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科技創新大會強調,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荊州市委、市政府將認真落實大會精神,充分發揮荊州科教資源優勢,堅持科技創新引領高品質發展,推動科技強市建設實現新突破、見到新成效。
一、夯實基礎,打造科技創新策源高地
建設科技創新走廊。市委、市政府將科技創新作為主抓手,著力打造以長江大學為核心,整合在荊科教資源,輻射全市的荊州科技創新大走廊。制定荊州市科技資源共用平臺管理辦法,整合荊州市現有大中型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資源,推動科技創新資源開放共用,建立線上線下共用平臺,積極融入國家、省科技資源共用網。
搭建科創服務平臺。構建産業創新平臺,支援創建國家級、省級産業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科創平臺,加速産業轉型升級。構建仲介服務平臺,採取健全市場機制、強化基礎支撐、加大財稅支援力度和加強人才培養等途徑,進一步提升仲介機構服務能力和水準。構建産學研新模式,建立大學校區、産業園區、城市社區“三區融合”新模式,提升區域創新體系整體運作效率。
強化資訊資源整合。完善資訊資源共用運作機制,對高新技術企業和在孵企業免費開放省、市兩級科技資訊共用平臺。鼓勵科技資源單位利用共用平臺面向用戶提供有償增值服務,運用市場化手段,提高科技資源單位和用戶對共用平臺的黏性。建立健全長江大學等高校院所校地産教研融合機制,推進長江大學創新平臺、産業示範基地等建設。
二、培育主體,做強科技創新中堅力量
強化企業主體地位。加強高新技術企業申報認定、成果轉化、新型研發機構等政策指引,形成科技創新政策體系。改革市級項目補助方式,重點向高新技術産業傾斜。引導企業積極申報國家和省級重大科技項目,促進形成核心自主智慧財産權,提升高新技術企業持續創新能力。
培育壯大高新産業。開展高新技術後備企業培育行動,逐步建成1000家左右規模的高新技術後備企業庫。加大財稅金融支援科技型企業發展的力度,培育壯大創新能力強的領軍企業和成長性好的科創型中小微企業。實施“高新技術産業賦能工程”,全面推進工業技改、智慧化改造,加快傳統産業改造升級。
實施技術攻堅行動。加大對産業核心技術攻關的支援力度,整合全市優勢科技資源,協同開展行業技術創新。解決一批産業關鍵技術問題,轉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提升産業整體技術水準和核心競爭實力。圍繞智慧家電及裝備製造、能源化工及醫藥、造紙包裝及新型建材、食品深加工、電子資訊、紡織服裝、文化及旅遊“6+1”産業集群,實施一批産業核心技術攻關工程。
三、深化改革,構建科技創新生態濕地
優化服務管理體制。尊重科研規律和信任科研人員,給經費管理鬆綁,給項目管理放權,給科技人員減負,給人才流動清障。強力推進人才評價改革,優化人才評價與發展機制。加快技術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暢通技術要素流動渠道,推動技術要素與土地、資本、勞動力、數據等要素發生化學反應,促進更多創新資源和技術要素流向荊州。
健全成果轉化機制。建立高新技術企業培育項目庫,重點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全方位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圍繞全省十大重點産業領域,緊盯國家、省重大科技計劃項目,結合實際申報優勢科技攻關項目,建立健全科技創新投入穩定增長機制。
完善人才培養機制。加大長江大學“雙一流”學科建設,深化與在荊高校合作。加強市級人才工程與重大科技計劃、各級人才計劃銜接協調,推進人才梯度建設。持續實施“招碩引博”計劃,選派科技人才到中小企業擔任“科技副總”,落實企業科技人才重獎政策。制定和實行有效激勵各類人才創新創業的多元化分配政策,使人才價值在創新創業中得到充分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