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立武漢(黃石)離岸科創中心,模具産業研究院躋身省級研究院,5家企業入選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進入11月,黃石創新活力之城建設捷報頻傳。

從鋼鐵水泥到“光芯屏端網”,從礦冶經濟到數字經濟,從依賴資源到依託工業網際網路,黃石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推動産業基礎高級化、産業鏈現代化。今年前三季度,黃石高新技術産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22.2%,位居全省第二位。

一批前沿科技在黃石突破

“4至6微米電子級玻璃紗,過去只能依賴日本進口,經過4年研發,我們完全掌握了這項技術。”11月20日,黃石宏和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投産,總經理杜甫一臉自信,“二期建成達産後,黃石將成為全國最大的玻璃紗、玻纖布生産基地。”

把創新鏈植入産業鏈,提升價值鏈。近十年來,黃石電子資訊産業從無到有,年均增速60%以上。

位於大冶湖高新區的融通高科已獲得40多項專利,經過4年發展,成為國內主流鋰電池廠供應商,預計今年銷售收入2.4億元。

從創業孵化器裏的小微企業起步,三豐智慧公司主持制定“單軌小車懸挂輸送機”行業標準,引領黃石30多家産業鏈企業抱團發展,年均銷售收入增長16%。

“‘十四五’期間,我們全力打造千億元PCB産業集群,500億元顯示産業集群。”黃石市委常委吳之淩説,將招引和培育更多頭部企業和終端企業,做大做強電子資訊、智慧製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新産業。

熔舊鑄新,千企“上雲”

新興産業一路迅跑,傳統産業奮力技改。

11月27日上午,黃石美爾雅公司製衣工姜鳳霞輕觸電子顯示屏,衣服版式、型號、布料、尺寸等資訊一清二楚。

從紙到屏,是美爾雅智慧化改造的一個環節。“個性化私人定制服裝興起,傳統生産線無法滿足要求。”公司技術負責人衛思想説,技改是最有效的投資,能帶來高品質增長。

近兩年,全市累計實施工業技改項目300余項,總投資超過1000億元,傳統産業通過技改脫胎換骨、躋身國際一流。

新冶鋼,多次助力火箭發射、北斗升空,連續4年獲評中國航太突出貢獻供應商。三環鍛壓,為港珠澳大橋、西氣東輸、南水北調等國家重點工程定制生産設備。東貝電氣,冰箱壓縮機産銷量突破3400萬台,單品牌産銷量保持全球第一。

今年10月,黃石市召開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大會,出臺三年行動計劃,提出到2023年,300家工業企業完成智慧化改造,2000家企業上雲平臺。

創新生態正在形成

“最難的時候,是研究院幫我們找準了方向。”11月27日,黃石模具産業技術研究院技術發佈會上,湖北圓鼎機械設備製造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家漢介紹,去年公司發展遭遇瓶頸,在研究院的支援下,公司購回新設備,生産模具鋼下游産品,逐漸打開新市場。

模具産業技術研究院是黃石市重點打造的産業研究院之一,剛剛獲評省級研究院。華中科技大學副教授、研究院負責人胡木林表示,下一步,將積極申報省級分析檢測中心、省級工程技術中心,並主動走訪企業、了解需求,研發更多新産品、新技術。

2017年以來,黃石圍繞十大主導産業,推出“十大研究院”計劃,為企業提供檢驗檢測、技術諮詢、成果轉化等服務。目前,工業網際網路、鋁型材、智慧輸送與工業機器人、化學藥物等8家研究院已經建成運營,成為引領行業創新的生力軍。

為進一步燃旺創新之火,2018年底,黃石全面啟動“創新活力之城”建設,率先在全省成立創新促進委員會,實施高新技術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倍增工程”;2019年,黃石市科技局聯合建行開展科技貸,助力中小企業破解融資難。

多種政策利好加持,企業創新活力迸發。2019年,大冶特殊鋼科技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全市凈增高新技術企業76家、總數實現三年倍增。目前,黃石共有高新技術企業294家,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359家,總量全省排名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