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底,湖北省中醫院葛店院區正式開診運作,可提供床位800張,日門診接待量5000人次。
這是國家級經濟開發區葛店持續推進産城融合取得的最新進展。
城市沒有産業支撐,再漂亮也是“空城”;産業沒有城市依託,再高端也是“空轉”。
近3年來,葛店開發區先後投入160余億元完善城市功能,補齊民生短板,合理佈局生産、生活和生態三大空間,力促産城融合。
地鐵開通加速武鄂同城
12月3日,已試運作多日的武漢地鐵11號線三期葛店段進入消防設施驗收階段,有望于本月底正式開通運作。
“太期待了!地鐵開到家門口,以後孩子們上班方便,我們老年人去武漢轉也更方便。”大灣社區離地鐵葛店南站不過幾百米,居民高法洲滿懷期待。
地鐵11號線三期葛店段全長3.7公里,是武漢市首條向市外延伸的地鐵線路。貫通後,可與武黃、武岡城際鐵路實現換乘。
“這是沿線市民的一件喜事,更是開發區發展的重要機遇。”葛店開發區相關負責人説,地鐵葛店段建成開通,一方面將大大提高通行效率,增強區域互動;另一方面也將加速武鄂一體化,進而推動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發展。
無論是城市配套,還是産業發展,交通都得先行。2018年以來,葛店開發區發展大道、陶塘大道等多條主次幹道建成通車,基本實現區內道路成環成網,區外與武漢、鄂城互聯互通格局,吸引一批重要項目落戶。
“在綜合交通方面,正有序推進城市骨架路網建設。”葛店開發區管委會主任高飛介紹,今年,該區安排城建項目95個,投資26億元推進3條城市主幹道建設,投資11.2億元完成10條斷頭路聯通工程。未來,葛店將成為集城軌、地鐵、公路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
通過“物理整合”加速要素融合
塔架林立,機聲轟隆……葛店南站以南,規劃面積15.77平方公里的葛店新城正抓緊建設。
1990年,葛店成為湖北省首個省級開發區,2012年又升為國家級開發區。區別於北部綜合産業組團,中部生物醫藥産業基地、電商基地,葛店新定位為輻射武漢東的生産力服務中心、面向鄂州西部的公共活動中心、領航葛店發展的生態宜居新城。
“不僅要成為發展的主戰場,更要構建完善的生態網路體系,為‘宜居’特質強化保障。”據介紹,葛店新城早在規劃之初,就採取低衝擊、保護性開發策略,優化提升功能佈局和城市形態。
開發區要生産,更要生活和生態。近年來,該區改變以往彼此分割、單打獨鬥的增長困境,將整個城市不同地塊的發展置於同一發展規劃框架之內,適時調整謀劃城市空間和産業科學佈局。
根據轄區良好的生物醫藥産業基礎和環保要求,葛店投資40億元啟動大健康産業園建設,推動現有生物醫藥企業搬遷入園,引進知名生物醫藥企業入駐。預計5年內全部完成搬遷並實現投産,成為集生物醫藥研發、生産加工、貿易銷售為一體的産業集聚區,年産值達200億元。
“我們希望通過各種要素的‘物理整合’加速共用、匹配和融合,催生一系列‘化學反應’,推動産業園區從單一的生産型園區經濟,向生産、服務、消費等多功能的城市型經濟轉型。”高飛説,將通過一批項目帶動,加速工業園區城市化進程。
補齊短板力避“産業孤島”
作為國家級開發區,葛店開發區力避“産業孤島”形象,已全面啟動文體公園內“五館一園一中心”項目。
五館即圖書館、科技館、體育館、游泳館、綜合館;一園是體育公園,一中心是文化中心。目前,圖書館已啟動建設,主體建設及精裝工程預計明年竣工;科技館、體育館、游泳館、綜合館、文化中心進入規劃設計階段。
高新大道和香港西路交匯處,緊鄰武黃、武岡城際鐵路葛店南站和武漢地鐵11號線葛店南站雙站區,總投資70億元的華潤綜合體已開工建設。這裡將有兩棟150米及120米雙塔地標建築拔地而起,代表國家級葛店開發區城市門戶形象。
大量企業入駐,人口也源源不斷涌入葛店開發區,解決教育、醫療等民生短板迫在眉睫。
8月初,總投資1.3億元的葛店實驗小學奠基,建成後計劃開設36個班,可容納1600名學生就讀。眼下,設置72個班的新葛店高中和8所幼兒園也正在加緊建設中。
民生跟著民聲走。葛店開發區已著手對25個老舊小區進行改造。此外,還投資了4.6億元新建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配建床位數300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