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立縣”戰略引領,五峰綠色發展再結碩果。11月16日,在湖北十堰舉行的中國生態文明論壇年會上,五峰被生態環境部命名錶彰為第三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在當日生態示範創建與“兩山”實踐創新論壇上,縣委書記陳華上臺作典型發言,向全國交流推介生態文明建設的“五峰答卷”。


  五峰地處鄂西南,擁有後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柴埠溪國家森林公園、五峰國家地質公園、百溪河國家濕地公園四大“國字號”生態品牌。“五峰就是一杯令人陶醉的‘土涼茶’——佔比84.8%的土家族人口以及源遠流長、燦爛厚重的土家族文化;最高海拔2320米、平均海拔1100米造就的涼爽氣候;遍佈青山綠水間的21萬畝生態茶園,構築了‘中國名茶之鄉’的美麗特質。”陳華在發言中説,黨的十八大以來,五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定不移推進生態立縣、綠色發展。2014年,五峰被確定為國家主體功能區建設試點示範縣。2017年,被確定為湖北省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並同步推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創建。目前,全縣森林覆蓋率高達81%,劃定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佔國土總面積的41.8%,空氣優良天數達到92.4%,主幹河流斷面水質、飲用水水質優良率保持100%,天藍、地綠、水凈、空氣清新成為五峰的靚麗名片。


  陳華表示,于五峰而言,保護和擴大自然界提供生態産品能力的過程就是創造價值的過程,保護生態環境、提供生態産品的活動也是發展。全縣形成了綠色領導方式、綠色思維方式、綠色生活方式、綠色發展方式,堅持保護生態環境綠色發展。五峰利用民族自治縣擁有地方立法權的獨特優勢,將生態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納入法治化軌道,完善生態考核體系;近10年來縣內沒有新增一家礦産開發企業,到期礦山一律不予延期,沒有新批一個水電開發項目,水電站泄放生態水流量取上限達到20%。


  隨著人口增長,五峰縣域環境承載能力已達極限。在上級支援下,五峰四年前主動主動“遷城活山”,將縣城東遷70公里至漁洋關鎮。此前,五峰在新縣城連續舉辦兩屆“中國茶旅大會”,並成為永久會址,漁洋關鎮也被認定為“世界茶旅古鎮”,初具旅遊度假小鎮雛形。同時,對老縣城五峰鎮實施以拆除建築減載、疏浚城區河道、治理周邊滑坡、改善公共設施為重點的綜合整治工程,地災隱患有效治理,人居環境不斷改善。


  青山綠水間,五峰還堅持利用自然稟賦發展特色産業,突出發展茶葉、中藥材、中蜂三大主導産業,培育“金山銀山”。目前,全縣茶葉綜合産值達30億元,五峰指數成為全國第6個茶葉指數;中蜂養殖案例入選全球110個減貧最佳案例。同時,建成了華中地區最大的五峰國際滑雪場,著力打造中國冰雪運動南方基地,全縣年遊客量達到350萬人次,旅遊呈現“量增質升”好勢頭。


  受區位交通、資源環境等多方面的限制,五峰工業發展長期滯後。五峰堅持拓展開發空間創新發展,圍繞工業突破,大膽“借地出山”,探索發展“飛地經濟”,在宜昌高新區白洋鎮創辦8.71平方公里的五峰民族工業園,努力探索並實踐一條貧困山區、民族地區借地興工的新路子。八年來,園區累計引進各類企業37家,實現規上工業總産值87.1億元,初步形成了珠寶首飾、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四大産業格局。(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