馬拉松、全國長江冬泳賽等節慶賽事提升旅遊知名度,過去的亂石窖成為國際觀光旅遊景點,昔日的貧瘠原野轉化為金山銀山,曾經的縴夫演繹為美好愛情故事的主人公。巴東真正成為全國療、休、養目的地。

以打造全國知名的綠色富硒食品生産基地為目標,選擇能夠根鬚髮達、固土保水的茶葉、柑橘和銀杏作為全縣的主導産業,發展茶葉基地17萬畝、柑桔基地15萬畝,銀杏基地20萬畝。有機、綠色、無公害産品有效認證面積21.2萬畝,佔全縣有效種植面積的40.15%,認證産量27萬噸。加快綠色加工業發展,打造以白酒特色小鎮野三關為核心的生態工業經濟發展格局,著力培育綠色富硒食品加工、清潔能源、生物醫藥、先進製造業等四大集群,實現綠色工業年産值25億元。

(三)建設美麗城鄉。拓展神農新區、高鐵新區和繞城片區,按照4A景區的標準規劃建設縣城,拓展金象坪、兩溪坪片區,按照州域副中心的定位提檔升級巴東經濟開發區。按照3A景區的標準打造以東壤口鎮牛洞坪、野三關鎮石橋坪為代表的一大批美麗鄉村。加快旅遊公路建設,沿209國道打造銀杏生態長廊188公里,巴野公路被評為“湖北省最美農村公路”,縣城公交、部分鄉集鎮之間開通新能源汽車,電動汽車小鎮野三關投放新能源公交、計程車達到220輛,年節省燃油144萬升、減排二氧化碳4252噸。水力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50萬千瓦,光伏電站裝機容量達到30.6兆瓦。傍晚時分,千百萬盞太陽能路燈如同天空繁星,與萬家燈火相映成趣。國際著名旅遊景點神農溪的機帆船全部被節能環保船淘汰,分佈在山野間的土坯房已經被生態小木屋取代。

三、創建之於巴東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我們深刻認識到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既是民心所向的德政之舉,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根本之策,更是轉向高品質發展的必由之路。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關乎巴東前途,決定發展成敗。

(一)擦亮巴東名片。巴東文化繽紛燦爛,巴東的教育享譽大江南北,但是真正能夠代表巴東形象的還是守望在長江邊上的那坐千年小城。今天的巴東,江天一色、山清水秀、綠樹成蔭、花團錦簇、百業興旺、生活富足。生態環保是我們最亮麗的名片,國家生態文明示範縣這張金字招牌必將引來更多的“金鳳凰”。

(二)打造綠色引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富硒、有機是巴東的成色。在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過程中,我們清醒的認識到巴東發展的希望所在、優勢所在、潛力所在,並加快轉型發展,推動了綠色崛起。未來發展的方向更加明確,動力更加強勁。

(三)實現全民共識,確保一江清水送北京。從1992年開始,北京市將三峽庫區巴東縣當做所屬區縣之一,幾十年如一日,展開無償援助,北京之於巴東恩重如山,情深似海。幾屆縣委政府一任接著一任幹,全縣群眾一年接著一年創,就是為了還長江一江清水,源源不斷的流向北京,以清澈甘甜的江水報答北京人民深情厚誼。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雖然相隔千里,但是我們在巴東現場依然能夠感受到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對巴東創建工作的高度關注和重視,能夠體會到在評估驗收中所付出的艱辛和心血,巴東五十萬人民將銘記這一歷史時刻。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不是我們的終極目標,生態文明思想的實踐依然任重道遠。我縣將以創成國家生態文明示範縣為契機,以飽滿的政治熱情、以更加過硬的務實舉措、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好環境大保護,凝心聚力推動綠色發展,打造西部貧困地區轉型發展的樣本,在高品質發展的道路上行穩致遠,為保護好中華母親河作出更大貢獻!

再次向各位領導和專家表示衷心的感謝!歡迎各位關注巴東,多來巴東,巴東人民永遠在長江邊等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