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武漢1月5日訊 元旦期間,湖北省12315平臺共處理教育培訓服務投訴56件,位居服務類投訴第三位。湖北省市場監管局12315大數據系統監測顯示,這是教育培訓服務類投訴在歷年節假日消費投訴排名中佔據最高位。

受疫情影響,更多人選擇通過線上教育的方式進行學習培訓,也因此暴露出諸多亂象。據統計,2020年湖北省12315平臺共處理教育培訓服務投訴14339件,位居服務投訴前列,同比激增274.19%。

從投訴問題性質來看,合同類投訴佔比最高(6937件、佔48.38%),其次是售後服務類投訴(2566件、佔17.90%),排在第三的是廣告和虛假宣傳類投訴(1149件、佔8.01%)。從消費者投訴反映的問題來看,主要包括教育培訓課程退費難、不履行合同和承諾、虛假宣傳、實際教學水準和宣傳的相差懸殊、合同暗藏不公平格式條款、培訓品質參差不齊、無辦學資質等。

其中,涉及誘導辦理貸款的投訴有1066件。部分培訓機構誘導消費者辦理培訓貸,消費者甚至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陷入“套路貸”,即使提前中止培訓仍要承擔高額貸款。由於培訓課程一般週期長、費用高,消費者往往需要一次性繳付高額培訓費,屬於預付式消費行為,而教育培訓機構“跑路”現象時有發生,致使消費者面臨較大財産損失。

隨著寒假和春節臨近,教育培訓又將迎來高峰期。湖北省市場監管局12315指揮中心發出消費警示:一要注意查看辦學資質。培訓機構應具有相關主管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和辦學許可證,教師應具備教師資格證或相關資格證書,消費者最好能實地考察、提前試聽,再做決定。二要注意不要輕信廣告宣傳。對培訓機構打出的“名校名師”、“包過”、“不通過全額退款”、“高效速成班”等旗號,應當理性看待。三要注意謹慎簽訂合同。對培訓課程的授課時間、授課方式、授課內容、費用、退費條款等要詳細了解,並妥善留存合同及繳費憑證。四要注意儘量選擇短期付款方式。要避免一次性高額投入,並要仔細查看分期付款合同,謹防開通“培訓貸”。《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規定:收費時段與教學安排應協調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

湖北省市場監管局12315指揮中心提醒,如遇權益受損要及時收集好證據,與教育培訓機構協商解決;協商不成,可向當地教育主管部門、人社部門或12315投訴。

(馬凱 通訊員:童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