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宜昌市夷陵區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開幕。新的一年,夷陵將如何開啟新時代夷陵高品質發展新征程?

今後五年的總體要求是打造城市新中心、為宜昌主城“一核”提供重要支撐,建設工業承載地、重塑核心競爭力,扮靚生態後花園、建設美麗宜居濱水之城。

工業強基:全力壯大經濟支撐

高標準規劃建設鴉鵲嶺工業園,確保新增建設用地2000畝。統籌推進龍泉迴圈經濟産業園建設。加快郭家灣、梅子埡標準化廠房,鵪鶉灣、燕子畈片區等特色園區建設。

聚焦食品飲料、生物醫藥、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等産業,培育百億産業群。實施生物醫藥百億産業三年行動計劃、裝備製造業倍增工程、建築業育強培優行動。全力服務恒安芙林、宏裕包材創業板上市。

實施科技創新引領高品質發展計劃。完善人才引進、使用、培養、評價、流動和激勵機制。鼓勵深化校企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增強創新驅動力。

項目建設:全力擴大有效投資

對接湖北疫後重振補短板強功能“十大工程”,謀劃儲備一批規模大、前景好、帶動強的重大項目,形成“謀劃入庫一批、開工建設一批、投産達效一批”的梯次推進格局。

深入開展“項目攻堅年”行動。全力服務鄭萬高鐵聯絡線、沿江高鐵荊門至宜昌段、G348改造、引江補漢等重大項目建設。定期開展“集中簽約+集中開工”活動,加快三峽煙廠易地搬遷技改等重點項目建設。力爭全年新簽約、新開工、新投産5000萬元以上項目160個、150個、90個以上。

鄉村振興:因地制宜統籌兼顧

落實最嚴格耕地保護制度,保持糧食播種面積和總産量穩定。鞏固柑橘、茶葉、畜牧支柱地位,建設三峽蜜橘産業集群,推進畜禽生態化標準化養殖,支援蕭氏、曉曦紅、夷陵紅等發展精深加工。推廣使用宜昌宜紅、宜昌毛尖、三峽農品等公共品牌。

啟動“擦亮小城鎮”三年行動,用“全域美學”理念建設美麗鄉村。深入推進“5151”工程,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改造縣鄉道40公里,持續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污水、廁所“三大革命”。統籌抓好飲水安全、農田水利、智慧廣電、電網改造、通信網路覆蓋等工作。

堅持“四個不摘”,堅決防止發生規模性返貧現象。強化易地搬遷後續扶持,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和公共服務。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因地制宜發展早茶、晚橙、獼猴桃、中藥材等特色産業。

擴大內需:全力活躍消費市場

推進消費擴容升級,加快聯投瀾悅廣場、弘洋新都匯、稻花香創想匯等商業綜合體建設,推進錦江大道餐飲街等特色街區發展,打造以夷陵萬達為中心的城市新商圈。落實新一輪汽車下鄉和以舊換新政策,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完善農村快遞物流體系,激發消費活力。

支援銀嶺冷鏈發展壯大,積極推進稻花香三峽商貿物流中心、太平溪港口物流園等現代物流項目。積極發展總部經濟、會展經濟、夜間經濟、假日經濟和樓宇經濟。

推進景區景點提檔升級,支援百里荒創國家級旅遊度假區,三峽大瀑布創5A級,藍之美生態樂園創4A級,知音畔島、龍泉湖創3A級。加快三峽茶谷、弘洋田園綜合體、西塞國森林康養小鎮、南津關大峽谷等建設。

深度融合:全力促進協調發展

突出站城一體、公建先行、産業主導,高標準編制高鐵北站片區規劃。推動小溪塔主城有機更新,新啟動老舊小區改造項目29個,積極推進加裝電梯。實施城區暢通工程,加快小溪塔大橋維修、港窯路延伸段、發展大道、晨光路、鄢南路、平雲四路等項目建設。

加快趙沙路二期、東鳳路、G348至峽州大道連接線等交通路網建設,做好遠當鐵路樟村坪延伸段前期工作。支援龍泉、鴉鵲嶺、小溪塔和東城試驗區沿小鴉路一軸拓展、協同發展。

加快梅子埡三期、姜家灣三期、新橋邊等安置小區建設。全力推進錦江大道、南採溪、月兒灣、郭家灣等片區開發。加大數字技術在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等領域應用力度。健全考核機制,全面落實城市綜合管理責任。加強行業管理,提高物業服務品質。

綠色發展:全力提升生態效益

完善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機制,抓好秸稈焚燒、臭氧污染等重點領域管控,實施清潔能源替代工程,確保空氣品質持續改善。落實落細“河湖長制”。紮實開展排污口專項整治,確保主要河流水質持續提升、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加大三峽庫區清漂力度。嚴控土壤面源污染,抓好固體廢物、重金屬污染防治,紮實開展尾礦庫、建築垃圾等治理行動。

開展山水林田湖草系統生態修復,深入推進黃柏河、柏臨河、瑪瑙河等重點流域綜合治理,加快龍泉污水處理廠、柏臨河濕地修復等項目建設。嚴厲打擊非法捕殺、交易和食用野生動物行為。規範礦産資源管理,復綠露天礦山10家,創建綠色礦山4家。

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化、資源化利用。加快實施宜昌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大力支援磷石膏綜合利用,發展裝配式建築産業。深化生態公民、企業生態法人建設。

營商環境:“夷陵快辦+微笑服務”

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落實“新三十條”,優化制度供給,圍繞高效辦成一件事,推出一批跨部門、跨層級、跨地域聯辦的具體事項。落實“八個一”舉措,深入推進“細研業務、流程再造、快辦行動”,打造“夷陵快辦+微笑服務”品牌。深化“雙百”行動,當好“金牌店小二”。嚴格落實政務服務“好差評”制度,強化“雙隨機一公開”“網際網路+監管”等舉措。加強法治建設,推行包容審慎監管,堅決打擊損害企業利益行為。

聚焦民生:全力改善群眾生活

實施東湖高中、小溪塔高中“一校兩址”辦學,完成實驗初中搬遷,確保東城小學秋季開學,建成姜家灣、萬科、城央壹品等3所公辦幼兒園。引進名師名校,大力發展民辦教育。

堅持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穩妥推進疫苗接種工作。加快夷陵醫院門診綜合樓、公共衛生中心等項目建設,完善“120”站點網路體系。建成中醫醫院,完成夷陵醫院霧渡河分院主體工程。全力支援夷陵醫院創三甲。

把穩就業作為最大民生,持續抓好高校畢業生、返鄉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確保新增城鎮就業8200人以上。鼓勵社會力量發展養老、育幼産業。完善退役軍人服務體系,做好擁軍優屬、優待撫恤等工作。全面落實城鄉低保、臨時救助等惠民政策。

(三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