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市於民國初期建市,是當時湖北省僅次於漢口市的第二大市。改革開放之初,“活力二八,沙市日化”的廣告詞響徹大江南北,沙松冰箱、“鴛鴦牌”床單、“荊江牌”熱水瓶一度成為全國馳名商標,沙市也成為了長江沿岸僅次於上海的輕工業城市。隨著國家發展戰略的調整,全省經濟重心的轉移,荊州中心城區不少老企業出現了並購、轉讓、關停,曾經的“經濟支柱”變成了“存量資産”。成片區的舊工業廠房如升級改造成“工業遺産”?轉型中又將經歷怎樣的突破與創新?在此情況下,文化和旅遊的深度融合,作為行業價值鏈延伸的重要方向,為荊州破解這一難題開闢了新路徑。
一、文旅融合發展為舊工業廠房改造提供新的動能
一是摸清底數,將所有存量統一納入規劃。地方政府實時土地收儲出讓,依據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建設規劃,結合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産業需求和資源環境保護需要,依據荊州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根據調查摸底的成果,編制改造規劃。同時,必須符合荊州城市總體規劃、分區規劃、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及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強化規劃引領作用,務必秉承蘇州工業園的“工匠精神”,堅持“一張藍圖幹到底”。
二是借鑒經驗,形成荊楚文化特色。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加強文化和旅遊的價值引領,已成為新階段旅遊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從觀光遊到深度遊,文旅融合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富內涵、更生動的體驗産品。位於長港路的沙市熒光燈廠,是目前荊州城區保留最為完好的工業廠區,兩根極具年代感的煙囪和蘇式廠房,極具特色。沙棉蘇式紅磚宿舍5號樓,保留著時代特色的樓道空間、花式欄杆、蘇式清水紅磚立面。這類建築的改造完全可以借鑒北京首鋼、重慶兵工廠、魯爾區改建等改建方案,以荊楚文脈的融入為切入點,以現有資源的充分利用為主要手段,打造荊州工業文脈的標誌性建築群。
三是借船出海,充分發揮市場資源配置作用。文旅融合進一步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務和社會資本投入的邊界,從更高層次、更廣範圍滿足人民群眾的社會福利需求。要樹立“文化招商”的理念,把廢舊廠房作為提供文化産權、文化股權等權益資産和文化産品、文化版權等文化要素流轉場所,採取“政府主導、多方參與、協同發展”的方式,以市場化方式,發佈文化産業投資指引目錄,公開披露産業資訊,為地方政府、金融機構以及文化企業提供政府、金融機構、企業的線下線上交流平臺,與線上投融資項目推介形成立體化的交流格局。
二、創新發展重心是實現“城市再生”後的共建共用
一是注重景觀重建,營造園區空間的新生態。要遵循以文化內涵打造IP,創新內容,用文化魅力詮釋文旅融合的重要原則,開發資源和設計産品,積極探索舊廠房改造的新路徑,圍繞“網際網路+”打造集文化、科技、旅遊、新媒體等業態為一體的文化生態功能圈,建立集中小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文化投融資服務等為主要內容的一站式網際網路文化服務平臺。同時,不僅要以文化元素推進文旅融合業務轉型,也要以文旅融合的新形式推動荊楚文化的創造性轉化。例如北京首鋼,就是以樹木保留、注入程式和克制設計語言來實現最小干預。設計策略採取最大程度上釋放場地基因的內在潛力,分別從“原有樹木保留”、“原有材料的廢舊利用”、在“利用原有構築物的基礎上添加全新的活動性程式”等方面進行處理。
二是緊扣文脈探尋,構建特色文化廊道。荊州市的舊廠房和工業遺存的“串聯”,為文旅融合的創新提供了豐富的內容和獨特的資源,進一步延長消費者停留時間,增加消費頻次,增強消費體驗。如北京塞隆國際文化創意園的園區內大規模保留了火車、鐵軌、站臺等特色景觀,這些都是園區自身極具特色的工業遺産形態和空間資源優勢。這些景觀的保留,有助於讓市民了解更多文化創意産業的內容。同時,強化文化地標的賦能,有助於提高附加值,建立競爭優勢。接下來,園區還將建成集影視製作、廣告設計、網路服務、藝術展覽、休閒娛樂等業態的文化創意綜合體,吸引更多文化企業入駐。
三是加強科技創新應用,逐步推進工業遺産的再生。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創新旅遊的體驗模式。通過光影技術、裸眼3D以及環境營造等方式,營造多維度的沉浸式體驗,再現80年代“老沙市”的人文風情。利用全息、投影等技術,再現當年工廠一片忙碌的景象,讓遊客有瞬間穿越感。同時,在景區佈置同時代的知名的文創産品,如保溫瓶、床單、洗衣液等,讓消費觸點增多。進一步加快建立線上線下全銷售渠道,拓寬文化和旅遊與科技融合領域、場景,著力打造以客戶為中心的大數據平臺,根據遊客的年齡、消費程度構成來隨時調整,形成點對點的精準行銷。同時,深入探索荊楚傳統文化故事的科技效能,讓耳熟能詳的故事、口口相傳的文化,借助科技的力量,形成面向遊客全生命週期的延伸鏈條。
三、紅色基因的注入將提升“工業遺産”的核心吸引力
一是要找準紅色文化融入的切入點。荊州的“紅色文化”要從供給、生産、消費、雲上四個環節進行系統性創新,才能有效推動“工業遺産”供給鏈、生産鏈、消費鏈、價值鏈生態圈的適配性變革。無論是從大革命時期的星火燎原、土地革命時期的長期鬥爭還是改革開放初期的敢為人先,每一個紅色元素都被重新解構,賦予新的生成,利用全息呈現、AI等技術基礎上推出“雲旅遊”“雲展覽”等數字産品,來重新講述這些紅色元素與荊州工業文脈的故事。同時,強化市、縣兩級黨政聯動共促機制,進一步加大對紅色文化新發展的空間優化,釋放科技、消費對“工業遺産”重塑的高效能。
二是要更加注重紅色文化在文旅融合中的作用。從産品融合、業態融合到機制融合、模式融合,都要遵循紅色文化新發展的內在規律,老廠區的改建本身蘊含著各種不可測的因素,這些因素是由時間累積造就的種種不確定性,比如地下管道的複雜性鋪設等。要在關鍵節點、關鍵鏈條、關鍵要素、關鍵組織等方面與其他産業進行適度的結構性融合,如沙市熒光燈廠的景觀設計原則就是在滿足空間功能的基礎上,極力地規避各種難以調和的場地矛盾。這就要求在城市空間的産品、項目、業態、路線、行銷、基礎配套設施、服務設施等方面進行高度的要素性融合,在部門職能、政策供給、行業管理等方面進行功能性融合。
三是要強化紅色文化産品的研發與品牌行銷。在現有的旅遊線路上,加開“紅色工業遺産+”的路線,打造紅色工業遺産複合型IP生態。進一步規範推動紅色工業遺産研學産品的開發,尤其在對紅色文物複製、陳列、標注、講解等細節上,要把好關。應大力推動紅色工業遺産商品的設計研發,鼓勵紅色故事、紅色演藝、紅色文創産品的發展,組織紅色工業遺産商品展。豐富老廠區的紅色文化內涵,提升體驗度,運用新媒體工具和技術平臺等,加大“工業遺産”的品牌行銷。更重要的是,要控制經濟成本,才能更好地進行産業轉型升級。
(作者:杜鯤,中共荊州市委宣傳部文藝與電影科科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