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1月1日零時起,長江流域及其重要支流實行暫定為期10年的禁漁,讓江河休養生息。
禁漁之後,十堰人吃魚怎麼辦?還能吃上鮮嫩可口的中國地理標誌産品——丹江口翹嘴鲌嗎?
“供應沒問題!”站在鄖西縣西南邊陲小鎮六郎鄉康家梁村一個幽深的山谷裏,丹江口市鎮川水産良種合作社負責人何斌指著眼前一排用鋼筋混凝土製成的巨型圈養大桶,回答十分乾脆。
何斌的底氣,不僅是因為他擁有十多年的養魚經驗,更重要的是他背後有一支強大的水産專家團隊。其中三位領軍人物分別是湖北省新世紀高層次人才、湖北省水産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溫周瑞,湖北省水産科學研究所高級工程師朱勇夫,華中農業大學水産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何緒剛。
“要是沒有這些專家當後盾,我哪敢在這荒山野嶺中投資上千萬元建設翹嘴鲌圈養基地?”何斌説,“鲌魚雖好,但它性情暴躁,嬌貴難養,離開水30秒就活不了。魚苗從丹江口均縣鎮原種場轉運到這裡還要對它們進行麻醉處理,否則大的‘欺負’小的,會死傷很多。”
在這條原本人跡罕至的山溝裏,18個總容積達12000立方米的“水泥大桶”依山而建,弧形排開,幾萬尾翹嘴鲌魚苗已投入其中。
每天,每當工作人員投出食料,行動迅猛的翹嘴鲌便倏地躍出水面,爭搶食物。平靜的水面頓時水花濺起,漣漪瀲艷,形成一幅美妙的圖畫。
觀賞之餘,記者心中的疑問隨之而來:水裏的殘餌糞污到哪兒去了?這裡養的魚品質如何?
“你問得好。這些問題已經解決。”何斌説,不同於傳統養殖,這裡每個巨桶的底部都是錐形的,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底部的水是流動的,殘餌糞污在內迴圈中就進行了環保處理。“你看,每個池子上面一直在不停地補水,實際上就是活水養魚。通過檢測,我們養的魚品質上跟江河裏的野生魚沒有什麼區別,膠原蛋白含量甚至更高。”
“這種‘零排放’圈養綠色高效迴圈養殖模式,是何緒剛教授團隊的一項科技創新,入選農業農村部2019年重大引領性技術。”鄖西縣科技經信局副局長崔業國説,“這種‘陸基’養殖技術最大的特點就是生態、環保、安全、高效。”
該模式是將主養魚類養在圈養桶內,通過圈養桶特有的錐形集污裝置高效率收集殘餌、糞污等廢棄物。廢棄物經吸污泵抽排移出圈養桶,進入尾水分離塔沉澱分離,最後收集起來進行資源再利用,變廢為寶。去除固廢的水經人工濕地脫氮除磷後再回流重復使用,實現養殖廢棄物“零排放”。
何緒剛介紹,這種養殖技術很好地解決了水環境劣化、病害頻發、養殖效率低、産品品質差、安全隱患多等問題。同時,這種模式適應性廣,便於集中管理和控制,可整合飼料風送系統、遠端監控系統、自動捕魚系統、自動線上監測、可追溯系統等技術與系統,實現智慧化、工業化養殖。
目前,這種高密度水産養殖技術已在鄖西縣六郎鄉成功推廣。六郎鄉鄉長姚燚波介紹,在專家指導下,這種“陸基”養魚,每立方米水體一年可産50公斤好魚。去年底新魚池建成後,首批1500公斤翹嘴鲌被一家企業訂購一空。他保守估計,今年該養殖基地可售魚10萬公斤以上,産量是傳統養殖3倍以上。
目前,鄖西縣上津、羊尾、安家等鄉鎮均建有“陸基”養殖基地,大規模養殖富有經濟價值和營養價值的淡水魚。
“在過去粗放的經濟發展模式下,長江及其支流付出了沉重的環境代價。有的地方竭澤而漁,最終形成資源越捕越少、生態越捕越糟、漁民越捕越窮的惡性迴圈,禁捕勢在必行。在省科技廳幫助下,我們找到了綠色高效養魚模式,去年開始在全縣符合條件的地方推廣,有望成為鄖西縣主導産業之一。”鄖西縣政協副主席、科技經信局局長田翔燕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