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走出漢十高鐵隨州南站,迎面是雙向八車道的炎帝大道。這裡,建有人氣漸旺的隨州市高鐵小鎮。

行走在筆直寬闊的人行道,抬頭,不見電線;地面,沒有“馬路拉鏈”。空中的高壓線、電纜線去哪兒了?

秘密就在路邊的花壇裏。

按下遙控器,花壇裏一個隱藏的壓力井蓋開啟,露出一個直徑1米的洞口。記者隨施工人員沿爬梯下到地下7米,裏面豁然開朗,宛若一個白色的狹長地宮,看不到盡頭。墻邊是一排排“高低床”,用鋼筋製成,碗口粗的黑色高壓線、電纜線和自來水管分別固定在不同的“床”上。

“這是綜合艙,寬高各3米,裏面冬暖夏涼。”隨行的投資方項目負責人黃軍軍笑著解釋,綜合艙長4.15公里,是電力、通信、供水等管線的“家”,更粗些的黃色燃氣管還有“單間”。

以前日曬雨淋的管線,如今住進地下“宮殿”。據介紹,廊道裏僅防爆燈管就有1360個,每隔5米一個懸挂式乾粉滅火器。記者看到,燃氣艙的地面,由特殊“不發火”砂漿製成,金屬扳手、煙頭等落地不産生一點火星。沿線有20多個通風口,保證地下空氣清新。在7米深的地下,絲毫不覺氣悶,原來有通風系統。

這是隨州市首條城市地下綜合智慧管廊,投資2.55億元,剛剛建成投用。它位於高鐵小鎮,項目覆蓋隨州南站以及綠地小區等17萬人的生活區。以前,城市的電力、通信、燃氣、供水等管線,由於隸屬不同部門,常常出現道路反覆開挖、修補的現象,影響城市顏值,造成市民不便,被形象地比喻為“馬路拉鏈”。黃軍軍介紹,綜合管廊讓各類管線“住進”集體宿舍,所有管線資訊集中共用,運營、維護管理將非常方便,城市道路將告別“馬路拉鏈”“空中蜘蛛網”。

地下綜合管廊不僅“住”得舒適,還是一條“聰明”的通道,將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GIS、BIM、無線通信等先進技術整合,實現消防、排水、通風、照明、監控、報警等系統智慧化。

“有了智慧的‘大腦’,巡檢人員由17人減至6人。”黃軍軍説。